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募兵+武则天【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春华告别了将作大匠, 去看了暂时租赁的货仓中存放的东西,仔仔细细的爬到箱子堆中清点了一番,一个不差。又拿出名录看了看三百名勇士,不错,虽然没有名垂青史的人物,但每一个都曾是人间身经百战的军人、好斗的勇士。
爵位最高的是游击将军, 爵位低的也曾因为斩敌首而称为军中骁卒,还有三十多人曾是游侠儿, 好勇斗狠,刚从地狱里放出来,因为没疯,不用被押解去投胎。
抱着名册,前往阎君殿前, 觐见阎君:“我也有点人, 想为阎君效劳,参与募兵。有三百人,都是骁勇善战之辈。”
自从战国时期就有募兵制, 因为指挥起来很困难才到后来改换换为屯田制和府兵制。
“可以。”阎君在旁边那一摞印好的纸张上拿起两张, 签了名字,递出去。
一张是给名单编号,和她是这只队伍的领兵者。
另一张纸则是符咒,贴上这张符咒, 就能认清楚要追击的目标。
嬴政见是她, 知道她这些年一直在蛰伏, 壮大自身实力,读书学习练武,翻着名单看了看,全是大众化又叫人记不住的名字,地府的重名问题非常严重。奇怪的是这里面没有一个司马氏的人。“你带这些人去,谁为谋略?”
“我自己。”
“谁为你出资赞助?”铠甲、武器还是很贵。
“还是我自己。”
“那很好。”
阎君们签字盖章,人员名单留下:“如果你们失陷在吐蕃境内,就坚持住,过十年未归会派人去搭救。”音讯不通,只能约定时间。
“参与募兵的人就可以免除劳役。大约有一万三千到一万无前任参与劫掠互市我们地府的互市商队,灵魂上溅上我们地府鬼魂的血,贴上这张符咒就能认出来。”
张春华:“我知道的。”
接过两张纸,往身上一贴就变成了纹身,躬身退下。
击杀这些劫掠过本地府鬼魂的吐蕃鬼,就能立功。
她自去召集这三百壮士,去仓库拿了三百套铠甲,又去医馆买了几百个竹筒装的补益气血、可以辟谷的大丸子,还有几天份的干粮。
这次出去的目的就是为了抢掠,不用携带多少物资。
还得赶紧去,之前已经去了不少人,虽说是乌合之众,却也是亡命徒,得去抢。
吐蕃只是一个和唐朝基本上同步新兴的国家,在此之前那地方曾经有过很多国家,更换国家的名字就如同中原大地更换年号一样,地还是那片地,人却不是那族人。
之前还有一个象雄国,那时候当地就被称为象雄地狱,不过这都不重要。中国地狱在外人口中也随着人间朝代的变化而改名,称呼比较混乱,意会精神即可。
地府的边界通常的恒定且稳固的,不会因为人间突然占据几个城,就跑过去接管了那片地区的阴间,也不会突然丢失几座城就后撤回来。两边的地府每隔一甲子开放互市,但出于安全考虑,仅允许武官和生前有战功或有足够武力值的人前往参与。
但是吐蕃地府的冥神刚刚被非常勇猛的松赞干布父子推翻了,松赞干布在永徽元年去往阴间,至今四十多年。松赞干布是真正建立吐蕃国的人,手下有精兵强将,到阴间之后献上珍宝和歌女,就没有被冥神设防。三十年后取而代之。
苯教的神不在意是自己的某一个信徒来祭祀自己,没有干预这件事。优胜劣汰让吐蕃地府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阎君们窃窃私语:“我们这样做真的合适吗?虽然我支持。”
“头一次用募兵制。”
“我也支持。吐蕃地府抢掠我们派去交易的人,还想要求和亲,要娶阎君。这必须给一个教训。”
“教训就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派人去杀掉那些截杀我们商队的人。”
“对。”
阎君们上次互市时派去的商队被劫掠一空,虽然鬼不会被杀死,跑回来时都是衣服破破烂烂,但人全须全尾,这件事叫人非常恼火,一直以来地府和周边地府都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和睦相处原则,上一任吐蕃冥神留下来的协议本来说是继续执行。阎君们也不介意对面是谁执政,结果来这么一下子。
本打算派兵去打,但是智囊团们明确指出:“总共不足二十万禁军打什么??怎么打?”
