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可看明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意欲何为?”秦雨缨简直听到了这世间最好笑的笑话,“你是想说,王爷所中的毒,是我下的?”
“除了你还有何人?”皇帝冷声质问。
一旁的太监也道:“七王妃,谁人不知你那过世的外祖母,是个异族人?七王爷乃镇远大将军,此番剿灭你异族,你定是怀恨在心,所以才下此毒手!”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若非秦雨缨深知此事的内情,恐怕都要信以为真了。
“你说这毒是我所下,可有证据?”她问。
“自然是有证据的。”太监道。
秦雨缨摊开一只略显纤瘦的手:“证据何在?”
太监不语,转目看向皇帝。
皇帝似有不耐,怒喝一声:“来人,搜身!”
立刻来了两名宫女,恭恭敬敬行礼道:“七王妃,恕奴婢二人冒犯了……”
秦雨缨心中冷笑不止。
看来,这皇帝是打定了主意,要将罪名扣在她头上了。
既能除去陆泓琛,又能将她一并冤枉了去,轻而易举便能一石二鸟,果然是一出好算计……
转眼间,两名宫女就已搜起了她的身。
搜着搜着,其中一人不动声色地绕到了她身后,秦雨缨微微侧目,眸光骤变。
那宫女手腕在袖中一转,掌心忽然多了一物。
秦雨缨看得分明,那是个小小的布囊。
不待此人将此布囊栽赃在她身上,她眼疾手快,扣住了此人的手臂。
不料这宫女是个有武功的,身形一闪,佯装不解道:“七王妃,您这是干什么?”
另一宫女顺势曲了手肘,朝秦雨缨小腹撞去。
这人与她的距离实在太近,且显然也是个武功不弱的,手肘的力道着实不容小觑。
秦雨缨已怀胎六月,身形不似之前灵活,被人一前一后地围住,一时根本抽不开身,只能险险错开这手肘的一击。
趁此机会,身后那宫女极快地将布囊往她腰间一塞,接而好不诧异地叫出了声:“七王妃,这……这是何物!”
话音未落,布囊从秦雨缨腰间掉落。
“好个七王妃,还说不是你?亏朕对你如此信任,亏七弟对你那般爱护,你居然谋害他的性命!”皇帝龙颜大怒。
且不说两个宫女栽赃的动作极快,寻常人根本瞧不出端倪,就是瞧出了端倪又能如何?这里毕竟是养心殿,是皇帝的寝宫,连皇帝都装糊涂,底下的人自是不敢说什么的,而秦雨缨势单力薄,仅凭一人之力,如何能洗清这莫须有的罪名?
看着皇帝青筋直跳,怒不可遏的模样,她只觉极为讽刺,淡淡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好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么说,你是不肯认罪了?”皇帝反问。
秦雨缨一声嗤笑:“我不认罪,你还真能容我辩驳不成?话说回来,你又何必费尽心思安排下人演这么一出戏?反正这里全是你的人,如何向底下的臣子交代,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闻言,皇帝的脸色竟一下子平缓起来,方才的愤恨与恼火转眼就消失不见,略显苍老的眸中浮现出一抹得意:“是啊,朕又何必演戏呢?”
他这一生皆在演戏,演来演去,有时甚至都忘了自己心中究竟该作何感想。
就好比此时,他唯一的手足兄弟,浑身僵硬地中毒而亡,而他心里居然激不起半点波澜……
就好比死去的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与他从未有过任何交集。
可事实分明不是如此,他身为先帝长子,当初本该顺理成章成为太子,继承大业,然而陆泓琛的出生改变了这一切……
陆泓琛比他小了十来岁,他被封为亲王时,陆泓琛才刚刚出生。
这一出生,就有钦天监的人匆匆禀告,说什么紫气东来,天降祥瑞,此皇子命格不凡,定是人中龙凤。
先帝大喜,待陆泓琛刚满四岁,就请来举国上下最为博学的儒学大家,册封为少傅,命其教陆泓琛儒家为人处世之理,而后更是让那薛老将军亲自为陆泓琛讲授兵法,俨然有要立陆泓琛为太子之意……
正因如此,他百般妒恨,偷偷在陆泓琛身上下了蛊。
那蛊是他当时的王妃,也就是现在的皇后,派人从南疆来的,据说寻常人中之则死,就是体格最为健壮者,也别想熬过十天半月。
哪晓得陆泓琛却熬了过来,哪怕病弱无比,哪怕时常毒发,也始终不肯一命呜呼……
好在立储是大事,不可能立一个病秧子,所以当上太子的人,才不是陆泓琛,而是他。
他坐上太子之位,成为了万人之上的皇帝。
皇位尊贵,皇权威严……可又能如何,还不是有诸多牵绊,不能随心所欲?
