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 48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季天黑得晚, 到了晚膳时分, 天边还是亮着的。
谢嘉诩见完自己的幕僚,抬头看了看天色, 将小厮召了进来“今日不在院子里用膳。”
说着起身,踏着未散的暑气, 向着宁王妃的院子走去。
宁王妃身边的丫鬟早前来过一趟,告诉他母亲今日想让他们几兄妹到她院子里来用晚膳。
谢嘉诩寻思, 或许母亲终于不打算继续把柔嘉视为无物。
他踏进宁王妃的院子,在外头的丫鬟一见他便纷纷行礼“世子。”“世子。”
宁王妃在屋里听见动静,脸上露出笑容“是世子来了。”
身为宁王世子, 长子身上责任不小,宁王妃知道他今日是特意放下公务空出时间过来。
站在门边的丫鬟撩开帘子, 谢嘉诩迈了进来, 见屋里没有其他人的影子,知道自己大概是第一个来的。
“世子。”红芍对他行礼。
谢嘉诩略一点头,走过来开口叫道“母亲。”
“坐。”宁王妃笑眼弯弯地拉着长子坐下, 对红芍说, “先去把糖水端上来, 先给世子喝一碗。”
红芍领命去了, 她又转头, 对长子说,“娘知道你这一日都忙, 暑气重又没胃口, 都没怎么吃东西。这绿豆沙是小厨房用小火煮了一下午的, 已经熬出了沙,又放凉了,刚好入口。”
这样的天气,用来解暑是最好不过了。
谢嘉诩心中熨帖,对宁王妃露出微笑“谢母亲。”
少顷,绿豆沙端上来,一入口果然已经煮得无比绵软,解渴消暑。
这绿豆沙往年暑日小厨房里也常备,可不知为何宁王妃这里的绿豆沙吃起来就格外的美味。
谢嘉诩用了一碗,觉得不够,又让红芍再添了一碗。
宁王妃看着长子,每一个母亲见着孩子喜欢吃自己准备的食物,都会忍不住露出笑容。
又过了片刻,青梅站在帘子外说道“王妃,二公子、三公子与郡主都来了。”
宁王妃一喜“都来了?”
谢嘉诩停下进食的动作,看向门口,只见帘子打开,自己的二弟先走了进来。
谢临渊一看谢嘉诩手边放着碗,便立刻嚷嚷起来“娘亲,大哥在吃什么?怎么也不等我们。”
“都备着呢,哪里会少了你的。”宁王妃一听次子开口,便忍不住笑。
谢嘉诩见着二弟脸上高兴的表情,坐在桌前无奈地摇了摇头,太不稳重了。
不过他这么高兴地跑来倒是不奇怪,哪里有好吃的他就往哪里凑,让谢嘉诩在意的是后面进来的三弟谢易行。
他记得,三弟平时最不愿意让人推,都是自己操控轮椅。
可是今日他却是全不在意地坐着,任由身后的人把自己推进来。
谢嘉诩看向他身后,果然在那里推着轮椅的是宝意。
宁王妃方才就已经听到小儿子过来。
不过不比现在见了人,让她心中欢喜。
她对红芍道“将熬好的绿豆沙多盛两碗上来。”
“母亲。”
“娘亲。”
谢易行与宝意进了屋里,皆同宁王妃打了招呼。
宝意推着三哥,站在轮椅后对宁王妃笑道“娘亲,我把三哥带来了,幸不辱命。”
宁王妃笑眯了眼“好好。”
谢嘉诩看着幼弟,谢易行正由宝意推到桌前来入座。
从以前易行就不亲近柔嘉,但是却如此亲近宝意。
甚至宝意还是丫鬟的时候,就能调到他院子里去,说明这个妹妹的心机不少,手腕不低。
“大哥。”谢易行的目光与谢嘉诩在半空中遇上,觉得兄长的神色与往日不同,只问道,“大哥怎么了?”
“没事。”谢嘉诩道,又看向在母亲身旁入座的宝意。
宝意察觉到他的目光,也叫了他一声“大哥”,得到谢嘉诩的颔首回应“四妹。”
虽然叫着“四妹”,但是眼底却是冷淡的。
宝意没说什么,只是觉得怎么比起在祖母院子里来的时候,他的态度又更疏离了几分。
宁王妃看着自己的儿女,皆在身侧,只感到一阵满足,她说“你们父亲很快就回来了。”
话音才刚落下,外面便传来了丫鬟们行礼的声音。
宁王踏着暮色,大步从外面走进来,从他回应的声音听上去心情也是很好。
“来了。”宁王妃起身,屋里除了谢易行外,三兄妹也都站起了身。
等到宁王一进来,他们就一起叫了声“父亲”。
宁王见到妻子的笑颜,再见到屋里的四个儿女,脸上的笑容更盛“今天这么齐,都过来了。”
红芍来到门边,对外面的丫鬟说道“王爷回来了,上菜吧。”
一家五口坐在桌前,屋里的灯点着,将这里照得明亮又温馨。
王妃怕热,屋里早用上了冰。
有侍女在冰盆前扇着扇子,送来凉风习习,把这盛夏的暑气都赶去了。
今日这桌宴席做得也精巧,名为荷花宴。
正应了现在荷花盛开的时节,也犹如在桌上赏了一回荷色。
宁王说起今日入宫之事,对着妻子道“今日我去宫中,向皇上禀明了宝意的事。”
他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望了女儿一眼。
宁王妃忙问道“如何,皇上怎么说?”