“人家对面全民皆兵。”
“人间皇帝年迈,不日即将动荡。”
“派兵去打?自己这边还顾不顾了?”
“但是必须得打,此风不可长。”
然后智囊团还提供了一个对于地府来说非常大胆冒进的办法:募兵制啊!用了几百年的募兵制!各地的勇士可以去投军,薛仁贵就是被老婆劝去的。阴间不需要官府提供军需物资,完全可以开放鬼门,招募勇士,参与就给免劳役,杀掉敢杀咱们商队的人给奖金。
经过漫长的商讨和投票之后,全票通过,这样好。
找到一个辨别目标并记录成果的符咒。
暂时还不能吞并吐蕃地府,彻底把阴律普及过去,那么就尽快施加以强有力的打击。
项羽得知这消息的当天,兴奋的一蹦三尺高,叫上:“关云长秦叔宝,你们俩别打了,来商量商量发财的事。”现在的酒越来越好,可是好酒也越来越贵!“除了咱们仨,还得带几百名劳力,搬运物资。”
薛仁贵本来也想去,倒不是在乎钱,打吐蕃这件事是他的执念。又想等着见高宗,安慰他,就没有去。
三百人五百人左右成团,零零散散算上请假的官差,总共去了八十多万壮鬼,这还不算体能不行在过鬼门时被拦下来的一百多万鬼。
街市上做生意的人跑了不少,买东西也跑了不少。
京兆府衙门对面的小吃一条街上,原本有八家卖肉汤粉条的,现在就剩下四家。出去的是为了发财,留下的一样能发财。
大商人们赶紧开始酿造烈酒,那些产量少但美味带劲的烈酒,等他们回来享用。
刘庄忍了半天,摸着下巴叹息道:“其实我也想去!!”哪一个男子汉不想挥舞着大棒棒敲死敌人呢?可惜不合适,没有那么长时间的假期。
众人又陷入了沉默中。
过了一会,许负也叹气:“我实在想不到,女人居然也能当皇帝。袁李二人同我说此事时,我还不敢信。诸位阎君一点都不震惊吗?”难道是我太大惊小怪了?为什么你们都如此淡然。
“人间能出现这种事的确稀奇。”
“有点震惊。”
“我震惊那会休假呢。”
“谁能不惊讶?不过这事儿还没有萧衍舍身出家刺激。”
“我觉得刘子业做的事最令人震惊,她这还不算什么。”
“你把北齐高家置于何地?”
“先入为主,先入为主。”
怕老婆的阎君说:“哎,我还觉得没什么,内人都快上房揭瓦了。也不知道关她什么事,她要是想当阎君也不是不行,倒是去考判官啊,每次修律都不耐烦看。”
“她敢篡权这一点我是真没想到,等到最后她怎么收场?武周怎么收场?宇文邕都懵了。”
“李唐的皇帝们都快疯了,哎?当初李弘哀求去等待父母时,一定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嘿嘿嘿嘿武曌也没想到死后不住在陵墓里,要去和祖宗们团聚。我以为李治去见他爹娘时是最热闹的,没想到,人们生前肆无忌惮,就死后重逢才有意思呢。”
“我很想看看她什么模样,是赵飞燕、潘玉儿那样的美人么?”