若能随心所欲,陆泓琛早已成了一具尸体,哪能存活至今?
原以为没了先帝,陆泓琛便无依无靠,哪晓得母后偏生对其袒护有加,朝中一众武将更是鬼迷心窍一般,处处为陆泓琛马首是瞻……
一想到这些,皇帝就忍不住火冒三丈。
他才是这骊国的皇帝,他才是九五之尊!
陆泓琛不过区区一个王爷,屡次以下犯上,他皆一一宽恕,难道他做得还不够宽容?
至于落得今日这下场,皆是陆泓琛咎由自取,怨不得他半分!
“皇上为何不说话了,难道我说得不对?”秦雨缨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皇帝心中一阵恼火:“来人,把七王妃押入大牢,严刑审讯!”
他一见秦雨缨,就压制不住心中反感,不仅因为秦雨缨桀骜不驯、不拘小节,且还因为她的神情,与陆泓琛足有六七分的相似。
这大抵就是民间所说的夫妻相,既然这二人如此登对,那他索性就送他们一起见阎王,黄泉路上也好结伴相随……
太后很快得知了消息,也顾不上摆驾了,匆匆找来了养心殿:“皇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话音未落,眸光已触及地上那具冷硬的尸体。
她大惊失色,险些瘫软在地:“琛儿,我的……我的琛儿……”
“太后娘娘,当心凤体!”太监急忙扶稳了她。
“琛儿啊,我的琛儿……”太后惊慌失措,眼泪立刻落了下来,“快,快传太医……”
“母后,太医已经来过了,七弟他身中剧毒,药石无医,已经……已经离世了。”皇帝道。
言语间似乎很是痛心,然而话刚说完,脸上就挨了重重一耳光。
“啪”的一声,甚是响亮。
皇帝怔了。
一旁的宫人们,也都怔了。
“太后娘娘……”一名老太监率先回过神来,大惊失色。
太后压根没理会旁人,一双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皇帝,眼里有泪滚动,迟迟没有落下:“琛儿来赴宴饮酒,莫名其妙就中毒而亡,你当哀家是个傻子不成?琛儿他不是后宫那些贱人所生,他哀家是哀家生的,是你的弟弟,你为何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肯放过!”
她问得字字泣血,而皇帝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她。
良久,他才道:“母后误会了,那下毒之人,已然查明。”
语气不可谓不苦涩,眼里甚至有了一丝落寞。
太后冷笑一声,显然不相信他这一番鬼话。
她原以为皇帝心狠手辣,但怎么也不至于会杀了她的琛儿,可哪晓得……
看着陆泓琛苍白的脸,她一瞬间像是苍老了数十岁,目光定定,两颗眼珠似乎已然不记得该如何转动。
十多年前,那些所谓的得道高人,皆说她的琛儿活不过二十岁,可琛儿偏生没有早夭,而是长大成人,娶了王妃,眼看还即将当爹……
她心里的那块石头,早已落下,却不料在这看似风平浪静之时,陡然传出了琛儿薨了的消息。
这叫她一时间如何接受得了?
除却皇帝,皇宫之中还有何人有这等胆子,敢杀琛儿这个王爷?
太后心里明白得跟镜子似的,至少,她自个儿是这么认为的。
“太后娘娘,您真误会皇上了,下毒之人怎会是皇上?方才宫人们已将毒药搜出来了,下毒的是七王妃啊!”一旁的老太监插嘴说道。
这话说得不失时机,太后闻言着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七王妃?”
“是啊,方才不止奴才在,还有两名宫女也在,那毒药,就是从七王妃身上搜出来的,不信您瞧瞧……”老太监说着,将小布囊呈到了太后眼前,“方才李院使已仔细瞧过了,这毒药唤作止心草,此药乃异族之物,产在南疆,常伴腐烂的尸首而生,因其邪气过重,宫中是从来没有的……”
李院使此刻就站在一边,连连点头,拱手道了句确是如此,算是证实了老太监的说法。
老太监言下之意,无非是皇帝压根无法解除到这止心草,能接触到的人,只有曾随陆泓琛两次去往南疆、辽城一带的秦雨缨。
秦雨缨身上流有异族的血,此番异族几乎族灭,她记恨陆泓琛这个屠族的仇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太后略略回过神来,看向皇帝的眼神,已是半信半疑。
李院使这人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这个太医院中,他算是最难被人收买的官员。

故而,他的话,太后多多少少是信的。
“太后娘娘,七王爷屡立战功,皇上赏赐他都来不及,又怎会杀他?此番若不是七王妃前来搅扰,皇上原本是打算封王爷为护国公的……”老太监接而又道。
“住嘴!”皇帝怒目打断他的话,“谁叫你说这些的?”
