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这些痛楚又算得了什么?
她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她还心存冀望,希图获得丈夫的怜惜。
直到,几日后,在她辛苦生产之时借口衙门里忙碌,而失踪了好些天的顾钧廷终于回到了家里。
才真正地将她打入绝望的深渊里。
那时,她坐着月子,老太太自从得知她生了个女孩之后,便不曾再踏足过她的院子。
她却还得打起精神,过问府里的中馈,那一段时间,若不是周嬷嬷在她身边,她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得下来。
她在房里听几个管事嬷嬷回事。
院子外面已满是纷乱嘈吵的声响,小丫鬟们纷纷往外跑,像看到什么稀罕事物似的。
她心里正烦乱,厉声喊了一个小丫鬟进来问出了什么事?
小丫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还是周嬷嬷亲自出去打听,回来之后脸色煞白地告诉她。
大老爷回来了。
大老爷还带回了一个女人。
不!不止!大老爷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
古有抱孙不抱子的祖训。
可大老爷不止抱着一个孩子,还抱着一个女孩儿!
一个和珂姐儿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女孩儿!
她如遭雷击,目光呆滞地坐在那里,半晌都没有动弹。
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佟素心这么一个人。
第一次知道,大老爷顾钧廷不是只会遵循相敬如宾的夫妻之礼。他还会深情款款地追随着另一个女人的身影,眉目间满是不容错识的欢喜……和满足。
后来……再后来……
她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杨氏抬起头来,心有不甘地望着周嬷嬷。
“不错,佟素心是死了,王氏也死了,可王氏的女儿还在。她仗着老太太的宠爱,从来不把我这个继母放在眼里,我在她眼里,就连已经死去多年的庶长女顾云珮都不如!”
“太太可千万不要再提大小姐!您忘了大小姐是怎么死的?”周嬷嬷急得满头是汗。
她是杨氏的乳娘,又怎么会不知道杨氏的性格?
过刚则折。
杨氏怎么总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您现在且不要管二小姐,老太太想让二小姐管家,您就让她管好了。您如今,最大的威胁是这个。”周嬷嬷伸出手指,比了一个“四”。
“二小姐再怎么目无尊长,也是即将出嫁的姑娘。如今,四姨娘小王氏还在京都大老爷身边,她已生了两个姐儿,若是再让她诞下一名男孩,她在顾家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即便她生不下男孩,这不,佟姨娘的儿子还在京都,若是记在了她的名下……”
“不要再说了。”一听到这些,杨氏的心情就开始烦躁。“她生的那个儿子,能不能长大还两说。”
佟姨娘的儿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算命的说,是因为家里有克星克着他。
所以,原是因舍不得佟姨娘的两个孩子,而硬留在京都的顾云琢被父亲送回了清河县。才一回家,又因为杨氏的几句话,而直接被送上了落霞庵。
可如今,又被顾云瑶给捡了回来。
这不是摆明了与她这个继母作对么?
偏老太太的心思,谁也摸不清楚。

若说她喜欢佟氏,却为何放着顾家长房唯一的孙子不管,任那孩子留在京都,由一个妾侍照顾?
但若说她不喜欢佟氏,却又为何任由顾云琢来去自如?
杨氏越想越觉得憋屈。
“现在能有什么办法?老太太分明向着那王姨娘,我还能不顾孝义,去把她换回来不成?”
周嬷嬷道:“四姨娘在京都这么些年,肚子也没有动静,太太大可以效仿先夫人王氏,在自己的丫鬟里挑一个忠心听话的送去京都。若那丫头是个有福气的,等她怀了老爷的孩子,太太可以请老太太示下,亲自去京都照看她们母子,也可以借口四姨娘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把小少爷接到您身边看顾。”
杨氏皱眉。“要我去给佟素心看孩子?”
周嬷嬷叹了一口气,“佟姨娘不是已经死了么?您何必还跟一个死人置气?如今,小少爷可是顾家长房唯一的男孙。亲娘又已经不在了,您若是将他从小放在身边教导,他长大了还不是只认您这个嫡母?”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只看杨氏能不能悟了。
从前在伯爵府,杨氏何尝不晓得坚韧隐忍,顾全大局?
只是情之一字,到底伤人不浅。
令杨氏到如今还耿耿于怀的,不过是大老爷对佟姨娘的情意。
周嬷嬷再接再厉,继续劝道:“若是老太太应了您去京都最好,您就收拾心情,好好地服侍老爷,把年轻时候的气性都给收一收。家里自有二小姐去打理,再不济,不是还有二太太吗?但若是老太太不让您去京都,便一定会答应接小少爷回来,到那时,五小姐除了再上落霞庵,还能去哪里?”
杨氏这才面色稍虞。
她感激地握住周嬷嬷的手,孺慕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年,要不是您在我身边,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周嬷嬷眼中含泪,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
接下来,二人开始议定送去京都的通房丫鬟人选。
既要老实听话,又要聪明剔透。
还要生得妩媚动人。
杨氏终于明白,要像原配王氏一样大度,博得贤惠的名声,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离枕玉阁半个府邸的绿筠阁里,此刻,顾云瑶亦是心神不宁,坐立难安。
在她的左手边,敞开的雕红漆匣子里,并头躺着两支一模一样的玉簪。
整块碧玉雕成玉簪花的式样,碧绿如洗,莹润通透,顾家的女儿从生下来便一人一支。
如今,她这里倒有了两支……
顾云瑶拿起那支花蕊间有着浅浅划痕的玉簪,没有人知道,这支簪子原本是她的,因她摔了一跤,簪子磕在了坚硬的大理石地砖上,有了小小的裂痕。
她害怕得哭了起来。
大姐走过来,温柔地抱着她,细细地为她擦拭脸上纵横的泪水,然后微笑着将自己头上的簪子插在了她的发间。
换走了她手中已然破损的发簪。
从此,她知道,只有大姐的玉簪是不完整的。而这支不完整的玉簪本应随着大姐入土,如今,却赫然出现在落霞庵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