……
帝镇中渐次回来很多人,回来看了看,看现在只有隋杨一家得意,还经常跑没影了,杨广一个人也很惬意。李渊基本上被灭门了,开始闭关修道,李世民卧病不起,李治正在苦哈哈的给他自己搭房子。没有唐太宗的指导和帮忙,被彻底拆掉的房子搭的风雨飘零,摇摇欲坠。
之前让李弘去拆房子,拆的不好,李世民又亲自去拆了一遍,虽然没放火,却也和放火烧干净的效果差不多。他主导修建的房子,他知道怎么拆才能变成满地木料。
……
薛绍正在离家出走。
她和太平公主成婚七年,生了二子二女,很是恩爱。小儿子刚满月,他哥哥牵扯进越王李贞案,武后素来看他和他母亲城阳公主有怨,借故发作,仗责一百,饿死在狱中。
在地府团圆之后,城阳公主借太平公主已经改嫁武曌的侄子武攸暨的名义,想给他再娶一个。
薛绍却不愿意。新城公主死后就和前夫团聚了,他相信太平公主死后也会做同样的选择,不仅是先入为主,更因为她的后夫是武太后的侄子武攸暨,这人性格谨慎,原本有妻子,被武太后派人偷偷杀了,这样怎么能恩爱呢。
他对丈母娘没什么观感,确很喜欢自己丰满、美丽、纯真又温柔的妻子。也知道公主曾为自己痛哭哀求。
武后称帝的消息开启了母亲新一波的唠叨,他也只好通过努力考试成了某屯田地区典农中郎将身边的功曹,然后再慢慢背这本阴律考判官。收获季节负责清点谁家的地收了多少绿豆,抽走该拿的部分,再清点入库。库房中的绿豆堆积如山,又会一车车的送到石磨地狱。
他一边探听消息,一边耐心背法条,法考实在不容易,除了某些过目不忘的人之外,没有几个能一次通过。
听说了人间的一些消息,譬如派王孝杰收服安息四镇,设立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譬如薛怀义日渐骄横,见到道士就要抓进庙里剃光头发强迫当和尚,还曾被丞相们殴打。到后来越来越过分,于是失宠,火烧明堂,最终被杖毙。
而太平公主送了一个十六岁的美男子入宫侍奉母亲。名叫张昌宗。
还铸造了九鼎,令宰相、诸王率南北衙宿卫兵十余万人,连同宫中仪卫大牛、白象共同拖曳入宫。写了一首曳鼎歌让他们唱: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听说有一位爱好九鼎的阎君亲自去看了看,鼎制的很好看。根据同行鬼卒的说法,武后虽然已经七十多岁,容貌却还像四五十岁,威严但不妩媚,妆画的很美,厚妆却不浓艳。
狄仁杰虽然不动声色的为自己脱罪,机智过人。
来俊臣不外乎两点,好色贪财,看上谁家妻妾美貌,就指使旁人罗织罪名整死男主人,假传皇帝的命令夺取自己想要的妻妾,自宰相以下,登记姓名按顺序选取家里有美人的、有珍宝的官员,整死。

自称才能堪比石勒。
狱尉们:“记下了,到时候把他和石勒扔一个坑里。”
给他行贿的人则可以随意选取官职,吏部天官虽然负责选官授官,但全家性命掌握在他手里,不敢不从。
小人得志就张狂,到最后试图陷害武氏诸王、太平公主、张易之诬告皇嗣李旦和庐陵王李显谋反。
武曌从来不让女儿参与朝政,也相信自己的小可爱兄弟俩,李显李旦完全在她的监视之下,就连李旦的妻妾二人神秘消失都没有引起半点波澜。最重要的是最基础的逻辑,她知道武氏和李氏现在和平共处,互为儿女亲家,但这二人绝不可能合在一起谋反,而且,也不能满朝都谋反,只有来俊臣一个是忠臣。
众鬼欢天喜地的捉走了来俊臣的灵魂,送去审。
然后问题来了,读取他的记忆也不知道他具体谋害了多少人命,有些时候他只要吩咐一番,自然会有人去办,也有他吩咐完就忘了,手下的恶棍努力完成任务,牵连数家的情况。
连续审了二十多日,又贴出布告让没被计算在内的人自己来告发。
先把他送到肉店地狱去。
人间争储,狄仁杰刚刚从抗击突厥的前线回京,一语致胜。
刘秀进镇子去敲门:“在吗?李唐皇帝在家吗?出来聊聊狄仁杰?”
杨坚只会把坏消息带给他们,从来不说好消息。
李治本来在想‘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译:约吗)’的宋之问,这人在他生前进士及第,没想到道德败坏如此。心里微微一慌,问:“狄仁杰怎么了?”他貌似是个忠臣啊。
“机敏善辩,迂回婉转,保护了你那俩儿子数次。”只要武曌问起关于李显李旦的严肃政治立场问题,狄仁杰就开始煽情。这是一位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煽情高手,搞的老太太每次都被勾起母子之情。
“这次武氏几个人想要易储,狄仁杰又维护了太子。之前鬼门议论什么样的人可以维护李唐,显然就是他这样的。我想听听狄仁杰年轻时有何成就。”
“他很好。平冤狱,担任大理丞时,羁押数年的近两万份案卷,他一年判完,无人诉冤。为人耿直不阿,一身正气。”
又过了两年,狄仁杰也到了地府,得到了阎君的‘你很不错·四件套:地图、阴律、冥史、邀请’,拒绝了出仕的邀请,耐心的等待人间结果。
皇帝们已经从‘哇好想看她长什么样’‘刺激’‘好大胆的女子’‘看热闹,我第三袋瓜子都买好了’等心态,转化为‘养生小组一定要有她一个!’。
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她为什么如此长寿?”
