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熟悉又怀念的味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语安想要看看店里的情况,何磊便和青禾去拆门板。
但两人都没做过这个事,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刚才围观的大婶们,笑着上前帮忙,还不时跟青禾说话,想要打听杂货铺会卖些什么,价格如何。
青禾早听林语安说过,于是就挑着给她们介绍。
“海带?那是什么东西?”
“好像是吃的。”
“我听人说过,在西市有一家叫…叫什么店来着?额,好像是卖大海那边的特产。”
“大海,那不是很贵?”
林语安想起古代交通不发达,有些人可能一生都没看过真正的海。
但她转念又想其实在前世,也有可能出现一样的情况,比如她……之前就没见过真正的雪。
不过由于运输和网络事业的发达,大家还可以看着屏幕里的美景,吃着那个地方的特产。
这种行为被戏称为云旅游。
突然林语安有了个想法,回去后要找苏伯伯好好聊一聊!
这时希希忽然说道:“海货店!不贵的,五文钱一大块!”还伸出小手比划着。
众人听她这么一说,连忙问海带怎么吃,什么味道等等。
“可以治病!大脖子那种,吃了很快好,比药好用!”
希希把手放在自己脖子上,做出一个肿了的动作。
大家立即看向一个瘦弱的妇人。
“莫婶,要不让你家阿贵试试?五文字可比喝药划算多了。”
莫婶神色犹豫。
“真的吗?可是没听别人说过呀。”
林语安笑着说:“我们大约上元节就会开店,到时熬一锅汤给大家尝尝,如果等不及,直接去海货店买也可以的。”
有人问:“那不是药吗?怎么可以乱喝?”
“海带不是药,只是一种新的食材,所以熬成汤喝是没问题的。”
林语安认真的给他们解释着。
众人:“原来是这样!”
她还顺便宣传,杂货铺以后会收些新食材,只要是市面上不常见的,都可以拿过来。
有位大爷激动的走上前。
“请问什么样的新食材都收吗?还有怎么个收法?”
林语安:“是呀,不过具体要看情况,到时可以选择换钱,或换店里的货物,请问您有什么新食材吗?”
大爷正想说些什么,却被刚才帮忙的大婶给拉住了。
大婶瞪了大爷一眼。
“袁老头,你可不要拿那些坏掉的豆腐,来骗人家女娃!”
“对呀,人家娃娃这么可爱,不要把人吓跑了!”
“唉,娃娃这么小,万一吃坏肚子怎么办?!”
……
袁老头急得眼红脖子粗。
“你,你们血口喷人!哪里是坏掉了,是你们不懂欣赏!”
“都放到臭了,还不是坏掉?娃啊,听你大婶的,千万不要被这个坏老头给骗了。”
坏掉还臭的豆腐?
林语安立即想到了豆腐乳和臭豆腐,会是哪一种?
她给了青禾一个眼神,青禾立马上前说:“大家都不要急,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是不是骗人,拿出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老人家,麻烦您把东西拿出来给我看看,可以吗?”

“好,我马上去拿!”
袁老头连忙转身跑回自己的店里。
刚才阻止他的大婶,还有别的店家,都一脸担忧的看着林语安。
“娃呀,其实袁老头也是可怜人,年前有人跟他订了好几板的豆腐,但那人一直没有来拿。”
“那些豆腐就这样被耽搁了。”
“其实现在还冷着,把豆腐收好,第二天还是可以卖的,只是他的儿媳妇又把这事给忘记了,最后那些豆腐全都变坏了。”
“小姑娘,一会他把东西拿出来,你是否可以不要为难他?”
其他人也帮着求情。
林语安和希希身上的衣服和皮袄,一看就是上等的。
这么小就拥有自己的店,不用说肯定是富贵人家的孩子,要是因为吃了袁老头的东西,有个什么好歹,那就糟糕了!
“你们刚才那样吵,还以为你们关系不好呐。”林语安故作天真的问着。
她很奇怪这些人的关系。
虽然她不会经常过来,但要是附近的店家关系不好,也会影响店里的人流和生意的。
不过生意是其次,她担心的是没人来,那就麻烦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解释着。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大家是多年老街坊了,有什么事也会互相商量,这样也好有个照应,所以才会阻止袁老头的。”
这时袁老头,拿着一个碗过来。
一个让林语安熟悉又怀念的味道,在空气中四散开去。
希希立即用手捂住鼻子,见林语安被“熏”得不会动了,还伸出另一只手帮她捂着。
袁老头看到这样,端着碗站在那里很是尴尬,方才涌起的勇气一下就没了,现在连话都说不清。
“这…这个……”
林语安轻轻挪开希希的小手,微笑着问:“这就是老爷子家的新食材?”
“对,对,这个原本是豆腐!”
“我尝尝看。”
林语安正要伸手去接,却被希希给紧紧的拉住。
“臭!不能吃!”
青禾也出声拦住,“乡君,不可!”
众人都愣住了。
乡君?!
他们看向那粉雕玉琢、漂亮白净的小姑娘,年纪这么小的乡君?!
住在皇城里的人,一般都会对这些称号比较敏.感。
袁老头整个人都在发抖。
尽管他自己试吃过,什么事都没有,所以才会大胆的拿出来。
但乡君的身份不简单,如果出了什么事,他项上的人头可能就不保了。
一想到了这个,他暗暗后悔起来。
林语安没有留意到这些。
被希希她们这样阻止,她也不好再坚持,只能收回自己尝试的打算。
她眼巴巴地看着那碗豆腐块。
“不知会是何种味道呀?”
林语安在上次做豆腐的梦里,就看过相关视频,知道好的豆腐乳一般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发酵,才算是制作完成。
但是袁老头拿来的,只经过几天的发酵,不过给她的感觉跟完成后的豆腐乳还挺像的。
她有些好奇味道和口感。
如果真是豆腐乳,那她就不用再制造“失误”自己做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