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接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
华伦路。
英百事务所。
周青山、宁志成、余晓曼,三人围坐在一起。
“上海财务处遭到破坏,许鸿达、姚慧兰、章亚范、陈炳笙,相继被捕。哦,陈炳笙就是代号山鹰的技术人员。本来,上面派他来上海,负责电台维修工作,没想到,刚一到上海就遭到了逮捕。”
“内部一定出了叛徒!要不然,巡捕不可能动作这么快。我建议,暂停所有活动,全体进入蛰伏期,直到找出叛徒为止。要不然,我们在明,他在暗,做的越多暴露的也就越多。”
“我同意志成的意见……”
铃铃铃!
桌上的电话响起。
周青山伸手拿起电话:“喂?”
一个暗哑的声音说道:“我找史蒂芬周。”
周青山说道:“我就是史蒂芬周。请问,你是哪位?”
“我是冰。”
电话的另一端,是故意哑着嗓子说话的徐思齐。
“你说你是谁?”
“冰。冰冷的冰。”
周青山说道:“冰?我的客户当中,好像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啊,先生,你的大名方便说一下吗?”
宁志成和余晓曼都竖起了耳朵。
徐思齐说道:“十分钟后,街心公园电话亭。”
说完这句话,他挂断了电话。
周青山略一思索,对余晓曼说道:“穿上外衣,跟我出去一趟。”
“去哪?”余晓曼问道。
“他让我去街心公园电话亭。”
夫妻俩到公园散散步,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如果周青山一个人出现,就会让有心人产生怀疑。
余晓曼挽着周青山的胳膊,有说有笑朝街心公园走去。
路过一楼恒记当铺时,迎面遇见当铺朝奉赵先生,互相打着招呼匆匆而过。
楼上楼下的邻居,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相处得也算融洽。
“青山,这件事、会不会有诈啊?”余晓曼边走边说道。
周青山说道:“随机应变。”
“万一要是敌人……”
“我们做股票经纪,以为客户有特殊要求,所以才过来接电话,仅此而已。”
“我觉得,还是应该小心一点。”
“我会的。”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街心公园。
周青山看了一眼手表,从英百事务所到街心公园,以正常的速度走路,用了不到九分钟。
这说明,对方做过精确的计算。
一分钟穿衣服,九分钟走到公园,时间刚好够用。
深秋时节,公园人很少。
一阵冷风吹过,树上的枯叶发出沙沙响声。
电话亭位于两棵松树中间。
如果不是走进了,根本看不到有人在里面接打电话。
两人刚走到电话亭近前,电话骤然响起。
余晓婉负责警戒。
周青山推门走了进去,伸手拿起电话机。
“喂?”
“你很准时。”
“这位先生,如果在佣金方面有特殊要求,我们可以见面详谈……”
“渔夫同志,我是情报员冰。很抱歉,出于安全考虑,我只能以这种方式和你接头。”
“你说的这些……”
“种种迹象表明,有奸细潜伏在党的内部,不把这个人找出来,将会给组织造成更大的危害!另外,申明一点,我不是叛徒,方永岩同志遇害当天,并不是和我见面,而是和代号刺刀的情报员见面。”

徐思齐不敢说的太多。
如果说出奸细的详情,万一被“乌鸦”听到消息,很可能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毕竟,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
之前在鸡鹅巷的时候,当着徐思齐的面,戴老板和姜斌提到过这件事。
没出事怎么都好,一旦“乌鸦”暴露了身份,即便听不懂江山方言,徐思齐也很可能会成为调查对象。
“刺刀”是李世群在共党的代号。
正常情况下,徐思齐知道“刺刀”这个代号很正常。
李世群在共党的身份,只有党部和特务处极少部分人知道。
所以,李世群的名字也不能提。
徐思齐继续说道:“前段时间,有人在《世界报》刊登一则寻物启事,内容是在大马路遗失米度牌怀表一块,镀银外壳实则为黄铜材质,如有拾到者,请务必送至樱花旅馆5号房刘先生,定有酬谢。这则广告,是我和方永岩的接头暗号……”
话说到这个份上,周青山也不得不相信。
“广告是我登出去的,本意是想约你见面。”
“当时,我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所以……”
“不用解释,我能理解。”
“多谢。”
“你汇报的情况,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核实,哦,这是组织程序问题。我相信你不是叛徒。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是叛徒,我早就被捕了,包括我们整条线上的同志……”
周青山回身看了一眼,继续说道:“另外,因为你迟迟不肯露面,按照相关规定,以自动脱档处置。当然,只要能证明清白,组织上随时欢迎你回来!还有就是,你说的奸细问题,我们也在调查。”
“查到线索了吗?”
“暂时还没有。”
“江如梦也是我党同志,对吧?”
“你怎么知道?”
“你在《世界报》刊登广告的当天,江如梦入住了樱花旅馆5号房。”
“是的。江如梦的确是我党同志。只不过,她最近失踪了。”
“我知道她在哪里。”
“她在哪?”
“小东门光华里134号。”
“好,我知道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
徐思齐本想说,江如梦在中华戏院出现过。
可转念又一响,如果说起这件事,就必须提到姜斌的名字。
姜斌来上海时间很短,知道他身份的人少之又少,要是提到他的名字,几乎等于是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更何况,谁又能保证,周青山就不是“乌鸦”呢?
真相没揭开之前,上海地下组织所有人都有嫌疑。
“另外什么?”
周青山催促着说道。
徐思齐目光一瞥,远处手电光乱晃,影影绰绰走来五六个人,肩上都挎着英式步枪,一看就是执勤巡街的巡捕。
他立刻挂断电话,从相反方向离开了现场。
打电话的地方,也是一处公用电话亭。
听筒里传来了忙音,周青山也知道,“冰”一定是遇到了突发情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