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扎实的八十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好的小姑娘!没事非装什么淡漠,这回着急了吧!
看着匆匆离去的崔小娘子,吴天无声的笑了。
熟悉了,这个大唐终于渐渐的熟悉了!熟悉的不是制度,而是身边的这些人。
想要熟悉大唐的制度和文化,或许要一辈子时间,只有身边这些最先接触的人才是自己当前急需要熟悉的。忠诚的何管家、有追求的铁匠父子、木工活精湛的柳家父子三人,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皮实的娃子,以及这位时时刻刻都维持着清丽优雅却又有些抑郁崔小娘子!
有了这些逐渐熟悉的人,应该可以融入这个历史上曾经辉煌的盛世大唐了。
几把轴承钢打造的唐刀带来了八十贯的铜钱,铁匠父子俩却垂头丧气,神态甚是赧然。
“啧啧!就你们那技术,卖刀随便找几个富户人家便算了,还偏要找人家铁匠铺的大师傅比拼技艺,真难为你们了!”
大唐横刀的强横举世闻名,只有大马士革刀才能凭借天然的材质优势与它一拼。这父子俩虽也有些技艺,却与长安城内哪些真正名声在外的铸刀匠相差太远。更何况,你有轴承钢,人家那里也有大马士革钢,虽然比现代轴承钢差点,但更适合锻打!
“吴家郎君,那位高大匠真的很厉害,虽然将他所铸的横刀一刀劈断,却被他一眼看出我父子二人所铸横刀不过是取巧之作,并且说我二人将如此好钢折叠锻打,不仅太过浪费,反而让刀身隐含裂纹,用久了就会裂开。”
咦~,这是真正的高人啊!
作为‘热血’青年,在现代,吴天没少摆弄刀剑,对轴承钢自然会有一些认知。
轴承钢是合金钢,折叠锻打时因为合金成分熔点的不同,那些合金成分会化为‘灰片’,成为折叠的两片钢材之间焊连的障碍,尤其是大唐此时的冶炼温度下,这样的情形更容易出现。如此这般打造出来的刀具固然有美丽的‘花纹’,也异常锋利,实际却让刀具整体成片分层,用的久了会这里掉一片那里掉一片,坑坑洼洼逐渐脆弱。不过,这位高人不说,自己还真没注意!
“那你们这八十贯铜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被人一眼看穿弊端,还能卖出八十贯铜钱,平均一把废刀卖出了二十贯钱,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何管家曾抱怨过长安城的米价比别的地方贵一些,一斗米要十文钱,而在山东那边才三文。一斗十斤,也就是一文钱一斤米,八十贯不是个小数目,单买米粮可以买够八百石,相当于后世四十吨,够整个山庄几十户庄丁半年所用。
“这个……”
父子俩越加赧然,你看我,我看你,吱吱呜呜半晌说不出话来。
“说啊!莫非你二人真的找了一家富户,将那废刀卖了?”
吴天有些着急了。
在这山庄已经生活了一段时间,这里的庄户都非常淳朴,若真的把废刀卖出个天价,估计也自己在他们临去长安之前说‘价卖低了要找他们算账’的话给逼的。真若那样,那就罪过了!生生把俩淳朴汉子逼成奸商,可不是什么好事。
‘逼良为奸’!当朝那位口蜜腹剑的李相公也干不出这种事。
关于这位奸相,听崔小娘子曾说过,那人出了名的守法、务实、不徇私情,任职刑部侍郎时,苦心钻研律法并补充完善了很多条款。只是在他的推动下,朝廷开始不再按人丁收税,逐渐改为按土地收税,这让很多大户都对他恨之入骨。不过,在他的治理下,长安城周边地区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生活也较为富足,所以老百姓大多都很敬重此人。
这可是另一个版本的李林甫!不过,究竟是真是假,谁知道呢?亲耳见闻这些,让人思之不觉有些莞尔。文字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年代,历史总是从他们的利益角度出发。不过,这些都与自己无关,不论其人是好是坏,遇到了也要敬而远之!

“这个……,其实还是那个高大匠,他说我二人将好钢给糟蹋了,他要收去回炉重炼……”
额~想差了!原来是那位高大匠爱惜材料!
听着铁匠父子吱吱呜呜的讲述当时的情景,吴天不由为那位高大匠叹息一声。轴承钢是那么好回炉重炼的吗?那可是高碳铬轴承钢!铬的熔点接近两千度,这样的炉温在大唐是件比较艰难的事。这笔买卖高大匠几乎是亏定了!
不管了!这八十贯到手,是绝对不会退回去的!哥们初到大唐,半个多月过去口袋中楞没一个铜子,这回终于富裕了!
“那你们还要不要继续打造横刀?”
“要!我们当然想要!只是又怕糟蹋了小郎君的好钢!”
“无妨,你们可以告诉那位高大匠,你们手中还有几块好钢!”
“告诉高大匠?”
铁匠父子俩有点愣神,半晌没有醒过味来,让吴天不由有些感叹!淳朴不是错,笨就一定是错了。那位高大匠宁愿花费八十贯买废刀,可见对这种在当前算是极致的轴承钢非常爱惜,有着非同一般的执着。
“好好的跟着那位高大匠学习一段时间罢!”
铁打多了,铁屑入脑,不解释了!累!
赶走两头脑袋上锈的憨货,吴天转身盯着那八十贯开元通宝两眼放光。钱是好东西啊,不论在啥年代,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八十贯!好大一堆,虽没有口袋中那仅有的几张红红的票子好看,却贵在实在!红票子已经不能拿出来了,从此以后只能找个秘密的地方藏起来,以备日后缅怀。
铜钱真的很实在!拎在手里死沉死沉的!一大堆摞一起,好几百公斤,足够扎实!
也不知道那俩憨货是怎么从长安带回来的?分担下来一人要携带三、四百斤,三、四十里路咧。估计,没有骡马车是肯定不行的,尽管父子俩常年打铁,身板壮的不要不要的。
幸福来得太突然,有钱的感觉真好!
这种扎实的感觉半个月以来从没有过,甚至连带着穿越之前,吴天也没有像现在这般,有种巨款傍身,分分钟变身土豪的感觉。后世3块钱一斤的米面,在这里一个铜板就搞定,还是那种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米面,性价比真的不能比!
一块轴承钢而已!以后卖东西,还是要只卖贵的,不卖对的!这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诀啊。
……
钱壮穷人胆!
有钱了,立马腰板挺直,在自己的院落里骄傲的四处巡视。
“林匠人,这几个椅子的零件不够精细,再打磨打磨!另外,取料的时候,一定要用我给你的尺子。那谁?纪家的三郎是吧!赶紧的,把这墩子给砌牢实了,明儿就把大木桶给送上去……”
一通鸡飞狗跳之后,吴天满意的踱进屋子,与来访的何管家一起开始‘品茶论道’!
整个山庄太过懒散了!
这个山庄原本只是崔家在长安附近的一处山中别院,虽然坐拥四座山头却在何管家空中一无是处,因为几乎无可供耕种的土地。四五十户老老少少近300人口,虽各有技能,却都是为主家的生活服务,其中匠人居多,大多都是按月领取月钱,并不需要生产。
男男女女除去老少还有近二百人,仅仅只需要服务崔小娘子一个人,偏偏这位崔小娘子又是个优雅淡漠的性子,心地还很善良,对庄中之事并不多做安排,自然让整个山庄懒散成风。
何管家为此曾忧心忡忡的向吴天诉苦,眼见崔小娘子几乎天天来吴天院中,便请他帮着劝说崔小娘子,将山庄整治一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