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可是解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腊‘肉’,腊‘肉’,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在腊月腌制,即必须在“小雪”至“立‘春’”这期间内加工腌制,早一天不行,过一天也不行!如果腊月二十七“立‘春’”,你到腊月二十八再腌‘肉’,那么加工出来的‘肉’只是普通咸‘肉’味,就不具有腊‘肉’香味,老祖宗发现的二十四“节气”就这么神奇!
腊‘肉’之所以要冬天腌,是因为冬天气温低,细菌不容易繁殖。过了冬天,‘春’天是细菌繁殖的最好时机,微生物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肉’的味道就不一样。至于为什么立‘春’后差一天就没有了腊味,这个估计谁也说不清,这是大自然的奥秘,这也是刘淑英腌制腊‘肉’不放任何佐料就有腊味香的原因吧。因为环境温度对腌制品腊味影响很大。
忙活完,接下来就是等了,一般来说,腊‘肉’腌制晾晒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其腊味就出来了。吃腊‘肉’的最佳时间是正月十五至端午节之前,这段时间腊‘肉’味道是最香的。在自然环境下放置的腊‘肉’到端午节之后可能会有哈喇味,不仅味道变差,而且还可能有一些毒素。
腊‘肉’要等,这香肠可是半个月就好了,刘淑英直接买了十斤香肠,一次让大家吃个够。
“亲家母,留着过年吃,你现在把香肠一下子吃完了,过年咋办。”姚‘奶’‘奶’坐在灶边小凳子上抬眼看着在灶台上正忙活的刘淑英问道。
“老姐姐,今年咱们村子里不缺猪‘肉’吃,每个大队都还留着两头猪,等着小年杀呢!”刘淑英笑道,“下一次不知道到啥时候了,难得吃一次还不吃过瘾啊!”
“老姐姐。听我的,准没错。”刘淑英盖上锅盖,搬了张凳子。坐在灶前,拉起了风箱。
姚‘奶’‘奶’则不停地往灶眼里添柴。
不久这空中就弥漫着香肠的味道。勾搭着妮儿啪嗒啪嗒的走了过来,这娇俏的小鼻子不停的嗅啊嗅的,馋的流口水。
“一餐香肠宴,尝尽天下鲜。味美甲寰宇,疑是作神仙。”妮儿念道,这甜甜糯糯的声音合着这香味儿,真是不香也香了。
“妮儿会念诗了,她太姥爷教的好。”姚‘奶’‘奶’拉过妮儿又搬了张凳子。让她乖乖的坐在自己身边。
“是妮儿记‘性’好。”刘姥爷放下手中的书道。
“小馋猫。”刘淑英笑道,“不过她记‘性’真好,教一遍就都记住了,所以爸教起来可起劲儿了。”
“闲来事,教着玩儿呗!”刘姥爷坐在八仙桌下的长凳上。
“咱家妮儿可是读书的料,唉……可是现在不让上大学了。”姚‘奶’‘奶’叹息道。
妮儿满脸黑线这是哪跟哪,您老想得可真远。
“老姐姐,这政策说不定哪天就又变化了,咱们见得还少啊!”刘淑英停下拉风箱的手笑道。
“说的也是。”姚‘奶’‘奶’笑道,“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你看看杀猪的时候,买猪‘肉’的可不少。”
这刚杀下的四头猪,还没等着腌就被大家伙儿。你一斤,我二斤给买完了,热情的很啊!
今年年景好,手里有俩余钱,一块二‘毛’钱就买二斤‘肉’,还不要‘肉’票,村里人就买疯了。
“我看村里人可都舍的买。”刘淑英咂舌道,“这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这购买力可真够惊人的。”
“那都是馋‘肉’馋的。”姚‘奶’‘奶’嘴角泛起酸涩的笑意道。“小时候不用说,一年了‘肉’腥都见不到。这解放了,咱翻身做主人了。想吃‘肉’也不容易。
除了每年要上‘交’的官猪,作为给城里人的‘供应’,养余下的猪,那也不是自家独有的,得先称个重量,然后按生产队总人数均分,一般每人每次能摊到二、三两鲜‘肉’,一家五口大约能分斤把‘肉’。
这猪‘肉’可是有好有次,里脊‘肉’谁都想要。所以啊!分‘肉’就从槽头杀口开始,一家一家往下割。下一次杀猪,又从下一家开始排头,这样依次轮流,才能避免不会有人每次都分到槽头‘肉’。有时候这杀猪匠手头不准,分到后面没‘肉’了,这姚满耕他们这些当干部的就要把自家分的‘肉’拿出来让给没分到‘肉’的社员,免得起矛盾。”
姚‘奶’‘奶’回忆起几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
妮儿唏嘘道:这时候的干部作风真的是顶呱呱。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什么样的带头人,带出什么样的队伍。
姚湾村的人心这般齐整,离不开姚满耕这个大队长。
“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干部。”妮儿甜甜一笑道。
“妮儿说的太对了。”姚‘奶’‘奶’搂着妮儿笑道,“火车跑的,全凭车头带!”