宝意也望着父亲,只听宁王说道“皇上自然是答应了,还说要给我们宝意拟个好封号,让宝意认祖归宗后,改日再由你带着进宫去见见他跟皇后娘娘。”
“太好了。”宁王妃露出笑容,一面用银质的筷子为宁王夹菜,一面说道,“今日我原是也请了母亲一道过来,可是母亲说让我们自己吃,她就不过来了。”
宁王倒是不意外,他点头道“母亲不喜欢热闹,这一点,行儿跟宝意都像他们祖母。”
听父亲这么一说,谢临渊立刻接上了,说道“对对,妹妹跟三弟一样,都说不爱热闹。我方才还在劝三弟,让他赏花宴的时候也出来活动活动。”
毕竟那一日来的都是京中贵女,三弟的腿也一天比一天好,该出来见见缘分了。
宁王妃听着儿子话里的意思,眼睛一亮——
是啊,等行儿的腿好了,也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宁王饮了两杯酒,望着自己的妻儿。
他们家里,有多久没有这样和乐融融了?
不过在这一片和乐之中,一言不发的谢嘉诩就显得格外的不合群。
宁王妃看向他,长子刚来的时候明明情绪是对的,怎么现在又不高兴了?
她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嘉诩?”
谢嘉诩放下筷子,平静地道“只是想着我们在这里,柔嘉却一个人。”
他说着看向了对面,那个位置是空的。
柔嘉若是来,留在母亲这里用膳,就是坐在那个位置上。
他这话一出,原本和乐的气氛顿时就像冻结起来。
宁王妃想起今日柔嘉让紫鸢还过来的玉坠,再看向那个空荡荡的位置。
想到柔嘉如今一个人在院子里,心中便生出了不忍。
宝意看着大哥的表现,知道他方才为何表现得比在祖母院中更冷淡了。
“大哥。”谢易行的目光冷了下来,望着他道,“今日母亲院中是家宴,她与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坐在这里不是徒显尴尬?”
谢临渊被夹在中间,看了看大哥,又看了看三弟。
尽管有心想要在他们中间劝一劝,调节气氛,可是眼下这状况,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想起妹妹,他又看向宝意。
还好,宝意的神色平静,不像三弟那样反应激烈。

事实上,打破这僵局的就是宝意。
她站起身来,对宁王与宁王妃说道“爹,娘亲,我的菜应该好了,我去端。”
其实哪里需要她去端?
不过是因为她不想留在这里,让大家难堪。
“去吧。”宁王对宝意点了点头。
看着女儿离开,宁王深吸一口气,才转向长子,说道,“嘉诩,爹知道你向来疼柔嘉。跟她做了这么些年的兄妹,情分不失,可是你要记得,宝意才是你的亲妹妹。”
谢嘉诩没有再说什么,王妃伸手按了按宁王的手,宁王也不再说话。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变故,造成的影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
不多时,帘子再次掀开,宝意端着她做的菜进来了。
她做的是一道李娘子教她的菜,把饽饽做成两种颜色的花样子。
叶子是叶子,花是花的,浮在盘中就如微型的荷塘。
一咬下去,还有劲道的口感和荷叶的清香。
这道菜一上来,瞬间就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缓解了方才的气氛。
宁王品尝之后,问宝意“这是我们小鱼儿做的?”
宝意点头,宁王妃道“我们小鱼儿厨艺可是非常厉害的。”
闺阁女儿,在这些方面总要有一个拿手的。
宝意的刺绣很好,厨艺也不差,所欠缺的就是之前没有被王妃带在身边,教她如何管家。
这些后面也都会慢慢地教起来。
一顿饭总算是和和乐乐地吃完。
只不过到后面,谢嘉诩都没有碰过宝意端上来的这道菜一筷子。
但是今天王妃院子里的菜,都是用加了灵泉水的水做出来的,他对宝意做的这道菜是吃与不吃,都没有关系。
尽管宝意的院子已经布置好了,可是宁王妃还是想要留她在自己这边多住两天。
宝意自然也顺了母亲的意。
等到用过晚膳之后,哥哥们都离开了,宁王才对女儿说“宝意,跟爹来。”
宁王妃拍了拍女儿的手,说道“去吧,你父亲有话要跟你说。”
“是。”宝意于是跟着父亲来到了他的书房。
宁王的书房在宁王府里可以说是最神秘的地方,宝意之前从来没进来过。
她一踏进来,就见这书房里布置得非常整洁。
墙上挂着画,画技不凡,书架上满满当当,也有许多藏书。
宁王走到桌案前,见宝意的目光落在这些画跟藏书上,便对她说道“这些画都是你曾祖父画的,而这些书都是你祖父的。”
宝意点头,望向父亲,好奇地问道“这些书父亲都看过吗?”