“凭什么老男人耽于女色就会早亡,老女人享用男色就能延年益寿?”
“难道说男人是补品?”
“咿~”
“嚯!”
“别胡说,看那些有男宠的皇帝寿命都不太长啊啊啊啊为什么打我?”
武曌当皇帝当了十五年,前期发愤图强,等到快八十岁时渐渐衰老,八十二岁病体沉疴,无法处理朝政。
神龙政变时的众人机智的说张昌宗兄弟谋反,杀了二张,逼皇帝禅位给太子。
此后加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新君李显每隔十天去拜见她一次,偶然见到她没有化妆,十分憔悴衰老,大惊悲戚,武曌顺势说了几句话,离间了神龙政变的五人,又保住了武氏其他人。她过了十个月去世,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要和先帝合葬。
阎君殿中墙上的龙形玉玦和凤形玉玦凌乱的闪烁起来,毕竟这人既是皇帝又是皇后。
嬴政:“诸位我走了。”他有半年的假期还没用。
刘庄也起身:“我也是,告辞了。”他还有三个月的假期没休呢。
各自去找老婆。吕雉自然是在蜃楼地狱里和朋友们吃拨霞供(火锅),请蜃变幻了雪景,这只蜃去过北极,不仅变幻了雪景还有巨大的肥胖的北极熊在旁边慢慢爬动。有一份专门从高汤地狱买的炖豆腐。豆腐这种东西,放在汤里煮一天,滋味和口感会变得非常非常曼妙。千滚豆腐,越炖越香。高汤地狱新招募的狱卒里有几个优秀的美食家,扩展了炖煮的项目。
明德皇后和刘义符每天都在地府搜寻有趣的人、风雅的人,非常不好找。
两对夫妻回到帝镇时,基本上该回来的都到齐了。
李治听说她临死前去了帝号,又要求合葬,心中越发复杂。按照人间思想,合葬就能见面啊,她不怕见我?难道她以为我不知道薛怀义、二张等人的事么?但是……我……唉……
……
武媚娘死后的一瞬间,病痛全消,身体轻盈,坐在床边看着白皙丰润的玉手,懊恼道:“老病可畏!”如果能始终保持现在的状态,精力十足的处理朝政,很多事可以做得更好,然后权力也会更稳固。年轻真好,享乐和权力可以兼顾。若不是病重,不会让二张掌权,又怎么会给他们发动政变的机会和借口呢。人人都不可信。
到镜子前看了看年轻貌美的自己,这面孔有些熟悉,又觉得陌生。
仔细回忆称帝之后的所作所为,嗯,大部分做得对,少部分做的过分了一点。凡事都是这样,当时情绪激动急躁,事后回忆起来可以做得更好。
拢了拢头发,静等去见先帝,让我想想,我怎么解释呢?
“嗯?你们是什么人?”
“阴兵。”
“来此何事?”
“接你去地府。”
……
仅过了一天,都尉就送来一位妇人。
远看身材高挑,婀娜妩媚,有些风流体态,还有些矫健。凑近了看,真是十分的妩媚佳人,虽然神态上略有点意冷心灰,眉目低垂,却正因为如此真有些菩萨样貌,尤其是脸型。圆脸微胖,脸上不施脂粉,带着天然的微红如微醺,朱唇微厚,红润非常。
雪白圆润的臂膀,还有极其丰盈的胸,腰或许不算细,却在上下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诱人……神态虽然不卖弄风情,不抬眼看人,却叫人很想过去搭讪,让她抬起眼来看看自己。
穿了一条鲜艳的团花织金裙,裹着丰满上身的半臂上满镶金丝珠玉,头发却不是很长,比起其他皇后的五尺、七尺长发,她的头发连三尺都不到。
吕雉很少嫉妒人,不过今天是真嫉妒了。比我高,比我妩媚,胸比我大,寿命比我长,生的还比我多,日子过的还比我快活。从三十岁到八十岁,她都很快乐。
阎君特意嘱咐过,不按顺序规划,给她的宅地划在李治隔壁。
各家都不好坐在门口围观,有假装在院子里下棋的,有假装喝酒的,假装看书赏雪。
李渊隔帘相望,揪着儿子的耳朵问:“这就是肥壮有力的武才人?分明是个美人。”
长孙无病很想揪揪他领一只耳朵,奈何在公公面前不好放肆。你跟我说这样的女人你记不住?也难怪雉奴会忍不住做错事,还行——被绝色美人迷惑总好过为了一个姿色平平肥壮有力的妇女干这种事好那么一丁点,更划算。
她要是不好色,雉奴图什么?图她身强力壮能考武科举?哦她真的开设了武科举。图她的脑袋圆润光亮?
