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毅力很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邓大爷,我们只能是"盲流",是"外流分子"。
机遇是大环境提供的。
不管是名正言顺的打工仔,还是已经由打工仔变成了大老板、大富豪,每一个人都得承认这一点,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如果不是解放思想,如果不是邓大爷的政策好,我们连打工仔、打工妹都没有资格当,依然还是人们心目中的"盲流",甚至还是村干部嘴里叫惯了的"外流分子"。
不仅称呼如此,就算你能够走出去,并且能够有地方生根,有地方干活,你也只有挣饭钱的可能,不会有发大财的机遇。
这也许就是建国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改革开放后才出现富翁的主要原因吧。
这也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中国,最大的机遇就是政策。有了好的政策,就会有宽松的大环境,有了宽松的大环境,每个人就都有了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和条件。再接下来,才谈得上是个人的因素。
所以,任何时候我都忘不了邓大爷的好处。
并且,我也由此多了一条任何时候都值得炫耀的本钱:我是广安人,我与邓小平邓大爷是同乡!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自己始终觉得,对于我,这真是一件三生有幸的事。
并且,有幸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一些。
在《青年作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写我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写道:
"刘延林有幸,同世界伟人邓小平同乡共梓,同是出生广安,可巧又都属龙,只是刘延林晚了整整一个甲子,1964年才呱呱坠地,而那一年邓小平正满60岁;还巧的是,1918年邓小平14岁离开广安,后去法国勤工俭学,刘延林步这位乡贤的后尘,60年后也是14岁时离开广安,外出打工……"
我很喜欢这段文字!
我觉得我自己整个就是沾了邓大爷的光,而且,我比别的人沾的光多得多。别说全世界,就是全中国,就是我们广安县,能够有幸同这位伟人有3样巧合的人有几个?所以我常半真半假地开玩笑:我的命好。
当然,这个好命不能包括改革开放以前的我,以前的日子的确不堪回首。
这样说似乎又有点与命无关了,是不是?不必那么认真计较这些话,我们不妨就把它看做是一种心理因素,一种精神力量。
而真正的,实在的,就是由于邓小平他老人家设计了举世无双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这使得我们这些打工仔不仅有了机会,还显得名正言顺了。在这里,我给你读一段《中国青年报》1994年2月21日登载的一篇题目叫《新儿女英雄传》的文章,那是中国青年报社的记者毛浩写的:
记者查阅了广安县志的人物卷,收入最多的是官员,其次是科技界人士,也有各类能工巧匠,而搞实业的只有胡仲实一人,在民间,历来推崇的是农活耍得伸抖的把式,当地民谚有"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是庄稼"的说法。
刘延林的父亲就是个乡土英雄,他不仅农活干得好,而且老实,勤恳。因此,当少年刘延林显露出他不安分的天性时,他没少挨父亲的棍子。而且在乡亲们的舆论中,刘延林的不肖也是遭到一致谴责的。他一点也不像他老汉,飘得很。成天骑个猪仔摩托(乡村间猪贩仔常骑的嘉陵50-型小摩托)到处跑,**后老是跟着一群要债的人。这就是外流前的刘延林留给村里人的印象,在这样的环境里,刘延林实在呆不下去,1981年,他身上带着9元2角钱离开了家乡。

……
然而,仅仅几年过去,当刘延林挟裹着经济的力量重返广安,一连串的举动大大刺激了广安人。人们不能不重新评价刘延林和他身上那些毛病……对他的那些天分佩服不已:"出去才知道为啥该是他发财。"
的确,刘延林的成功深深影响了果子村的年轻人,如今谁要年纪轻轻的不出去闯一闯,就会被村里人认为是窝囊废。那几年时间里,果子村人的足迹远及东北、新疆,拥资几十万的大老板涌现出好几个。在村小学,我问孩子们最佩服谁,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刘延林!"
1993年末,他被选为当年度广安十佳青年之首。
我很希望读这本书的朋友能够注意到文章中反映出的人们观念和态度的变化。我认为能够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不是文章中提到的经济的力量,起根本作用的其实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大环境。过去的年代里也有人挣了钱,但结果如何呢?不仅没有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相反,还自己落得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名,最后搞得人财两空。
正是对改革开放的由衷的感谢,所以,在缴纳税收、在支持家乡建设、资助公益事业、发展教育、繁荣文学艺术等等许多事情上,我都主动地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力量。不管这个力量是多么微薄,我都非常愉快,并且,由于自己能够尽这么一份力量,每当想起这一点,我的心情都异常地宽慰和轻松。这种良好的心态,是任何吃喝玩乐都不容易调整出来的。
因为这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对社会、对人们有用的人。
许多报纸和刊物都已经介绍到了这些内容,我不准备在此多说。这里,我还想告诉您1992年以来,《四川日报》上的几篇文章,以及其他报刊都谈到的:
刘延林和他的"川惠集团"是当地妇孺皆知的"积极纳税户"、"先进私营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我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的想法就一点:报答改革开放。
知恩报恩,从古至今都是一条做人的起码准则。我是在中国农村里长大的人,不管怎样强调观念新,一旦涉及到处世为人,我的骨子里流淌着的依然是传统中国农民的血。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起了主导作用。
毅力很重要。
吃苦耐劳和拼劲也不可少。
但仅仅是这些,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市场经济了。
现在有不少人迷信"发!发!发!",我不相信这个玩意儿。我的公司,就是凭自己累死累活干出来的。我在办公室挂了一副对联:"黜虚名以求实效,存实绩而图奋进。"就是信奉干了才能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