太后脸色微变:“皇儿,这……这是真的?”
“在母后眼中,朕难道只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小人,连骨肉亲情都毫不顾及?”皇帝反问。
说着说着,眼圈已是略微泛红。
见状,太后心中难受起来,仿佛有把刀子在绞:“当然不是,母后只是……”
“母后只是悲伤过度,一时误会了朕,朕又怎敢有怨言?”皇帝苦笑。
太后重重叹了口气:“皇儿,是母后的错……”
“母后不必难过,七弟虽已死,他的孩子却还在,朕已吩咐宫人,莫要为难七王妃,待她顺利生下孩子再仔细审讯也不迟。”皇帝道。
见他如此明事理,太后心中甚慰。
她最为担心的,就是秦雨缨腹中那孩子。
秦雨缨虽罪该万死,就是千刀万剐也不过为,可那孩子毕竟无辜,而且是琛儿留下的唯一一个血脉,万一出了什么差池,那可如何是好……
“那贱人在何处,哀家倒要听听,她究竟为何要这么做!”太后恨得咬牙切齿。
“此女巧舌如簧,就连慎刑司的人都奈何她不得,朕已将她关入大牢,眼下当务之急是让七弟入土为安,别的事,不如迟些再做定夺,母后以为如何?”皇帝问。
“哀家要去见见她!”太后依旧固执己见。
秦雨缨的巧舌如簧,太后是见识过的,真不知天底下怎会有如此下贱的女子,亏琛儿对她一心一意,百般爱护,她就是这般恩将仇报的?
一怒之下,太后真恨不得将她的心生生剜出来,看看是红是黑!
“这……”皇帝有些迟疑。
正因秦雨缨能言善辩,所以他才担心被太后听出端倪。
见太后打定了主意要见秦雨缨,他朝一旁的老太监使了个眼色。
老太监很快会意,手指不动声色地在嘴边一点,而后,悄悄做了个旁人压根瞧不懂的手势。
守在外头那御林羽,却是看懂了。
很快,那御林羽就脚步如飞地往大牢的方向去了……
与此同时,殿中忽然来了个小宫女。
“大胆,你是何人,谁叫你进来的?”立刻有宫人拦住了她。
那宫女略略欠身:“奴婢是皇后娘娘跟前的淳儿,皇后娘娘听闻了七王妃的事,吩咐奴婢往养心殿送句话。”
皇帝抬手,示意宫人放行。
宫女快步走了过来,跪地行礼。
“皇后叫你送的,是句什么话?”皇帝径直问。
宫女低头说道:“回皇上的话,皇后娘娘说,七王妃怀胎已有九月半,正是快要生的时候,此女对骊国心怀恨意,定是不打算生下七王爷的子嗣,所以……”
“所以什么?”皇帝问。
“所以,不如让李院使大人剖腹取子,免得七王妃赶在生下孩子之前,对这孩子下毒手。”宫女道。
太后听得心中一惊。
皇后倒是提醒了她,秦雨缨既会武功,又擅长用药,且还有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之术,实在不得不防。
万一秦雨缨真如皇后所言,趁人不备朝那孩子下手,那琛儿的血脉岂不是就要断了?
九个半月的胎儿,离产期极近,此时破腹取子,对李院使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
可毕竟还是有风险的,保不齐会一尸两命。
太后不免有些迟疑。
就在这时,又有宫人来报:“皇上,不好了,那七王妃忽然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什么?”太后大惊失色。
这贱人,竟想咬舌自尽?
宫人抬起头,这才发觉太后也在,立刻顿住了话头。
他先割下秦雨缨的舌头,而后假意前来禀告,这一切皆是奉了皇上之命。
可皇上并没说太后也在养心殿中,万一皇上并不想让太后听见这一番话,那他岂不是将事情给办砸了?
他并不晓得,此举正中皇帝下怀。
皇帝割去秦雨缨的舌头,是不想让秦雨缨将事实抖露出来,让太后发觉事情真相。
而今舌头被割了,在不知内情的人看来,倒正好应了皇后那句“不打算生下七王爷的子嗣”。
若不是存了必死之心,岂会如此决绝地自行了断,压根不顾及那腹中的孩子?
