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章 要钱做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姐,还不睡吗?”絮儿过来问。
池韫坐在书案旁,铺开一张纸:“白天睡得有点多,一时睡不着。你去休息吧,我一会儿就睡。”
絮儿应道:“奴婢就在外头,您有事就喊一声。”
“嗯。”
出去时,絮儿回头看了眼。
池韫端坐如仪,提笔垂目,宛如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
大小姐,和刚回来时大不一样呢,之前是故意的吗?
灯下,池韫沉吟良久,写下第一行字。
无涯海阁。
无涯海阁是大舜最出名的书院,由她祖父玉衡先生所建。
祖父才名远播,先帝还是太子时,曾为其授课,极得敬重,以帝师谓之。
然而玉氏流年不利,在她父母意外去世后,祖父心灰意冷,带着年幼的她回到故乡桑海,专注教学。
原本只是收几个学生打发时间,可玉衡先生名气太大,专程跋涉来求学的人太多,再加上先帝大力支持,无涯海阁在短短十几年间,成为与几大官学并肩的大书院。
甚至于,太子年纪稍长,先帝也打发他到无涯海阁求学。
为此,那些显贵之后、王侯公子,纷纷涌到无涯海阁。
宜安王与楼晏,就是那个时候来的。
宜安王是康王第六子,因先帝子嗣不丰,太子并无兄弟,自小入宫与之作伴,甚至额外封了郡王衔。
太子到无涯海阁求学,宜安王也一并跟了来。
这些勋贵子弟,来无涯海阁是为了表忠心,跟太子混个同窗,故而心思都不在求学上。
楼晏却是个例外。
他十五岁到无涯海阁,当真认真读起了书,以至于打动了祖父,收他为关门弟子。
池韫印象中,他是个很安静的人,除了跟祖父做学问,唯一的爱好就是出海钓鱼。
十几岁的少年,能一坐一整天,跟那些招猫斗狗的勋贵子弟,截然不同。
是什么让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像个老于世故的酷吏,善于利用手头的权势,从旁人身上榨取好处。
他要钱做什么?
池韫低下头,再写下另一行字。
北襄王府。
无涯海阁毁于三年前的海盗突袭,那么巧,前任北襄王死的时间也是三年前。
一南一北,看起来毫无关联。
当真毫无关联吗?
半个月前,她在池大小姐身体里醒来,兴致索然。
无涯海阁已经没了,祖父也不在了。
她知道其中必有阴谋,可揭穿了又如何?
那些失去的,再也不会回来了。
直到她见到了楼晏。
不管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她都相信祖父不会看走眼。
天意让她活过来,或许就是让她看到,还有人在这里。
……
天刚放亮,池家侧门打开了。
絮儿没忍住,打了个呵欠。
她问身边的人:“大小姐,我们去哪里啊?”
池韫戴好头上的幂篱,说道:“醉太平。”
絮儿一下子精神了,忙问:“大小姐,醉太平刚发生命案,现在去不大合适吧?再说,这大清早的……”
“就是大清早才合适。”
说话间,马车已经驱了出来。
絮儿有心再劝,可池韫打定主意的样子,无奈只能扶她上了马车。

各大酒楼,午间才会热闹起来。
早上还没开张,只有伙计酒保们跑来跑去,打理开店事宜。
池韫到时,正是辰时,她下了马车,并没有进醉太平,而是去了街角的小店。
这小店专做早饭生意,此时忙得不可开交。
主仆俩要了一笼包子,几碟小菜,慢悠悠地吃着。
待她们吃完,该上工的都上工了,小店闲了下来。
“老板娘。”在池韫的示意下,絮儿喊了一声。
“哎!”老板娘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一脸做生意的人惯有的笑,“姑娘有什么吩咐?”
她飞快地打量了两眼。
两个年轻姑娘,身上穿的衣裳很好,不像是会出来吃早饭的人,出现在这里,有点奇怪。
不过,开店嘛,客人奇不奇怪不重要,给钱才重要。
这般想着,那个连吃东西都没有摘下幂篱的姑娘出声了:“你,多少钱?”
老板娘愣了一下:“姑、姑娘?”
这是做什么?难道看中她的手艺,想买回去做厨娘?可她有家有口的,不大方便呀……
“不是买你的人,是买你的时间。”对方补上一句话。
老板娘松了口气,重新露出笑来:“姑娘有事尽管说,现下店里没客,闲着也是闲着。”
池韫点点头。
絮儿意会,说道:“我家小姐喜欢收集新鲜事,听说醉太平昨日发生了一桩命案,故而来打听打听。你尽管说,我们给钱的。”
老板娘诧异。
喜欢听新鲜事的读书人不少,却是第一次见哪家小姐出来打听的。
随后看到絮儿拿出纸笔,暗想,或许是替父兄打听的?
那些读书人,不都喜欢写个笔记之类的吗?说不好就流传后世了。
以为自己洞察真相,老板娘很是积极。
说不准自己也能在笔记里留个名呢!
“您说的是醉太平一个舞伎吊死的事吧?嗐,说起这事就复杂了……”
她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池家夫人去捉奸的事,仿佛自己看着似的。
絮儿到底是池家的丫头,听着有点不高兴:“你亲眼见到的吗?怎么说得跟真的一样?”
老板娘笑着说:“我家小店离得近,那些在醉太平做事的人,下工了常来这里吃喝,听得多了!虽然不是亲眼看到的,但我敢保证,八九不离十!”
池韫不置可否,继续问:“那伎子是什么人?听说刑部接手了,可找到线索了?”
老板娘面露难色:“衙门的事,我们就不好打听了。不过那伎子,我们倒是很熟。她的丫鬟常到我们这买包子……”
池韫一边记录,一边思忖。
这伎子的来历听起来平平无奇。外地来的,到醉太平两年了,主要当舞伎,但是做这行,很难出淤泥而不染,故而有几个相好……
池韫看着纸上的记录,觉得需要去实地看一看。
叫絮儿付了钱,两人进了醉太平。
午时未到,醉太平竟然已经很热闹了。
池韫听了两耳朵,不免有啼笑皆非之感。
敢情都是和她一样,来看热闹打听消息的!
亏她先前还担心,自己形迹太可疑了。
便在这时,有人喊了一声:“楼郎中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