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的配伍禁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说了一些中药方面的术语,在这里解释一下。
中药的配伍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七种,这里说的是配伍禁忌,也就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谓之“勿用相恶、相反者。”《蜀本草》谓《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相反者18种,相恶者60种。《新修本草》承袭了18种反药的数目。《证类本草》载反药24种,金元时期将反药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累计划37种反药,并编成歌诀。
“十八反歌”最早见于张子和的《儒门事亲》:“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共载反药18种,即: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歌诀首见于明·刘纯的《医经小学》:“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角),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监(左有‘火’旁)灸溥(左为‘火’旁)莫相依。”

《本草纲目》、《药鉴》《炮炙大法》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是,这两首歌诀传诵较广。
一般来说,相恶、相反的药不能合用,《中国药典》也明确规定:“注明畏、恶、反,系指一般情况下不宜同用。”不过,古代也反药同用的文献记载,现代也同用治病的报道。
总的来说,相恶、相反的药临床使用是要谨慎的。
目前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有27种:砒石(红砒、)、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斑蝥、红娘虫、青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闹羊花、生天仙子、雪上一支蒿、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红粉和红升丹都含有)、轻粉、雄黄。
这样说来,相信大家可以明白了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