宁王道“你祖父自幼便压着我读书,为父就是满心想要去演武场,也得读完了再出去。”
所以,这一屋子的书宁王都是读过的。
宝意听着父亲跟自己说他少年时的事,感到与父亲又亲近了几分。
宁王坐在了书桌后,从抽屉里取出了一个匣子,递给宝意“看看。”
宝意不明所以地伸手接过。
这匣子比今天上午柔嘉送还玉坠的那只乌木匣子要大许多,但是材质是一样的,入手颇沉。
宁王再次对她道“打开看看。”
宝意于是伸手打开了,就看到这匣子里头分为两层。
第一层上面是一沓厚厚的银票,面值都是几千两。
宝意呼吸都顿住了,她拿着这叠银票,想着自己之前在长乐赌坊赢了那六百两,带在身上都觉得怕被抢。
这么大的一叠银票,怕是得放在玉坠的空间里,除了自己谁都瞧不见才安心。
这银票底下,又是几张地契,分别是宁王府在京中的几间铺子和郊外的两个庄子。
宁王在烛光下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和声道“这两个庄子虽然比不上你三哥常住的那个,但是也不错了。”
庄上的出产好,风景也好,这些都是他的女儿应当有的。
这些年柔嘉在府里,宁王妃给她的私己不在少数。
在她手中也有庄子跟铺子,便是离开了王府也能过得很好。
若是他们要她离开,自然就不可能要她把这些东西拿回来了。
所以宝意的,得另寻些好的给她。
宝意捧着匣子望向父亲,犹豫地道“父亲,这些太多了——”
宁王摇了摇头“不多,这些只是爹自己的一点私房钱,以后还有更多的。”
宁王妃的家境殷实,陪嫁不少,自然都是要给女儿的。
宁王太妃回来,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孙女也是喜爱得不行,要给宝意张罗这些,自然不会差。
到时他们小鱼儿就能一口气得到来自父母跟祖母的三重馈赠,家底也算是一下子富起来了。
这下比起京中任何贵女,她也不输她们了。
宝意真切地感到自己被爱着。
她听父亲对自己说“这些你都好好收着,抽个时间让王管事带你去把这些铺子庄子都看一遍,心里也好有个数,以后你娘亲教你打理家事,你也有地方可以练手了。”
宁王眼也不眨就拿出那么多东西给她,竟然只是为了让她可以练手。
现在所差的,就只是皇上封赏的圣旨了。
宁王想着,对女儿微笑,说道“去吧。”
宁王的书房,父女俩在说话。
在宫中成元帝的书房里,君臣二人同样在这里说话。
天花的事已了,宁王又找回了真正的女儿,成元帝现在心情松散。
他今日召了自己的太尉进来,在宫中用了晚膳,之后君臣二人又在御书房中下了两盘棋,才跟欧阳昭明说起了自己给宁王的女儿拟封号的事。
“来,太尉来替朕看看。”成元帝起身桌前,扯过了自己拟好的几个封号,说道,“你看看这几个封号,哪个更好些?”
“是。”欧阳昭明放下棋子,走了过来。
成元帝连这种小事都喜欢让欧阳昭明替他分忧,除了因为信任他,还有就是因为他跟他兄长一样的为君之道——
为人君主,自己不用特别出色,只要擅长信任对的能臣就可以。
欧阳昭明看了这上面拟的几个封号,底下的几个都是常见的郡主封号,没什么特色。
他往上面看去,这写在最上面的两个显然就是成元帝最满意的两个。
看着成元帝的笔迹,上面写着——
长乐、永泰
成元帝自得地摸着唇上的胡子,道“如何,朕起的这几个封号?”
他自问是非常用心的,这些封号随便挑一个出来,宁王都会满意。
欧阳昭明问道“臣可否借皇上御笔一用?”
成元帝十分随意地摆了摆手。
欧阳昭明于是拿起了皇帝桌案上的御笔,然后在这最顶上的两个名字中间圈出了一个。
他把纸交还给成元帝“臣认为,这个封号最好。”
“永泰?”成元帝一看他圈起来的这个封号,就问道,“太尉怎么选了这个?”
欧阳昭明微微一笑“臣只是想,若是宁王府郡主的封号跟臣的赌坊一样,小姑娘家应该是不乐意的。”
成元帝想了想他的赌坊叫什么,然后看了看被他弃置不用的“长乐”,在御书房里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笑完之后,他说道,“好,那便叫永泰。”
他说着就在桌案后坐下,打算拟圣旨。
欧阳昭明站在一旁,抬手给帝王磨墨,看着这加封的诏书在帝王笔下成型。
这宁王府小郡主的封号,就这么定下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