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收黄花地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人从边缘开始往前推。
大背篓里带了干粮。
别看夏金水是个大小伙子,可这手速也很快,下午的时候带来的两个大背篓,已经装的满满的,还摁了又摁。
如果不是夏云桐力气大,她肯定是背不动的。
但这夏金水是能干的,就地取材竟然又编了一个篓子,虽然有些粗糙,可也装满了,后面背一个胸前抱一个,这就该下山了。
这片山地距离凉水湾村有段距离,两个人的脚程也要走一个多时辰。
到家的时候,也正好是五点多钟。
今天村子里的气氛明显的与昨日不同,愁眉苦脸的人们脸上有了笑意。
是那种发自肺腑的笑。
夏云桐并不知道,因为她起大早就上山去了。
“大丫,你还不知道呢,今天上午来了公差,咱们迂曲县城换了新的青天大老爷了……”
“这大老爷可好了,受皇帝的指派,来给咱们穷苦人撑腰来了。”
“我还担心你四叔呢,现在好了,饿不着他了。”
吧啦吧啦……
夏云桐虽然早已经知道会换新县令,可没想到新县令动作竟然这么快。
这人应该是比沈栖提前到县城的。
就有那好事的问夏云桐他们两个背上背的是什么。
夏云桐坦然相告:“是金银花,晒干之后可以当药材卖的。”
村子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叫金银花。
没听说过,也没见过。
有那手快的就掀开盖在上面的大叶子要看,不等夏云桐动作呢,那夏金水就将那人撞到一边。
“这东西娇贵着呢,你要碰坏了可怎么办?赔我们铜板啊……”
那人讪讪的收回手,其实这行为确实让人讨厌。
夏家老宅的院子倒是不小,早晨走的时候已经告诉二丫和三丫将西厢房周围的空场都收拾出来。
家里就有夏良以前编的,用来晾晒蘑菇和木耳的晾晒架。
夏云桐和夏金水进了院子,张婆子正在灶房做饭。
元氏劈柴,夏云敏洗衣服,当然了,二房的衣服是不用她洗的。
天气不错,晚上也没露水,大家七手八脚的按照夏云桐说的方法,将金银花放在晾晒架上一点点的展开。
一共有十个晾晒架,已经铺满五个。
接下来还要再借几个晾晒架,这个夏金水就可以搞定。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夏金水和夏云桐,将那一大片金银花全都摘了下来。
夏云桐还发现,出了这片林子,在那官家的林子里,有不少的黄芪和刺五加。
记好位置,等秋天到了就可以去挖了。
这种纯野生的药材,药性极好。
村子里的人对夏云桐和夏金水去山里采金银花,越来越好奇,有的也眼热,可是终究是不好意思说一起跟着去。
因为这是赚钱的营生。
虽然说夏大丫手里有点银子,可要知道,夏家的西厢房里,她的爹和娘都在炕上躺着呢。
就这样的人家,说实话,没点银子的就是个累赘。
那夏良还不知道多少银子能养好呢?
都是知根知底的,除了赵家人剩下就是夏家族人,倒没有谁不长眼的非要跟着夏云桐去。

东西多了,工作量也大了,二丫三丫全部上手,张婆子也上来帮忙。
元氏和夏云敏只在一旁冷冷旁观。
那张婆子更狠,直接警告元氏,胆敢对金银花动手脚,她会直接代替儿子将她休出去。
元氏又恨又怒,可不等她想出办法来呢,元家来人让她赶紧回去,她以为有什么天大的好事儿,就带上女儿回了娘家……
然后很多人就知道了,嫁去京城的那个元若烟下了大牢,说是杀了人,已经被斩首了。
一下子,元家的女儿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以前的元家人都以元若烟能嫁到京城为荣,哪怕是做个小妾。
要知道,那皇帝老儿还好多妾室呢,蓝贵妃不也是妾室入的门,然后现在当上贵妃了吗?
所以,能嫁给富贵人家做妾室,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但是,今日不同往日了。
那元家族人都聚集在祠堂,要将元若烟家这一支逐出去。
要不然,元家的姑娘就没活路了。
这些纷纷扰扰,夏云桐并没放在心上。
这时候上山采草药也采不到什么。
她又在凉水湾村内外以及田间地头转了一圈,然后就开始在家里收黄花地丁。
这个季节也是采摘黄花地灵的好时候。
干的也成,新鲜的也可以。
十斤新鲜黄花地丁能晒一斤干的。
所以价格就定在了干的一文钱一斤,新鲜的十斤一文。
这话一传出去之后,整个凉水湾村都沸腾了一把。
有人高兴极了,那黄花地丁凉水湾村遍地都是,一个姑娘家一天都能采上一百多斤。
那可就是十文钱呢。
但是这收购可是有要求的。
不管干的还是新鲜的,首先要保持形状完整,且保证干净,没有泥土和杂草。
这些要求对于这些村民来讲不算个啥,虽然有人觉得夏家这夏大丫有点银子,就开始发疯了。
但也有人知道,夏大丫现在准备多弄些药材去朱家医馆卖呢。
但不管如何,能赚铜版的活,谁不喜欢干呢。
这消息不光凉水湾村知道了,其他村子也有知道的。
夏云桐已经将夏金水家老宅以及新房子的空地都占上了。
她告诉大家标准的晾晒方法,就只收干的了,因为实在没地方晾晒。
然后夏家的泥坯房也盖好了。
上梁那天热闹极了,买了鞭炮噼里啪啦放了一通,夏良拄着拐杖站在院子前,眼圈都是红的。
夏云双和夏云朵捡了不少干柴,她们开始烧屋子。
因为在屋里屋外都抹了黄泥,这样的话冬天就会暖和许多。
白天黑夜的烧,几天的时间,屋里屋外以及四铺炕都烧干了。
夏良晚上回老宅,白天守在这里,用剩余的木料打桌子编炕席。
从无到有建一个新家,是能给人一种满满的充实感与幸福感。
二房的人个个都干劲十足,沈哲也四处捡干柴,有的时候会从林子边拖来一根长长的木头。
而他的身后,总是跟着一只老鹰。
这只老鹰一开始有人想打下来吃肉,可被抓了几下之后,就再也没人敢打主意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