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不简单的张大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张大叔的脸上十分严肃,好一会儿没有任何表情,就只盯着地上那几个字看了半天。鲜于淳也不说话,他想知道这个怎么看都不像是应该在菜园里种菜,更不像老年人的张大叔,到底对他这个“胡人”有没有成见?
在这个空当,鲜于淳不由得对这位张大叔产生深深的疑惑。他虽然头发胡子全都白了,但脸上和手臂露出来的皮肤却十分细腻;他身子有残疾,可脚落地的时候却很轻;虽然表示自己听不到,可刚才他在门口喊的时候分明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想必不是真的耳聋。而且他居然会写字!于亨在现代的奶奶都不怎么会写字,这个一千多年前的“菜农”居然会写字!这个张大叔绝对不简单!
张大叔终于开口了,他写道:如此,公子是无法拜入公输一门了,还是早些回北朝吧。你在南朝只会越来越艰难,甚至有性命之忧。
鲜于淳心中一阵感动,虽然这位张大叔与自己不过才刚刚认识,他能这么快就接受了自己鲜卑人的身份,还发自真心希望自己平安,确实是一位好人。他诚恳地拜了一礼,写下:学不到营造之术,鲜于淳绝不离开。
张大叔盯着他的眼睛又看了约有一刻,又写下一个字:死!鲜于笑了,接笔就写:不悔!
张大叔的眼睛里像是突然冒出一点光,但很快就灭了,低头轻轻摇,既像是叹息又像是否定。接着他起身一瘸一瘸地又走进地里,又开始干活了。仿佛刚才的一番谈话根本没有发生一样。
鲜于淳呆坐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就在他刚准备起身离开菜园的时候,菜园门口突然出现的人生生让他停下了脚步,居然又是公输耀。
公输耀满脸怒容,脚步异常沉重走进了菜园里,语气更是冷到极点:“是谁让你到这里来的?说!“
鲜于淳被他这狰狞的模样吓得后退半步,但很快就站直了身子,辩解说:“我刚出了院子,不知为什么就到了这里?谁叫你们家里弄得到处都是机关?这里是什么地方?不能进来吗?“
公输耀眉头紧锁,满腔怒气不知该如何发泄,看着地里劳作的两个“人“恨恨道:”三十年了!害了雅儿还不够,还要害我们公输家到什么时候?“说着瞪眼看着鲜于淳,”跟我走!“
鲜于淳心中一动,抬起的脚又放下了,说:“我不走了,我就在这里挑水种菜!什么时候前辈带了师妹来,见了师妹的面我才能走!“
公输耀一脸狐疑,问他:“这个瘸子跟你说什么了?“说话间他还不停看向地里的张大叔,想要找出一些端倪。
鲜于淳摇着头,否认道:“这人不是个聋子吗?我进来半天了,他比比划划了好几下见我不明白就不理我了。“他见公输耀有些动摇,忙说,”我不想回去,那屋子的门锁太难开。我在这干活,不吃你家白饭!只要你带来师妹,她让我走我就走!”他心里说道:小雅还不知道被你关在什么地方?我才不能走,得想办法把她救出来!

公输耀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看着地里的张大叔,说道:“你只能待在这个院子里,绝对不能迈出去半步!要是走到死地,别怪老夫没提醒你!最多三日,老夫必定让你乖乖离开!哼!”他这话虽然是说给鲜于淳听,可眼睛却不离张大叔,却更像是警告他。
鲜于淳不为所动,只是应承:“不出去,就是八抬大轿也抬我不走!前辈就放心吧!好好做小雅工作啊!我看好你哦!”说着还向公输耀挥挥手。公输耀满脸铁青甩着袖子离开了。
刚才提到“小雅”两字的时候,张大叔的动作分敏慢了一拍,此时鲜于淳基本可以肯定他根本就不聋,至于是不是真的哑这就看不出来了。“难道他和小雅也有关系?”鲜于淳心里怀疑,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更不能走了。
很快,月上中天。鲜于淳基本把这个菜园子看了个够,这里似乎没有什么机关,但也许只是将机关关闭了。至少表面上看去,这个菜园子是十分普通平凡,这在公输家可是太不寻常了!
张大叔将手中的水桶放到水井旁边,拍拍手,走到那个木头人旁边不知拍了一下哪里,木头人立刻停下所有动作,自己走到园子东北角的一间草棚里靠墙立好,一动不动了。张大叔朝他招招手,示意他走过来。他自己转身朝一处院墙走过去。
鲜于淳立刻跟了上去,走到院墙处,就见张大叔推了一下墙上一块突出的砖角,立刻墙壁裂开一道门,露出里面一处更深的院落。鲜于淳顾不上称奇,急忙跟着张大叔的脚步迈进院子,身后墙壁立刻合拢,又恢复了刚才的样子。
张大叔带他走到一处厢房,门板上挂着一块石板,张大叔写道:你先住在这里,这院子和外面的菜园没有机关陷阱,你可以随意走动,但是不要出去。不管你的师妹现在在什么地方,最好还是先保全自己。
见鲜于淳点了点头,他立刻擦掉石板上的字迹,一瘸一拐地走到上面的一间屋子去了。
鲜于淳打开屋门,里面一张床榻,一席一几,其余陈设一概没有。这房子虽然内饰简单,却比书院的房舍高出越有三尺,住起来感觉舒服多了。这个时代的房子大多是比较低矮,感觉有点像电视里的古代朝鲜,小门小窗户,矮墙低檐。不少房舍还有朝地下再挖进半尺的做法,这样住着虽然舒适一些,可湿气却特别重,不少人都有腿疼的毛病。而且南方雨季的时候,不少这样的房屋就有雨水倒灌、房倒屋塌的危险。
而公输家的房子却不一样,看着与地面一样平,实则比菜园的地面高出越有两寸,屋子里的梁柱也比别家高了不少。鲜于淳还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床榻下面垫了一层厚厚的炉灰,这东西最是吸收水分,这样一来,地下的湿气绝大多数都被炉灰吸收了,屋子自然就干爽舒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