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缘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的同龄人是在唱着"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长大的。我从记事起,从广播中听到的、家里大人们念的语录、墙上写的标语,都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这一类,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我又出生在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可以说从小受到的是热爱**的教育。不过当时因年龄小,没有切身的体会,认识是肤浅的。真正认识到中国**的伟大,真心拥护**,是自己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努力发展经济,人民生活在短时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也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从打工仔变成了大老板,所以我一再说,要不是靠**,特别是**的政策好,我没有今天!
我这样认为: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既然以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倡发展私营企业。那么私营企业的发展,是和党的经济建设为中心一致的。其实,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哪一个国营企业中没有党组织呢?国营企业、私营企业,都是企业,只不过所有权不同而已,在我看来建立党组织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再说,我们公司还有个现实问题:我虽然不是党员,我知道公司有党员,党员是要过组织生活的,这些党员不能因为到了我这个私营企业,就不过组织生活,就脱离党呀!还有,党员们都是党组织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党员都相当不错,他们的先锋带头作用如果能在我的公司发挥出来,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因此,说实话,我考虑的并不是建不建立党支部,而是要找个合适的人来做党支部书记。我有不少朋友是国营企业的老板,我们接触中,听到他们最感头疼的是党、政矛盾,经理和书记的分歧等问题,我当然不能"找些虱子在脑壳上爬"--找人来跟我唱对台戏啰。所以,一旦选定了党支部负责人,我的公司成立党组织便水到渠成了。
我找到一位曾在深圳特区工作过,又没有退休的老干部,他的党龄也快40年了。他有特区工作的经历,又熟悉党的工作,加之我早就希望有一位老同志做参谋。我这人向来是认准的事儿,说干就干的,于是我把他请来负责公司党的工作,这件事就这么简单!当然,具体操作中,还要按党的章程办理各项手续,包括选举、报批……当地党组织对这事儿非常支持,在惠阳市私营企业建立党组织还是第一家哩!很快就批准了成立党支部、批准了党支部书记的人选。我们公司党支部于1994年4月成立,成为当地一大新闻。
在成立党支部之后,我的公司成立工会,是当地的又一大新闻,影响相当大,据说私营企业成立工会,不仅在惠州地区,在全广东省也是最先的。所以,公司工会成立大会非常隆重,规格也高,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广东省总工会的副主席、四川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还有市、县工商部门的领导,以及省市新闻、广播、电视台记者。各级领导的光临,对我本人和公司员工是很大的鼓舞。
对于在我的公司成立工会,我也没有想得太多,就像《中国青年报》的一位记者在采访我时我说的:"我虽然当了老板,但我是工人阶级中的一员。"我从没有担心过成立党支部和工会,是在给自己设立"对立面",恰恰相反,我是想依靠党和工会组织,使公司走向正规化,更稳步地向前发展。事实已经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党支部和工会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已见到效果,已尝到了"甜头"。在后边我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关于"对立面",也就是党委和行政、企业领导和职工,产生分歧意见,认识不一致,甚至发生对立。我想这个问题并不在于它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事情没有处理好,矛盾激化,肯定要发生问题,会出事。事情一旦闹大,那就不光是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严重的会造成社会问题,那才不管你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呢,都一样!事情如果闹到那个份上,企业还搞得好吗?还谈得到什么效益?国营企业不说了,私营企业,再大的老板也顶不住啊!我觉得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老板,老板的素质和思想境界。要我讲,作为老板最起码的一条,要懂得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人是重感情的,也是讲道理的。我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是打工仔出身,不会忘记艰苦的打工仔经历,因此我这一点非常明确:老板和员工、打工仔都是人,大家到了一起共事,不说是什么"缘分",确实也很不容易的呀,中国这么大,10多亿人口,就我们这些人凑到一块儿,要不是赶上党的好政策,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大发展,哪有这种机会?大家天远地远地从四川跑到广东相聚一起,难道不应该好好珍惜吗!
至于我本人,有好机遇,当上了老板,其实按我原有的环境、条件,我比大多数人还差呢!因此,我直到现在,都和公司的部分员工同吃一锅饭,每月照样在公司领工资。按时发工资我比许多老板过得硬,不论资金再紧,每月按时发,从不拖欠!不仅如此,就是在一些年份经济效益并不好的情况下,我照例安排公司的干部半个月旅游,工资照发,还发给旅差费……
我不是自信,我们公司不存在同员工的对立问题。当然也会有些小矛盾,这是免不了的,但我都能及时、合理地做出安排、处理,大家是工作愉快、心情愉快的,包括离开公司的人。
从我心里讲,我在公司成立党组织和工会,目的就是使公司正规化,把公司进一步搞好。现在,党支部和工会成立时间还不长,但已显示出明显的效果。譬如公司机构调整、人事安排,过去都是我口头一说就定了,如今不同了,公司的机构调整、干部任免,我先同党支部书记商量,征求党组织的意见,然后正式发文件,出干部任免通知。员工中特别是干部,有什么思想问题,是通过党支部做思想工作,由支部书记找当事人谈话或同他们谈心。对于员工中的一些思想情况、个人的实际困难或有什么要求等等的了解,增加了党组织、工会这两条渠道。我们公司,还真算得上是"党管干部"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