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京营演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卧倒!”
“射击!”
“开炮!”
“杀!!”
大明京师东面山岭内,正进行一场规模庞大的演武。
这次演武调动了京营三大营过半兵马参与,神枢营来了两卫,神机营来了三卫,五军营来了六卫,,,,,,,
“前进!”
“神枢前卫、神枢后卫左右待命!”
“神机左卫、神机右卫不间断自由开炮!”
“奋武卫、耀武卫上前待命!”
“其余兵马挖战壕,,,,,,”
京营参将徐锡胤一道道命令传下,数万大军有条不絮的进行演练。
“不错,”
观看台上的朱由检看着进退有序的京营大军,面带笑容,这才多久,京营就有了如此成效,自己教导得不错。
“这徐锡胤真乃帅才,,,,,,”
当起摆手掌柜的张维贤也站在朱由检身旁,脸上也是笑容连连,口中不断传出赞扬的话。
不过作为传统老将,张维贤实在有点看不懂京营的战法。
“京营的火器配备得如何了?”
朱由检没理会张维贤毫无建议性的言语,而是转头询问一同观战的火器局主事孙元化。
京营作为大明第一支全员装备火器的兵马,意义非凡。
除了朱由检有意将这支嫡系大军装备起来外,还有就是用来验证火器和不断研究火器战法的意思。
而作为火器的研发者,这种场合,孙元化等人又且能缺席。
火器是用来战斗的,只有在战场上,才能验证火器是否使用,是否可以改进。
“启禀皇上,”听了朱由检的询问,孙元化急忙道:“自从臣等接到皇上旨意后,火器局便全力开工,,,,,,”
“已经交付火器营二百二十三门火炮,六万三千二百一十八支火枪,全部都是最新式的,而且京营那边也全部验证过,没有任何问题,,,,,,”
“加快速度,,,,,,”朱由检听后微微皱眉,按照孙元化的意思,京营才装备了一半的火器。
“臣遵旨,”孙元化急忙回道:“火器局正在加紧扩建,半年内,火器局扩建一倍以上,,,,,,”
要知道孙元化可是向皇帝要了不少钱的,不拿出点成绩,后果不是他能够承受的。
“海军大炮有什么进展没有?”
如今京营装备的火炮,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是世界前列,而且射术快,便于运送,的确是陆军兵马的最佳选择。
可这样的威力,远远达不到海军的要求,无论是海防炮还是战舰炮,威力和射程上都需要远超陆军炮。
当然,大明也有这样的炮,比如大将军炮,不过大将军炮非常笨重,操作繁杂,而且除了射长远外,别没有其他什么可取之处。
要造这种大型的海军大炮,而且还要符合朱由检的无数要求,这无疑给火器局一个巨大的难题。
“回皇上,”孙元化鼓起勇气道:“火器局已经设计出海军炮的建造图纸,不过其中还有点,,,,,,”
听完孙元化的话,朱由检无奈的摇摇头,说了半天,就是一句话,没有造出来。

材料达不到标准,炮膛无法承受如此剧烈的爆炸冲击。
“轰!”
“轰!”
“轰!”
“轰!”
轰鸣声不断传来,孙元化等火器局的人埋头不语,其他人见此,也不敢多言,皆盯着前方火光冲天的山头。
不得不说万炮齐发的声势真的很壮观,不少人看得热血沸腾。
“清理战场,检查火器,,,,,,”
演武结束,京营大军开始收拢,早已整装待发的火器局研发人员进入战场。
他们需要收集各种数据,大炮的射程,威力,炮坑。
最主要的是,他们需要收集那些哑弹的信息,新研发出来的炮弹非常粗糙,为了保证炮弹在运送过程中的安全,所以加固了引信。
这就预示着,会出现不少哑弹,虽然火器局已经多次改进,可惜哑弹的数量依然居高不下。
“参见皇上!”
京营三大参将,徐锡胤、林文山、斐明德,三人皆是年轻之辈,皆是大明军事学府二期学员,如今虽为参见,可实际统领着整个京营。
“起来吧,”
朱由检看着三人,微微一笑,三人的表现让朱由检非常满意。
在这群年轻的将领带领下,京营可谓是朝气蓬勃,焕然一新。
“你等以为,如今的京营将士,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朱由检看着比自己大不少的弟子,面带笑容的开始拷问起来。
这样的场景徐锡胤等人经历不少,当初在大明军事学府时,朱由检就没少随时随地的抽查他们。
神枢营参将徐锡胤当即道:“启禀皇上,臣以为,京营将士缺乏实战,缺乏真正的战火经历,神枢营将士骑射尤为不足,,,,。”
“皇上,”负责神机营的林文山也不落后的道:“神机营还有许多不足,特别是神机左卫、神机右卫、神机中卫,行军速度远不如其他各卫兵马,主要是火炮运送速度远远不足,难以跟上大军行军速度,,,,,”
“皇上,”负责五军营的参将斐明德也开口道:“五军营对火枪的使用还不足,而且体力缺乏,且对火枪的了解不足,,,,,”
“很好,”
对他们的回答,朱由检非常满意,这才是大明将军该有的素质和眼光。
“京营作为大明第一个全军装备火器的兵马,对大明军队将来的走向有带头作用,你等必须多思多想,切不可思想固化,不思进取,,,,,,”
“,,,,,,”
京营战力初现,朱由检微微安心不少,至少京师安全有了保障,自己的皇位也算是真正做稳了。
“启禀皇上,红夷使者到了,,,,,,”
回皇宫的路上,朱由检便接到礼部官员禀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吉利四国的使者到达京师的消息。
“带他们到皇宫外等候,”朱由检随意传旨道:“传旨内阁大臣进宫,让海军衙门主事也来。”
随着朱由检的命令下去,内阁大臣纷纷赶往御书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