李世民一听说她退位,病就好了,如今理直气壮:“对,长得太普通了。和长孙皇后不一样的女人就不好看,她是唯一的美人标准。”
李弘磨磨唧唧的走出来,欲言又止,人生的艰难尴尬全在此时此刻,他甚至看到每家每户都有人,双眼烁烁放光,怎么说呢,他已经做好准备扑过去拦住她并道歉:是我的错,我不该早死。
李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憔悴的扶着门:“咳咳”
她好年轻,和在感业寺相见时差的不大,这还让人心里好受点,如果来一个老太太,那说明我死之后她平生最开心,那就一个字——滚!就头发的长度来看,应该是弘儿出生前后,唉呀,那时候确实很快活。
生下李弘之后确实是武媚娘单纯的狂喜时刻,她当时就一个念头:稳了!可不用再回感业寺了!只要生育过,无论生什么都不用回去!我儿子要是能当太子就好了!快乐!
武媚娘循声看了过去,这声音太熟悉了。看到年轻却憔悴的皇帝,快步跑了过去,箭步上了台阶,一把抱住:“呜呜呜,先帝…皇上…”
李治气哼哼的推她,没推动,使劲推才推开一些,严肃道:“你是皇帝,去隔壁自己盖房子,别来找我。”
杨坚走过来看热闹,看他没推动,差点笑出声。
“我逊位了,遗诏还要求去帝号。”武媚娘发现后面这些男宠真不行,就是宠物,高宗真是独一无二。虽然令她警惕小心,来之前也踟蹰过,筹措过言辞,却觉得能平等相待。理
直气壮:“皇上最了解我,知道我为什么称帝么?”
李治已经为她辩解了很久,编了无数的谎话,现在的愤怒委屈和激荡的情绪他有点绷不住。“我不知道,等你编呢。”
武曌理直气壮:“我老了,有点小孩子脾气。他们一个个的都骂我,骂了几十年,从上官仪开始,说我专权,我总不能遂了他们的心意,他们说什么我就听什么,那要我何用?尤其是那篇讨武氏檄,写的虽好,却更叫人生气。既然太后是专权,是牝鸡司晨,我就索性称帝,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简而言之,我叛逆了,我逆反了,你们要我还政,我偏要抓的更紧。不!许!跟!我!抢!
李治觉得这解释太合理了:“哼。”
全帝镇都觉得合理,没错,但凡当过皇帝的都晓得什么是叛逆。
皇帝永远是少年:逆反 喜欢年轻小姑娘 爱玩。
接下来就开始甩锅,杀李贤是派去的大臣表达不清楚,酷吏们违反了她的要求,她要的是狗但是狗发疯了,最后都被杀了。而李唐宗室什么的,谋反可不是一次两次。看看吕后的先例,不杀刘氏宗亲,结果呢?自己家被灭门了。
李治心说:我觉得武氏也长久不了,也得灭门。
李渊气的锤儿子:“看看李治那张脸,他快要信服了!快要重修旧好了!这婆娘灭了我满门,我绝不能容。在唐朝,居然有李唐宗室算是谋反?”
李世民无奈:“别说这话,我有三个儿子谋反。”冷静的思考了一番之后,初步估计只能容纳她,参考前面秦汉的经历,万一她深感危机,跑去投靠杨坚……现在是皇帝是她儿子!虽然她杀了人家的妻子、儿子,但毕竟有血缘关系!
看看人间的孝道,十恶之一就是殴打父母、祖父母,打一下就可以处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