刘姥爷笑道,“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姥姥,中午吃什么?”妮儿抓抓刘淑英的胳膊道。

“妮儿吃香肠炒饭如何?”刘淑英轻点她的鼻子道。
香肠的吃法繁多,不仅可直接水煮、油煎或烧烤。传统就是蒸吃,水煮.就是水开后放上腊肠,蒸或煮20分钟。直接切片食用.还可以切片炒菜。
“好!”妮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大米饭可不是经常吃的。
最简单的吃法,原汁原味,一口咬下去浓郁的香肠油味充满了整个口腔,这滋味儿别提多美了。
蒸好后,刘淑英打算直接切片食用了。
香肠不加淀粉,可贮存很久,熟制后食用,风味鲜美,醇厚浓郁,回味绵长,越嚼越香。
妮儿吃的不错,其他人也好着呢!
接下来,刘淑英和姚‘奶’‘奶’忙活起来,红烧‘肉’少不了,然后这猪头猪脑猪耳朵,还有那些心肝脾肺肾,都给整上了桌。
别人都买猪‘肉’,有‘肉’谁还吃猪下水!在加上也做不好。所以刘淑英就用很便宜的价格买了猪下水回来。
整整忙活了一个上午,这莲子猪心汤,夫妻肺片、炒腰‘花’、溜肝尖儿、酱猪舌、天麻炖猪脑、卤猪蹄、卤猪头。为了这一桌子菜,忙活的可不止一个上午。光是备料,就好几天。
遇上这群‘肉’老虎,那真是吃的那个叫痛,吃得那个叫过瘾。刘淑英忙活了几天,这群吃货一个多小时就结束战斗了。
盘子底儿都没放过,刮的那个叫干净。
看着桌子上吃的光溜溜的,没有比这个让作为掌厨的刘淑英高兴的了。
“今儿家家户户包饺子,这猪下水也这么好吃。”姚爷爷笑道。
“都吃好了吗?这大铁锅内还炖这一锅香肠排骨笋汤。”刘淑英笑道。“谁要吃,自己盛去。”
“我再来一碗。”的声音,此起彼伏、
长辈们摇头摆手道,“不行了,跟年轻人不能比了。”
小辈们又灌了一碗汤,这才歪在椅子上不动了,为啥?
“瞧你们,一个个没出息样儿,撑得不能动了。”刘姥爷笑骂道。
“太姥爷这不怪我们,谁知道。吃了这一顿,下面不知道还有机会没有,可不就一次吃个够。”钟小猫轻笑道。什么时候,自己也如他们这般豪爽,真是被他们给传染了。
“这倒也是,城里哪能不吃猪‘肉’,哪儿能不‘交’官猪。”姚爷爷讪笑道。
对于孩子的没出息样儿长辈们也只是嘴巴上说说而已。
“长山,回去把咱家的猪圈整整,这‘鸡’不让多养了,明年开‘春’咱也养猪,等来年杀年猪。”姚爷爷吩咐道。
“是。爹。”姚长山乐呵呵地很干脆的应道,这晚上就打算把猪圈整好了。
三大娘和姚长青也积极响应。“就是‘交’了官猪,也有咱们吃的。不然的话这麸皮和‘棒’子麸皮扔了就可惜了。”
“那你们养猪。长海,咱养两只羊。这个应该不超标吧!”刘姥爷挠着下巴说道,“他们只规定了数量,可没说种类是吧!多养几种家畜不就得了!”
此话一出,大家眼神齐刷刷地看向刘姥爷,“咦……太姥爷你太‘奸’诈了。”
“‘奸’诈吗?我可是没有违反上级规定。”刘姥爷挑眉老神在在地说道。
“咦……”孩子们齐齐‘鄙视’道。
“行了,别耍嘴皮子了,收拾收拾该上工了。”姚爷爷笑着起身道。
“我也该去巡山了。”牧广山起身道。
原来姚长海他们聚餐时好吃的都会给牧广山送去,后来干脆叫他一块儿,反正就他一个人,过来也热闹。
“小猫,等等,这还有个卤好的猪头,你带回去给小孙他们吧!”刘姥爷说道。
“好嘞!”钟小猫应道。
其实姚博远带也可以,不过目标太扎眼,不如小猫这不走正‘门’的带着方便。
姚家‘女’人收拾干净后,匆匆上工,只留下刘姥爷、刘淑英和妮儿三个坐温暖的屋里。
“好了,妮儿今天咱们来‘摸’字。”刘淑英一手拿着刻刀,一手拿着木板道。
盲人点字,他们谁也不会,‘摸’完图形后。刘姥爷心血来‘潮’的刻下了横竖撇捺,这些简单的笔画。
后来妮儿拿着刘姥爷看的书在上面‘摸’来‘摸’去,居然能‘摸’出横竖撇捺,这让刘姥爷震惊之余,又发现妮儿的双手的触觉灵敏的很,微小的‘波’动都感觉到。
所以现在妮儿开始认字喽!当然是笔画简单的字。
妮儿学的起劲儿,刘淑英和刘姥爷教兴致高昂,等到过年让家里人大吃一惊。
“汪汪……”院子外传来大黄的叫声。
刘淑英穿上鞋子出了堂屋,只见一个年轻男子站在‘门’槛外一动也不敢动,被吓得浑身打着颤。
显然被大黄的凶狠劲儿给吓傻了。
刘淑英上前把大黄赶走,“小张,你怎么在这儿。”q
ps:感谢水珞寒书友投的粉红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