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较量(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隍庙。
四通八达的巷子里,黄雄兜兜转转,转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
他心里盘算,穆怀福没按时出现,很可能是察觉到了危险,自己也应该多加小心才行。
简单的反跟踪的方法,穆怀福教过他。
比如,正常走着走着,假装想起了什么忽然往回走,观察身后有无异常情况。
刚刚试了几次,没发现有人跟踪监视。
其实,阿原一直在他附近。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特工,跟踪一个二把刀水平的新人,肯定会更容易些。
按照姜斌的命令,凡是一次性提取大笔现金,都要进行试探性跟踪。
所谓试探性跟踪,指的是进一步观察,对方有无疑点。
就比如,黄雄多次反跟踪,这就是疑点。
当然,并不是所有来银行取钱的人,都会遭到跟踪监视。
年龄偏大者会被剔除在外。
正常情况下,特工年龄都在20岁至40岁之间。
阿原抽空打了一个电话,通知组长发现异常情况。
他自己继续跟踪黄雄。
铛、铛、铛、铛……
一辆电车由远而近开了过来。
黄雄朝电车站走去。
他准备乘坐电车,返回自己居住的旅馆。
忽然,身后有人低声说道:“雄黄,别回头,正常走路。有特务。”
黄雄吃了一惊,随即冷静下来。
这也不奇怪。
在中南银行门前,穆怀福没有按时出现,肯定是出了状况。
黄雄放缓了脚步,说道:“出什么事了?”
身后那个人——穆怀福说道:“你什么都不要问,听我说。乘坐4路电车去法华镇,法华镇香花桥附近,有一家永善堂香烛店,把手提箱交给老板娘马玉芬,就说刘老板让你送来的,然后,你就可以回去了。”
“然后呢?”
“待在旅馆,等命令。”
在外人眼里,穆怀福和黄雄毫不相干。
一个拎着手提箱赶电车,另一个嘴上叼着香烟走马观花。
接到冯云龙的电话,穆怀福立刻赶到城隍庙。
在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黄雄走走停停,在城隍庙附近逗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这么做很合理。
专门坐黄包车过来,直接换车去了别的地方,假设在有跟踪者的前提下,会更加让人怀疑。
街边有一家鞋帽店,穆怀福迈步走了进去。
黄雄站在等电车的人群中。
电车缓缓停下,他拎着手提箱上了电车。
阿原随后也跟了上去。
看到这一幕,街边经过的福特轿车内,徐思齐暗自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也看到了阿原。
在不同的路段,黄雄多次反跟踪。
毫无预兆转身往回走,在走过了的烟摊买包香烟,或者故作兴致盎然状,到街边店铺里买些小零碎。
这种行为,一次半次很正常。
超过两次以上,就会让跟踪者产生怀疑。
若是换成徐思齐,只需要一次反跟踪,基本就能确定身后有无异常。
况且,他也不会做的太明显。
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
就比如戏剧表演,怎样才算是演的好?
自然、不做作。
这是起码的先决条件。
黄雄的问题是,缺少经验,太过生硬。
……
两天后。

下午四点钟。
特务处上海站。
站长室。
周炜龙坐在办公桌后面,皱着眉沉吟不语。
翁光明说道:“站长,事情已经很清楚了,不仅黄雄有问题,永善堂香烛店也有问题。根据反馈回来的消息,估计共党也有所察觉。依我看,应该协同英租界巡捕房,立刻采取行动!”
见周炜龙没反应。
翁光明急躁起来,说道:“我就不明白了,这有啥可犹豫的呢?”
周炜龙脸色一沉:“无凭无据,怎么协同巡捕房抓人?凭猜测吗?”
“阿原说,黄雄多次反跟踪,肯定受过特工培训……”
“这算什么证据?”
“………”
“光明,我跟你讲过很多次了,凡事多思考,多用用脑子。事情刚刚有了一点眉目,就喊着进租界抓人,未免操之过急。况且,租界不是我们的地盘,巡捕房也不是警察局!”
“我主要是担心,共党趁机跑了。”
“跑?往哪跑?从现在起,24小时派人盯着。是狐狸早晚会露出尾巴,等到证据确凿,再会同巡捕房抓人。”
“问题是,他们如果离开英租界……”
“那样的话,反而简单了。只要他们离开英租界,立刻予以逮捕,有没有证据不重要,进了审讯室,不怕他们不开口!”
“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人手。”
翁光明转身刚要走。
笃笃!
屋外传来敲门声。
周炜龙沉声说道:“进来。”
姜斌推门走了进来,客气的和翁光明打着招呼:“翁队长也在。”
翁光明点了点头,说道:“站长,姜副队长,你们聊。我还有事,就不奉陪了。”
目送翁光明出了站长室。
周炜龙端起茶碗呷了一口,对姜斌说道:“有事吗?”
姜斌说道:“站长,黄雄的案子,不能再查了。”
“为什么?”
“额、我觉得,我们应该放长线钓大鱼。”
“怎么个放长线钓大鱼?”
“我是这么想的,从黄雄的表现来看,估计也只是一个小喽啰,要是能顺藤摸瓜……”
周炜龙举手示意,打断了姜斌的话头,狐疑的打量着他,说道:“听你的口气,查到新的线索了?”
“是查到了一些……”
姜斌心里很清楚,一味隐瞒也不是办法。
毕竟,这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接着说。”
“根据可靠情报,共党方面,派下来一个地委级别的负责人,代号青松。青春的青,松树的松。”
“地委级别?”
“是的。”
“情报可靠吗?”
“绝对可靠。”
“青松的其他情况呢?”
“没了,我只知道这么多。”
“青松……”
周炜龙想了想,说道:“青松和黄雄有必然联系吗?”
“肯定有。只要我们足够耐心,就能通过这条线索找出青松!”
“冯奎和马玉芬呢?”
“他们和黄雄一样,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那个手提箱里,有一千块大洋。如果能确定黄雄是共党,那么,箱子里的钱肯定是他们的活动经费。”
“所以,这笔钱早晚都会送到青松手里……”
这个办法的确很好。
顺着钱,就能找到青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