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被关进大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云桐终于铺垫好了。
她的神情轻松了许多,笑盈盈的说道:“爹,你先歇着,我去做饭。”
“大丫。”夏良犹豫了一下,还是喊住了夏云铜。
站在门口的夏云桐顿住脚步,回头看向夏良。
“爹,你还有什么事?”
“就是你的师父……走之前说什么了,他什么时候回来?”
夏良虽然有些犹豫,却还是问了出来。
这女儿认了个师父,那就是正儿八经的,不能儿戏呀。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这很可能是女儿最大的靠山。
“他老人家行踪不定,不过回来之后,应该就会来找我。”
一听这话夏良就放心了。
看来这是真真的了。
随即一想,这不是别的事儿,况且以女儿的人品,没必要撒这谎。
没来由的心里就敞亮了许多。
夏云桐走出隔间,过了杂物间,然后就是连氏坐月子的屋子。
这话她自然是听不着的。
但不得不说,自家老爹是被连累了。
所以大同州她是一定要去的。
上午的酒席吃的算是很好,可姐妹几个都没吃好。
所以夏云桐烙了一大笸箩鸡蛋饼。
因为舍得放油,两面金黄金黄的,又酥又香。
这回是纯纯的白米粥,鸭嘴菜都是二丫和三丫采回来的最嫩的那一部分,炒好之后凉拌撒上盐和一点芝麻油。
吃起来爽口,又带着野菜的清香。
虽然这些东西他们早就吃腻了,可这样的做法还是头一次吃。
吃到一半的时候,去镇子里的老族长他们又回来了。
夏云桐本就准备的多。
这四个人回来,个个脸上都带着笑意。
那厚脸皮的夏坤,脸上不屑又厌烦的神情早就收起来。
跟在眉眼带着笑意的老族长身后,不知道在说着什么,那夏满囤更是一副扬眉吐气的样子
而夏金水,更是眉飞色舞。
看样子这是赢了呀。
果然,县令大人在得到证据之后,当场就判了。
容不得他在那里狡辩,而且今天断的不是一个案子,最后数罪并罚,魏宝成被关进了大牢。
卷宗要呈给大同州的知府沈知寒。
不管是问斩还是流放,都需要沈知府批复,然后还要往上一层递。
但相信,沈知府不会循私枉法。
尤其在这紧要关头。
这个时候来了,夏云彤就没想着让他们回去吃饭。
合该招待一顿。
夏良拄着拐杖也从隔间里出来。
晚饭都是在外面吃的。
吃饭的时候夏云桐就想着,明天这里要搭个棚子。
说起来这时候在外面吃饭也比屋子里好多了。
夏云桐又去烙鸡蛋饼了。
这个又快又好吃,还有排面。
米粥本就熬的多,剩下的他们几个吃正好。
坐在上手的老族长,拿出一个荷包,将里面的银子倒出来。
那夏坤眼神亮了一下,不过却又忍着缩了回去。
老组族长对夏良说道:“这是县令大人判魏宝成赔给你家的银子,一共三十两。”
他将银子朝夏良的方向推,又认真的说道:“这个要收好,你们可是差点遭了大罪的。”

一旁的夏满囤倒没有被警告的感觉,他催着儿子将银子收起来,要不然他看着眼红。
他对夏良喜滋滋的说道:“赵里正也被下了大牢,就算不判刑也会关上他一个月,县衙任命老族长做咱们凉水湾村的里正,这下可好了,咱们夏家族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夏良知道会有赔偿,没想到竟然这么多。
可一想起今天所受到的待遇,这又变得微乎其微起来。
夏良神情复杂的将银子收起来,几息之后,却也跟着高兴起来,一个劲儿的恭喜老族长。
一门说老族长众望所归,以前的县令贪赃枉法,他们没有出头之日,这来了新的青天大老爷就是不一样。
夏云桐听了那么一耳朵,觉得今天这个结果不错。
正好今天酒席还剩一小罐酒,黎老夫人虽然没送粮食,却又送了一小袋花生米。
夏云桐用荤油炒了一大盘子花生米,又炒了一盘鸡蛋。
一旁的张婆子脸都抽着的,虽然心疼,可觉得这是大事,就该庆祝一下。
况且护着他们的老族长,如今成了里正,她心里也高兴。
一菠萝的鸡蛋饼炒花生米和鸡蛋,还有凉拌的鸭嘴菜,一人一大碗白米粥。
这是过年都吃不到的东西。
虽然很累,但是老组长他们都很兴奋,一边说一边吃,很是高兴。
天要擦黑的时候,老族长还是招手将夏金水叫过来:“赵有才也被下了大牢,他那瞎了眼的祖母肯定没人管了,你去我家,就说是我的吩咐,让他们给赵老婆子送点吃的……”
夏金水辈分小,但也和他们坐在一起。
他这时候已经吃完了,听到之后眉头皱了皱,不过却也听话的起身朝着老族长家的方向跑去。
这时候就有村子里人朝夏良家来,人家正吃饭呢,倒也没进来,不过有知道消息的就一个劲的恭喜老族长。
怎么说呢,应该是因祸得福吧。
……
连外公与连小舅挑着四大担药材到了夏良家。
而这时候夏云桐准备雇马车去迂曲县城了。
这一次夏云桐最少要雇三辆马车,才能将堆在晾晒架下的药材拉走。
连外公挑来的药材品相极好。
也有金银花,还有其他几味药材,甚至有几个草灵芝。
这草灵芝。一般是生长在今年的落叶或者腐朽的树根底下。
说碰到那能碰到好几个。
这也是好东西。
夏云桐不顾连外公的阻拦,将这些东西称过之后又记录下来。
夏良已经扔掉拐杖了,热情的招待岳父和小舅子。
说句实话,以前岳父来的时候都是将东西放在门口悄然的走了。
对于岳父,他总是带着一种愧疚。
这一次连外公看到了好久不见的女儿还看到了胖胖乎乎的小外孙,高兴的流下了眼泪。
竟然从怀里拿出一个银锁来,这是他去镇子里的药堂低价卖了一个草灵芝换来的。
然后让连钰这个做舅舅的,将这银锁给小娃娃戴上。
这里的风俗,男娃子的银锁,最好是舅舅给亲自戴上。
那样小娃子会一生平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