这样也好,母后势必会以为此女枉顾性命,如此一来,不必他开口,母后十有八九也会叫那李院使剖腹取胎……
剖腹过后,秦雨缨自是活不了的。
至于那小孽种,尚且年幼,羽翼未丰,他有大把的时间来拿捏。
若今后威胁到他的皇位,一刀杀了便是,反正母后也已快到油尽灯枯的时候,想来是护不了那小孽种一生一世的……
果然不出他所料,太后一刻也不敢再耽搁,忙不迭吩咐李院使立即赶往大牢,务必将那孩子顺利从秦雨缨腹中取出。
李院使很快就去了,来到大牢时,几个狱卒正给秦雨缨上刑拘。
李院使瞧得有些狐疑。
皇上方才在殿中不是说,暂且不会对这七王妃严刑拷打吗?
这刑具又是怎么回事,七王妃身上那些血淋淋的伤又是怎么回事?
“院使大人,您来得正好,这女人的羊水似乎快破了,您是来给她接生的吧?”一名狱卒问道。
李院使勉强点了点头,吩咐众人皆退下。
他在宫中待了这么多年,自然晓得有些不该问的万万不能问,好奇心既会害死猫,也会害死人……
这后宫之中看似平静,实则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刻也未曾停过,这七王妃,只怕就是即将死在阴谋之下的一缕冤魂。
可怜啊可怜,想那七王爷浴血奋战、劳苦功高,到头来,夫妇二人却落得这种下场……
好在这孩子尚且能够保住,有太后娘娘的照拂,顺利长大成人,应当不是什么难事。
正想着,先前被皇后派去养心殿的那宫女淳儿,突然快步走了进来。
“院使大人,您这是真打算剖腹取子?”淳儿问。
李院使闻言一愣:“你这宫女,问的是什么话?方才皇上与太后不是已吩咐得明明白白了?快退下,莫要搅扰了我为办事……”
淳儿的脚步却丝毫未挪:“都说女人生孩子时,半只脚已踏入了鬼门关,一不小心就会一尸两命,院使大人觉得这话对是不对?”
说着,微微一笑。
那笑容意味深长,李院使若还没明白过来,就真是个傻子了。
“是谁派你来的?”他问。
“当然是皇后娘娘。皇后娘娘知道院使大人年纪老迈,时常犯昏病,一犯病就手脚沉沉无力,连眼睛也看不清……若大人犯病,太医院中只怕就没人有这个能耐给七王妃剖腹取子了。大人觉得,奴婢说得对不对?”淳儿问。
李院使的手颤了颤。
这宫女说得一点也没错,他是太医院里唯一一个有这等本事的人。
皇后若不想让七王妃生下孩子,只消收买他,或是制造些意外,将他除去,如此一来,七王妃便母子不保了……
皇后素来心狠手辣,又岂会让他有选择的余地?
看来他没有猜错,这七王妃,定是被人冤枉的,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急不可耐想取她性命……
“院使大人,皇后娘娘素来体恤下人,听闻您的幼子这几日身子抱恙,已派御医前去为他治病了,您且放心为七王妃娘娘取子吧。”淳儿又道。
说着,淡笑补充了一句:“您在太医院任职这么多年,自然该晓得,医者虽能救人,但总归没有通天之术,凡事总不可能百密一疏,说不定一不留神就出了差错,断送了人的性命,您说是不是?”
这番话,说得李院使那叫一个心惊肉跳,后背不知不觉就渗出汗来。
那汗冷得出奇,几乎快要将衣裳都冻结成冰。
“院使大人,您不舒服?”淳儿关切地问。
李院使沉默半晌,哆嗦着嘴唇道:“老夫……老夫身子不适,两眼发黑,不能为七王妃娘娘主刀,老夫还请立刻禀告皇上……”
淳儿一笑:“奴婢这就叫人禀告皇上,院使大人辛苦了,皇后娘娘定会保院使大人的幼子身体安康,前程无忧。”
言罢,转身离去。
李院使看了一眼那被绑在刑台上,生死不知的七王妃,沉沉叹了口气。
“王妃娘娘,莫怪老夫不肯施以援手,老夫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还望王妃娘娘此番仙去,能投个好胎,莫要再受这些无妄之灾……”
说着,重重拱了拱手,出了大牢。
刑台上的秦雨缨,一身衣裳已被鲜血染红,此时陡然睁开双目,那眸光冷冽无比、锐利如刃,似是能将人心生生凿穿……
耳边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你可看清了,看透了,看明白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