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当好了打工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工潮是一页悲壮的历史,但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动作。
有多少人读懂了打工仔这本书?
有多少人当好了打工仔!
现在我的全家都住在广东省惠阳市淡水镇,而且全家人都会讲广东客家话。但我在任何地方都说我是四川人,孩子们也都会讲四川话,饮食和生活习惯依然是四川的,连厨师也是专门从四川聘请的,四川的朋友和领导到我家,感受是生活在四川,环境、氛围都是四川的。
不光在生活、环境方面反映出我的乡情,我办公司为给公司起名,很费了一番心思和周折。在许多的候选名字中,我自始至终坚持把公司冠上"川"字,"川"字一定要在前,所以开头办的公司是"川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后发展成为"川惠企业集团公司"。我申报公司名称时,办公司的还不是很多,报批手续不少,按惯例"惠"字排列在前,一些外省在惠阳办的大公司、国营的公司,都是这样,我一个私人老板硬要坚持把"川"字放在前,经办人不理解也不同意,我们争了起来。我的态度非常坚决,不用"川惠"宁可不办!本来,公司的名字,不过是个代号,我争的又不是要一个什么大吉大利的名儿,仅仅为了一个"川"字排列在前边,值得这样吗?恐怕不光是局外人不理解,连我公司的人也不明白我的心思,我固执、坚持,是因为对家乡的深情、挚爱!四川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比沿海的经济发展慢了一步,但四川是中国的第一大省,是"天府之国"。我这个四川人办的企业,特别是由一个曾经是打工仔的人办的企业,当然"川"字要排在前头,我这是在为四川百万打工仔争气!
打工仔,可以说是现今中国最没地位的阶层了。因为穷,出来打工,到经济发达地区找饭吃,这在有的人眼里好像是在乞讨,老板想要就要你,不想要就"炒鱿鱼",工作无保障,生活也无保障,常常低三下四求人,干的也是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为了挣钱吃饱肚子,啥不干?说难听点叫你擦**也得去擦!
我敢说,当代中国的打工潮,是最悲壮的一页历史,当然也是一次大有作为的运动,作家、历史学家完全可以大书特书,写出鸿篇巨制。
带着自发性和很大盲目性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打工者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什么保障,劳动条件很差,几乎谈不到劳动保护,更没有工人应有的地位,特别是在厂里干活,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为了便于控制,有的工人一进厂,身份证就被厂方收了起来,工厂的铁门紧锁,有保安把守;工资不仅低,还不能兑现,月月拖欠……这种状况在外资厂里更为突出,报纸上登的因失火、楼房倒塌,烧死、压死打工仔的事,惨不忍闻,这些我都亲自见过,有切身体会。
对于打工仔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也做过分析: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是勤劳本分的农民,以出卖自己的劳动挣钱,他们远离家园,到举目无亲的异乡干活,在受别人的欺负、坑害后,迫使他们抱成团,结果既容易干出一些过火的事儿,还可能受坏人利用,造成治安问题。这样又在一些人中,形成偏见,视打工仔为祸水,有的执法人员也粗暴地对待打工仔,常有刁难甚至打骂的事,这更激起了打工仔的不满与反抗,形成社会问题……

据报纸登载,全国打工者有上千万人,而到广东沿海的也有五六百万,其中四川打工仔一二百万人,这么众多的人力,当然是推动沿海和特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这样大规模的打工潮流,发生一些问题也应当是可以理解的。
重要的是,劳动力多的省份同需要劳动力的省份,从这些年的实践中研究、总结经验,拿出一套办法来,只要劳动输出和输入双方都加强组织管理,是可以把这个问题安排得更好些的。据说二三十年前,日本工业大发展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再说,组织、发动农民,我们中国是"专家",中国几十年的革命斗争,都是在发动和组织农民,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再次组织、发动农民,应当是轻车熟路……
我写到这里,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打工潮",限于篇幅也许并没有说清道明,但是我是打工仔出身,身在其中,深知打工仔的酸、甜、苦、辣,有些想法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是非曲直,读者明鉴。
从四川到广东沿海的打工仔,人数以百万计,其中能人自然不少,我能从中冒出来,一是因为我憋着一口气──为四川打工仔争气,二是我赶上和抓住了机遇。
由于自己是打工仔出身,深知打工仔的甘苦,在我当了老板后,我非常理解和体谅打工仔。照说,从我当砖厂老板起,工厂的员工就是在为我打工,但我总是以他们为朋友,开初我同工人同吃、同住在简陋的工棚;办公司以后,我同员工同吃一锅饭,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只要我在家,总是和员工一起进餐,大家围桌而坐,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兴趣一来,便拿酒加菜,碰上几杯。饭后茶余,和大家下象棋、搓麻将、摆龙门阵,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
我们公司的员工,吃、住是全包的,工资月月按时发,从不拖欠,年终按工作成绩,分别发"红包"。凡在公司工作半年以上的,每年有旅游假两周,工资当然照发,另发车费、生活费。员工的生日,按例由食堂加餐庆祝,对员工的困难、疾苦,总是尽量帮助。我还在当砖厂老板期间,两个年轻工人,工余外出玩耍,两人既无聊又无知,跑去爬高压电杆,结果双双触电,按说是场外事故,就是国营企业也不能按工伤待遇,我二话没说立即送医院抢救,医药费花了两三万元,保住了性命,其中一个严重者,截了下肢,我又给他一万多元,要他回原籍做小生意度过后半生。那时我才起步,几万元对我还是笔不小的数目。但我想,不管咋个说,他是在我厂里打工的四川乡亲,我虽然花了笔钱,他的生活有了着落,也算是对一个残疾人的安顿,别人说我心善、慷慨,我没想那么多,但这样做我感到心安。
我常对公司的员工说:"有钱大家赚,希望大家都发财、当老板。"从我公司出去的人,还真有几个当了老板呢!他们中有的人办申报手续等,还是我帮着办的。员工来去自愿,一直是我的用人原则,我永不能忘记海丰砖厂老板不开明,害得我走夜路担惊受怕。其实,人员流动能给公司带来活力和生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