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期内容的一点说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有几位书友提到王虹这个角色,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书中角色的各种行为,必须结合当时的环境,以及角色本身的定位。
有书友说留在家里不合理,那么我也想问,你仔细看书了吗?
本卷一开始就提过,直升机冒雨进商宁,下雨是因为台风过境,请问,台风过境时,各位怎么选择,是留在家里,还是出门逛街?
台风过境且已入夜,请问,你是留在家里,还是出门避雨避风?
你们自己的答案,和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否一致?
再问,已经有了前面的条件,那么在听到防空警报、接到进入紧急状态的消息时,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吧?没人会以为是发生了战争,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洪水!
除非确定自己的住处位于必被水淹的洼地,否则没人会在这个时候乱跑。
现代城市到处都是坚固的建筑,就是躲,第一选择也是二楼、三楼或者更高的楼层,而不是跑到大街上乱走。
听到洪水来了马上就往山上跑?呵呵,城市里哪有那个条件?最多就是往高点的地方跑。
这些都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各位没意见吧?
至于说后面听到枪炮声,呵呵,全城都紧急状态了,只要还长点脑子,就知道不能乱走好吧?说个不恰当的比方,年初封城的时候,随随便便就上街的能有几个?
当书中角色意识到情况不对的时候,商宁已经进入紧急状态,想想封城的时候,再看看平时的城市,二者有可比性吗?
年初,在没多少准备的情况下封城,也就是一夜的事,书中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封城,各位认为需要多长时间?
这么多前置条件,就算没明说也都暗示过了,不知道各位是否还有印象——把设定条件一条条摆出来,那叫流水账,不叫小说!
那么,各位提出的问题是否找到了答案?

商宁指挥部一声令下,十几架直升机立刻飞至南岸家园上并,每架飞机一个天台,全副武装的战士们滑下绳索,迅速控制所有制高点,不管哪一个方向,都有重机枪或大口径狙击步枪控场。
与此同时,大量装甲车开进小区,每一个单元门外至少停一辆装甲车,截断地面上的所有通道。
全副武装的战士们跳下装甲车,以标准战斗队形冲进各个单元。
简单、高效、配合默契;
干脆、利落、不留死角。
东方白也选了一栋楼,索降天台参加控场。

此时此刻,他不再是那个坐在直升机上俯视大地的特殊存在,只是一个战士,一个内心充满了愤怒的普通一兵。
东方白得到生物雷达的时候不算短了,基本掌握了生物雷达的用法,从某个方面来说,他已经不是普通人。
但他从没把自己看成某种特殊存在,更没有要求任何特殊的待遇
或许在有些人眼里,这种想法很可笑;或许在有些人眼里,东方白完全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或许在有些人眼里,他完全可以脱离军队当一个进可心怀天下,退可独善其身的独行侠。
但东方白从没这么想过!
他参军入伍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对军队的了解也不怎么全面,但从一开始,军队教给他的就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依靠战友、依靠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任务。
曾经的汗水、疲惫、快乐与伤痛,早就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虽然因为生物雷达,他开始变得与众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与从前的自己割裂,更没必要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重要。
他确实打死了几只恐人,可那是生物雷达的功劳,只要拥有生物雷达,军方有能力击毙恐人的选手一抓一大把。
说句最到家的大实话,他自己是变得不一样了,可他的亲人呢?朋友呢?家人呢?
人生于世,并不是为自己活着,更是为家人、为亲友、为所有自己心里在意的人而活。
东方白仍是那个东方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为了一个生物雷达而有什么改变。
军队的可怕之处不是一剑能挡百万兵,而是百万大军如一人!
冲到天台边缘架好狙击步枪,东方白环顾四周,试图找到最后一只恐人的身影,可他眼里满屏的绿色,连一根红线都找不出来。
他立刻换了个方向继续观察。
战士们已经冲进楼道,所有人的分工都已事先明确,或是看守电梯,或是警戒楼道,每一个可能藏匿恐人的地方都安排专人看守。
战士们从一楼开始,逐门逐户一一排查,确定没有异常再向上一层。
每一个战士都知道,一旦在狭窄的楼道里发现恐人,必定会出现伤亡,但此时此刻,军方已经没有更多选择,只有以少量伤亡换取敌人暴露位置,才有机会将敌人歼而灭之!
战士们不害怕吗?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血肉之躯,都知道恐人有多么危险,怎么可能不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