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黎明之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高考还有三天,下午五点,桃源中学的最后一节课结束。
最后一节课的内容是考试须知。
“大家都清楚了吧。”
薛强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同学们。
“清楚啦!”
大家一起说道,每个人的脸上表情都非常轻松。
经过两轮增智丸共五十点智商的加持,在座的这七个学生都成了大智近妖的天才。
每一个都可以去参加最强大脑,成为门萨俱乐部的会员。
这七个孩子已经彻底脱胎换骨重获新生,高考对于他们来说,从当初的毫无希望,变成了现在的十拿九稳!
“7号早晨7点,学校集合一起出发去往考场,你们只需要带好自己的身份证就行了。”
“准考证和考试用的文具,我给你们准备好了。”
薛强又再三强调道:“记住,六月七日早晨七点学校集合!切记一定要带身份证!”
“老师!放心吧!”
孙继祖笑着说道:“老师怎么比我们还紧张呀!”
“老师不要担心,现在我们七个,百万考生中考上清北,如同探囊取物!”
马大伟自信一脸自信的说道。
“如果我们这次不能全员考上清北,都太对不起薛老师了!”
赵树根动情的说道。
“我们一定会为老师争光,为桃源中学争光!”
唐锁柱涨红了脸,粗着嗓子用力的吼道。
“兄弟们,我们清北再见,最好能分到一个宿舍!”
黄铁蛋晃悠着打着石膏的胳膊说道:“到时候我们桃源七兄弟,要称霸清北!”
“清北,清北,我能在清北里面见到她吗?”
钟亮轻声的自言自语道。
“班长啊,你怎么不说话呀!”
这时赵树根用胳膊肘子碰了碰正在发呆的袁莉莉。
“没有没有,我只是舍不得薛老师。”
袁莉莉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起来。
听到袁莉莉的话,大家瞬间陷入沉默。
他们现在和薛强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亦师亦父。
是薛强带着他们每天高强度高效率的学习,是薛强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专心读书。
也是薛强给他们吃了几十粒奇怪的小药丸,让他们脱胎换骨发生质的改变。
他们能有此刻面对高考的从容,全都是因为薛强。
是薛强,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行了,别他娘的煽情了!”
看到大家的样子,薛强心里一软,赶紧说道:“都给我好好考着,谁也不许拉胯,行了,下课!”
“起立!”
袁莉莉吸了吸鼻子,大声说道。
“老师再见!”
七人齐齐站起身,看向薛强。
“同学们,再见!”
薛强看向这七个朝夕相处了三个月的孩子们,万般情绪涌上心头。
站在教室门口,挨个送别。
“孙继祖,这三天绝对不许去网吧,高考完你住在网吧我都不管你!”
“赵树根,好好孝顺你奶奶,你能继续读书有机会参加高考,都是因为你奶奶!”
“唐锁柱,给晶晶做一个榜样,将来带晶晶去城市里生活,让她在城市里自由恋爱结婚!”

“马大伟,以后要控制点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黄铁蛋,你这条胳膊注意点,给你三天假在家老实呆着,别高考那天出什么问题!”
“钟亮,不要胡思乱想,安心备考,你心里的那个女孩,此刻也在为考上清北而努力着。”
六个男生离开,最后袁莉莉来到了薛强的面前。
“老师。”
袁莉莉撸起了自己的袖子:“从那天起,陈姨再也没有打过我了。”
薛强看到袁莉莉雪白的胳膊上,之前的那些淤青都已经消失不见了,欣慰的笑了。
努力没有白费,袁莉莉未来也会离开原生家庭,在大都市里有着更广阔的发展。
“薛老师,这个送给你。”
袁莉莉把一个东西塞进了薛强手里,脸一红,小跑着离开了。
“嗯?怎么有点,怪怪的?”
薛强一看是个精致的小荷包,应该是袁莉莉亲手缝制的。
荷包里面装着晒干的桃花,一阵淡淡的清香入鼻。
荷包上面绣着两个字母:X&Y。
“如果猜的不错,这X是我吧,而这个Y。”
薛强无奈的笑了笑。
少女心思总怀春啊,就是喜欢由崇拜心生爱慕。
“笑什么呢!”
穿着一袭白裙的白翠出现在薛强面前。
“哈,没啥没啥。”
薛强赶紧把荷包揣进口袋里,歪着脖子看向白翠手上的饭盒,笑眯眯的问道:“今天给我带啥好吃的啦!”
吃过晚饭,薛强和白翠手牵着手在学校操场上散步。
也是两人难得的安逸和放松。
“莉莉他们毕业之后,桃源中学是不是就要解散啦?”白翠轻声问道。
“那倒不会,周科长已经承诺过我了,上面会重建桃源中学。”
薛强说道:“到时候会配备全新的校舍老师教具,还会招收新的学生。”
“呀,那你就是真正的校长啦!”
白翠揶揄着说道:“终于不用再做光杆司令啦!”
“那倒是敢情好。”
薛强笑了:“到时候也能让我体验一下做校长的官威。”
“重建的话,现在的学校会拆掉吧?”白翠又问道。
“当年建校的时候工程质量不好,这些年过去都破败的不行了。”
薛强点点头说道:“想来也应该是拆掉这里,在原址上重建。”
“这所学校也承载着桃源镇人的记忆呢。”
白翠挽着薛强的胳膊,把头靠在薛强的肩膀上。
“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薛强有些感慨的看向学校的一草一木。
记忆融合之下,让他想起自己第一天来到这个学校。
彼时大学刚刚毕业,报名山区支教来到这个地方,踌躇满志的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想要改变大山里面孩子的命运。
也幸亏薛强重生,要不然之前的薛强,还真没有能力改变什么。
最后这一届学生很可能连一个能考上大学的都没有,最后眼睁睁的看着这所学校被关闭。
空有抱负却未得施展,最后只留下无尽的遗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