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反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州城,举城哀悼,东宫属官押赴刑场处死了约有十几人,他们家中妇女诸人被充入掖庭、编为奴隶发卖。一时间,云州城中人心惶惶,户户紧门闭户,连亲戚之间也都不敢互相走动。
平凉郡主府上下一片沉默,虽说大公子所在的南部大人暂时没有被牵连,二公子在太后刘氏家中也没有被牵连。但鲜于大人已经不去工造司应卯,平凉郡主也很久没有进宫面见太后了。
平凉郡主走到自家的花园中,看到夫君独自在场中练箭,箭靶几乎被射烂,上面满满插足了箭簇,简直像个刺猬。她福了一福,柔声道:“大人,歇一歇吧!”
“嗯。”鲜于大人放下了手中弓箭,虎口已是鲜血淋漓。夫人见状急忙上前,关切地埋怨:“怎么这样不小心!”说着便解下自己的丝帕包扎起来,又回头吩咐下人:“快去取伤药!”
“算不上什么伤,哪里就要上药?”大人挥挥手在院中石凳上坐下。夫人坐在他对面,劝慰道:“大人连日来心中不快,还请放宽心怀,左右这些事情还是牵连不到咱们的。”
大人连连叹息摇头,低声道:“宗爱现在疑神疑鬼,只要与太子稍有瓜葛便会被牵连,你看看已经杀了多少人?这几天连上朝各位大臣们都是一句话也不敢多说,陛下更是几乎不见人影,就只有几个内监出来传话。如此下去,代国的江山快要归那宗爱了!”
“大人!”郡主慌忙观察四周,连忙阻止道,“大人,这些话就是在家里也不能这么肆无忌惮地说,陛下都被他们控制着,大人千万要小心啊!”
鲜于大人一掌拍向石桌,桌子晃了两晃出现了一条深深的裂纹。他说:“上次好不容易才与太子殿下取得联系,现在东宫的人被除了个干干净净,恐怕那宗爱已经怀疑上了我们,这下不仅我们,就是太子殿下恐怕也危险了!”
郡主一阵慌乱,将手中念珠紧紧握住:“佛祖保佑!太子殿下向来仁心,怎么会有如此恶报?上次去石窟寺,也并没有见到太子殿下,只是与那里的僧人说了几句。这宗爱不会连我们这些贵戚去参拜礼佛也怀疑吧?这可如何是好?”
鲜于大人刚要说话,就见一名军人装束的侍从快步走过来,抱拳一礼:“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鲜于图朝左右喝道:“都退下!”四周仆妇齐声:“是!”便快速地退下了。他走到那名军士面前,压低声音:“出了什么事?”就见那名军士上前,凑到耳旁说了什么,便立刻转身离去。
鲜于图大人立刻跌坐在地上,夫人急忙上前把他扶了起来,还坐回到石凳上。她低声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难道陛下也被——”
“回房去说吧。”鲜于大人打断了夫人的问话,起身独自朝内堂走去。夫人急忙跟上他的脚步,二人一同回到内堂。
屏退左右之后,鲜于图大人这才说道:“太子殿下殁了,太后让咱们早作打算!”
“什么?”平凉郡主低声惊呼,“太子殿下怎么可能突然——难道,又是宗爱下的手?”

“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鲜于图点点头揣测道,“说不定是太子殿下想要除掉宗爱,却被发现了,接过反将一军,殿下也被害了?”
郡主夫人沉思片刻,开口道:“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宗爱已经沾满了皇族贵戚和我鲜卑贵族的鲜血了!不管是哪位王子继承帝位,他都别想有好结果!我就是怕这厮杀红了眼睛,连宫中妇幼都不放过!”
鲜于图沉吟片刻,抬头开口说道:“目下最危险的就是高阳王殿下了,务必要保证殿下的安全!陛下若是再有好歹,也只有殿下能够出来振臂一呼!“说到这里他立刻站起身来,看向夫人:”快些派人进宫,转告太后娘娘,一定要保护高阳王安全!”
夫人立刻就要叫来侍从,大人却制止了她,接着又说道:“这次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有所行动了!这样,稍后派出三队人马,去通知老大和老二,将铲除宗爱拥立高阳王的提议一并送到太后和南院大王那里,决不能让太子殿下白白牺牲!”
“大人真的下定决心了吗?“夫人郑重问道,”此事若有泄露,可是灭族的大祸啊!“
“哼!就算咱们不去找那宗爱的麻烦,他也会杀到门上来的!“鲜于大人背着手在房中踱步,”他既然有胆子毒杀先皇,又怎么可能现在下不了手?“
“好!我大鲜卑族人不是那贪生怕死之辈!天下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到这个无耻贼人手中!“郡主说着立刻起身,从自己的梳妆盒中拿出自己的郡主印鉴,恭敬地取出两方御赐丝帕在上面盖上了自己的印鉴。
她拿了手中丝帕,坚定地对大人说道:“让他们拿了这个去吧!这不止是大人的主意,更是本郡主的意思。云州城里的贵族们不能就这么妥协下去了!“
“该当如此!“鲜于图大人一扫连日来的阴郁,叫来了自己贴身侍从,正要交付丝帕,被夫人一个眼神拦下,郡主走上前去,说道:”去把这两方丝帕送给大公子和二公子,就说母亲很想念他们。让他们安心在任上,顺带让他们问高阳王好,再问太后安好。“
侍从先是一愣,但很快低下头去:“是!臣必定将消息送到!“话毕立刻迅速离开,在现在这种时候,时间就是一切。
见侍从离开,夫妇二人的心绪立刻开始了不安。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云州城里的大部分贵族都收到了太子亡故的消息,皇亲贵族人人自危,更是对宗爱恨之入骨,支持高阳王的呼声越来越高。太后在皇宫中也收到了不少想要除掉宗爱的请愿,她将这些信件一一焚烧,烧到盖着各公主、郡主和诸位亲王印鉴的消息时,便微微一笑。烧到最后,竟然有百数份。
太后取下头上金钗,转下上面的凤头,取出里面的小小一卷帛书,上面亲笔手书“浚“字,又细细卷好塞回去,沉声道:”鹰,送到陆尚书府!“身边立刻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个人,将金钗取走,瞬间又消失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