第二十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间,一小盆绿豆被清理干净,苏静云把绿豆洗干净后,又舀了清水将绿豆泡着,放在一边:“先泡发一晚,等明儿一早再来煮了做。”
苏立冬垮了脸:“原来今晚还没的吃啊!”
“刚刚那粉蒸肉和猪血汤还塞不够你的嘴?”柳氏笑骂:“那边儿不是还有窝窝头?饿了自己去拿。”
苏立冬哀怨地看了眼乖乖坐在一旁吃枣糕的苏立年,默默咽了咽口水,却被小家伙看到了,忙举起手里的枣糕:“四哥吃!”
“哥哥不饿,立年自己吃,乖啊。”
苏立年点点小脑袋,又挨个儿问了一圈儿,发现大家都饱了,便继续小口的吃起来,唔,立年还没吃饱,枣糕真好吃!
后院儿里,苏大海光着膀子刮猪毛,咯吱咯吱,响声刺耳得紧。苏立夏和苏立秋在旁边打下手。
卫海青也在一旁瞅着,他虽然会打猎,却鲜少亲手处理,最多也就会弄些山鸡野兔之类的,狍子野猪这种大块头他还真没上过手。想到言明那边那一堆,不由默默替那些侍卫抹一把汗,希望他们有擅长处理这些的人吧。
先前,苏大海同卫海青商量了之后,只要了一头半大的野猪,一只孢子,两只野兔,其余大部分都推辞了,他知道这次打猎自己占了大便宜,也不贪心,够一家老小吃饱喝足过个好节就很好了。
之前苏大海还想着等野猪宰杀完了,再给隔壁每家送点儿过去,可他们实在让他寒了心,也就不愿意再拿真心换假意。
隔壁,王氏尚不知道苏大海送节礼发生的事儿,捅了捅苏大壮:“老三这是怎么回事儿?我刚刚可是瞧见了,拉了一车肉和果子回来呢!怎么到现在都没给咱们送点儿来?”
苏大壮皱着眉道:“不送就不送,谁还稀罕!”
“怎么不稀罕?那可都是肉啊!随便给咱们割一刀也够过个好节了。还有那果子,先前送来的桑葚可好吃了,咱家大宝吃得都放不开手!这个时候我记得山里头那几颗枇杷树该熟了吧,去年我吃了,可甜了!”
“就知道吃!撑不死你!”苏大壮进了屋,往炕上一倒:“睡觉睡觉!”
“睡什么觉啊!他不送你不知道过去要啊!”
“要去你去,我可不去!”
任凭王氏怎么说,苏大壮都当没听见,闭着眼睛睡觉。王氏气急,又拿他没法子,眼睛转了转,转身出了屋。
过了一会儿,苏静云听到外面响起声音:“三叔!三婶儿!”
听到这声儿,柳氏顿了顿,冲苏立冬道:“去后院儿告诉你爹,立财来了。”
苏静云问了一声,柳氏道:“那是你大伯家的老三,前天也来了,最高最壮的就是他。”
这么一说,苏静云倒是记起来了,瞧着该有十来岁了,满脸横肉,看着就霸道得很。
没多久,苏大海就出来了,径自去开了门:“什么事?”
苏立财大大咧咧道:“我娘叫我来拿肉和果子。”
苏大海道:“没有。”
“怎么没有!我都看到了!你装了一车肉和果子回来!”
苏大海蹙起眉心:“回去吧,没有肉,以后也不会有。”
苏立财立刻叫起来:“不!我要肉!我要果子!”
苏大海懒得搭理,就要关门,却见苏立财一面叫,一面就要往院子里冲:“你不给我,我自己拿!”

苏静云站在院子里,看着苏立财撒泼打滚,心里着实替自家爹娘委屈,怎么就摊上这样的亲人?
苏立财哭嚎着嗓子在黑夜里传得老远,苏大海心里烦得紧,一把拎起他,大步走到隔壁,一脚把门踹开:“以往,但凡我家有口肉吃,就会想着分给你们一份,那是我顾及兄弟情面,可不是我欠你们的!从今往后,要吃肉,自己想办法去,再上我家来撒泼,别怪我当叔叔的不讲情面!”
王氏原本躲在门后面看,冷不防被踹开门,连带着滚在地上,正要爬起来撒泼,却看到苏大海拎着把刀站在门口,顿时下出一身冷汗。
苏大海把话说完,把苏立财往王氏身前一扔,转身走了。
苏立财什么时候被这样对待过,哇的一声哭得震天响,王氏回过神来,连滚带爬过去把院门给插上了,这才转身抱着苏立财一起哭,边哭边骂,直到屋里的苏大壮听得心烦,出来骂了两句,这才停歇。
这一出闹剧,在寂静的夜里传出老远,隔壁苏大山家更是听了个一清二楚。李氏暗自吸了口气,庆幸自个儿没来得及拾掇自家男人去讨肉,不然倒霉的可不就是自家了!
苏大海满身戾气回了家,瞧见柳氏和一众孩子们呆呆看着自己,心里不由苦笑一声:“以前委屈你们了,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发生,我保证!”
柳氏眼圈儿发红,声音都有些哽咽:“没有的事,你也别往心里去。”
苏静云道:“爹爹,我们很快就会过得比他们好!好很多!”
苏大海笑起来:“嗯,我跟着云儿享福!”
三言两语,大家又都高兴起来。
素来好脾气的人一旦发了怒,分外吓人。苏大海的果断,让郭氏连同两个媳妇都安分下来了,至少让苏大海他们安安稳稳过了个端午。
端午过后,言明迫不及待召唤苏大海一家过去,说是家里肉太多,要商量集会上卖吃食的事儿。
若非深知言明素来好吃大过天,而苏静云又手艺高超,苏大海和柳氏怕是要多想了。
不过想到赚钱的事儿,苏大海也是很积极的,家里要起一间二进的四合院儿,那可得上百两银子呢!他手里也就二十两左右,远远不够,就算已经想明白了,先让女儿出了,但这钱总要早点挣回来。
“上次猎回来的野猪还有好几头在后头养着,实在是熏得慌,赶紧的,趁着后天的集会给料理了吧。”
集会是附近大大小小数十个村子的集会,大约一个月一次,有时候一个月两次,可以以物易物,也可以卖些吃食,还有斗蛐蛐儿之类的小赌,主要是图个方便热闹。
近些年,连年风调雨顺,大家手里头都有些闲钱,少不得就想多转转,置办点儿物件儿,买些平日里不怎么吃的小零嘴儿。
除此之外,集会还有条不成文的习俗,就是给未婚人家彼此相看的。大京朝民风开放,虽说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但总要问过了孩子的意思,不讲究盲婚哑嫁那一套。
所以,这集会就给附近村子里的人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场所,有两家长辈们觉得不错的,就把自家孩子带到集会来,彼此瞧上一瞧,觉得可以了,回去就能定亲了。
光是听这么一说,苏静云就知道这集会必定是十分热闹的,也确实是个适合拿来练手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