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噩耗传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护驾不利,罪该万死!”
又过了一刻钟,总督吴惟英率领数千禁军赶到。
“搜山,不放过一个反贼,,,,,,”
“遵旨!”吴惟英立刻领旨,派人开始搜寻落网之鱼。
“继续前进,,,,,,”
安排人去收尾后,朱由检下令队伍继续前进,本来愉悦的心情如今一丝不剩。
没过多久,勇卫营都统孙应元也得到消息,率领勇卫营到来,随行护驾。
朱由检也没了戏耍的心思,直接下旨回城,,,,,,,
“说吧,,,,,,”
回到皇宫,朱由检立刻招来曹化淳。
“回皇上,”曹化淳查了查额头的细汗,小声道:“五日前,臣接到密报,有些许不明身份之人出入南休坡之地,臣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探查,,,,,,”
听完曹化淳的叙述,朱由检终于知道事情的经过。
那些人都是所谓的魏党余孽,有的是漏网之鱼,有的是被流放之人。
他们因为朱由检的血腥打压,新生怨恨,聚集在南休坡,想寻机刺杀朱由检。
可没想到今日朱由检主动送上门去,朱由检会来起来也是一阵后怕,太危险了。
曹化淳也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还隐藏了大炮,差点一炮将皇帝给干掉。
“查,给朕一查到底,朕要看看,什么人在背后谋划,什么人想要朕的命,,,,,,”
若果说这次遇刺是偶然的话,那么那群人聚集在南休坡绝对不是偶然,背后绝对有人在谋划,而且有人在给他们送吃喝。
南休坡离京师如此之近,能聚集这么多人,没有大人物策应,光靠一群毫无根基的暴徒,根本不可能。
“好好查查那门大炮是怎么回事,,,,,,”
大炮这玩意那怕是在以前,也是禁物,根本不可能随意流落出去,只有重量级人物才能弄到。
“臣这就去办,,,,,”
逃过一劫的曹化淳急忙退出去,这次皇帝竟然没有问罪,简直不可思议,曹化淳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背后策划之人找出来。
“京师重地,天子脚下,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聚集数百暴徒,,,,,,”
“反了天了,你等干什么吃的,这天下还是朕的天下吗,还有人将朕放在眼里吗!”
“混账东西,禁军给朕扫荡百里之地,发现暴徒,格杀勿论,,,,,,”
“刑部立刻清查整个京师内外,不明身份者,一律拿下问罪,,,,,,”
“,,,,,,”
第二天,整个京师都流传出皇帝出巡遇刺的消息,天下震动。
朱由检趁机召开朝会,在朝会上怒骂群臣,下旨清查此事,无人敢劝暴怒中的皇帝。
“传旨,”
朱由检怒气冲冲的道:“户部、刑部、吏部,立刻着手清查天下人口,查清户籍,但凡离乡者,需同时有户籍证明和当地官府新制定的路引,朝廷文武官员,干吏小史,但凡出公差者,皆需相应文书为证,,,,,,”
朱由检要趁机加强大明户籍的管理,以前还好,可现在,大明的户籍制度如同虚设,漏洞百出,主要是许多官员不作为造成的。

比如这次,那些流放三千里的犯人,竟然能够逃回京师,虽然其中有人背后帮助,但各地官府不作为有很大原因。
“皇上,,,,,,”
就在皇帝还在怒斥百官时,张彝宪急急忙忙跑来,一副慌张之色,让众人为之一沉。
张彝宪得到朱由检的默许,急忙上前,将手中急报交到朱由检手中。
朱由检看完之后,脸色更加阴沉。
“杨鹤误国!”
“念!”
朱由检大骂一声,做回龙椅,脸色铁青。
王承恩急忙上前,捡起张彝宪送来的急报,瞟了一样,心中也是一沉。
“陕北急报,叛军王自用等以同意朝廷诏安为由,引三边总督杨鹤率领大军入西宁,而后趁杨鹤大意,叛军四起而攻之,杨鹤大败,十万大军归着不足三层,,,,,,”
“什么?!”
“杨鹤大败!”
“十万大军溃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陕北完了,,,,,,”
“皇上,”来宗道厉声道:“杨鹤轻敌深入,亲信逆贼,使得十万大明精锐损失惨重,有负皇恩,请皇上下旨重责,,,,,,”
“皇帝,”周延儒也开口道:“朝廷早已传信杨鹤,不可亲信逆贼,杨鹤一意孤行,使得陕北局失控,当有大罪。”
“臣附议,请皇上严惩杨鹤!”
“臣附议!”
“臣附议!”
“皇上,”兵部尚书孙承宗急忙道:“此时不是追究杨鹤罪名之时,还请皇上速派人接手陕北兵权,稳定局势!”
“皇上,”范景文急忙道:“陕北十万大军溃败,杨鹤难当大任,可从其他地方派人前去,来回耗时太多,臣以为当从陕北三边诸将之中选取一人接手陕北兵权,方为上策。”
“臣附议,”兵部左侍郎王象乾急忙赞同道:“臣以为,陕北副总督洪承畴颇有能力,可堪一用。”
“臣亦认为洪承畴可当此重任!”
“臣附议!”
“臣附议!”
王象乾提名洪承畴,几乎满朝文武都站出来支持,谁不知道洪承畴是大明军事学府的第一批学员,深受皇恩,绝对是皇帝的心腹。
“传旨,”朱由检听了这些人的话,心情稍微好了点,“三边总督杨鹤督战不利,损兵折将,撤去三边总督之职,押解回京问罪,,,,,,”
“传旨,”朱由检沉声再次下旨道:“陕北副总督洪承畴,有勇有谋,可当大任,特令其为三边总督,管辖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兵马,,,,,,”
“传旨洪承畴,收拢兵马,严防死守,务必保证三边重镇无事,平乱之事,他无需参与,,,,,,”
如今三边十万精锐元气大伤,而且三边防线又长,已经无法抽调兵马对叛军形成攻势。
也就是说,朝廷已经失去唯一能够牵制陕北、陕西叛乱的大军,朝廷要想平息陕北等地叛乱,如今只有从大明其他地方调兵遣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