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必能做贼,必能做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天又问贾谧,晓不晓得,金谷园中,奴、婢几多?
“苍头嘛,总在千把左右,婢女嘛,我就说不好了,其中,后房,百数总是有的。”
这个“苍头”,其中之大部,主要的工作,应该不是服侍主人,而是从事各种生产,其实也就是工人了。
“苍头”是男性工人,“苍头”之外,一定还有一定数量的以仆妇、婢女之名从事生产劳动的女性工人。
何天默计,“后房”也是要人服侍的,则再加上乐伎、驭手、庖厨等等,整个金谷园,怕不有近两千之众?
这不仅仅是一个“娱目欢心”之所,更是一个庞大的生产基地,或曰……企业。
何天读史,对于晋朝的国力,总有困惑,明明是个大一统的王朝,办起事情来,却总是一副气喘吁吁、力不从心的模样?
而且,晋朝之肇建,不像汉、唐那样在一片废墟上筚路蓝缕,三国鼎立之后,对社会破坏最大的军阀混战就终止了,战争,变成了边境战争,境内,三国各自发展生产,尤其是魏晋,数十年和平发展,国家的底子,应该很敦实了才对呀?
类似的情形,可以参考隋朝之建立。
现在才算有直观的、感性的认识:生产确实是发展了,可是,发展的成果,多大比例在政府?多大比例在世家?
唉!
到了东晋、南朝,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东晋能够自保,已经很不错了,司马皇帝不过是世家们的一个“最大公约数”,指望其收复中原,现实吗?
所以,刘裕北伐,先胜后败,刘裕本人,固然难辞其咎,但说到底,还是中央政府没有足够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呀!
这一切之源头,在哪里?
该把锅扣到刘秀头上吗?
他为了剥夺功臣们的政治权力,不能不加倍给予经济上的补偿,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代代下来,经济权力终又变回了政治权力。
而且,这个政、经合一的权力,一经确立,便绵延数百年,牢不可拔。
若无强劲外力之打击,说不定,还能再“绵延数百年”。
特么的!
仔细想一想,刘彻的“均贫”,还真是有点道理呢。
可是,不可能真走回“均贫”的道路啊!
何况,即便“均贫”,也得以中央政府在政治上拥有绝对控制力为前提呀!
咋办?
难道,庄园经济、贵族政治,真就是中国不能避免的历史阶段吗?
怎会?
咋看,这都不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趋势呀!
难道,嬴政和刘彻太天才了,步子迈的太大了,一定要回头补“贵族政治”的课?
特么的……
若想改变这个政、经合一的贵族制度,目下,差不多是最后的窗口期了吧?
愈往后,愈难!
可是,到底如何改?
真是有“老鼠拉龟,无从下手”之感呀!
就在一片纷乱的思绪中,车子来到了金谷园的正堂。
何天下车,抬头,匾额上书:“悦康馆”。
他想起来了,石崇的《思归引》中,有一句“望我旧馆心悦康”。

这个悦康馆,门面不甚壮观,但进去之后,方觉得,气魄恢弘,堪比宫苑。
建筑本身倒也罢了,毕竟再恢弘,也受限于某些硬性的规定,并不能真“逾制”,但摆设、装饰,何天定睛细觑,不由瞠目——
门上、屏风上、乃至墙壁上,那许多闪耀着异样光芒的物什,都是什么?
珍珠、玛瑙、琥珀!不计其数!
这算“装饰”。
还有摆设:
一对对巨大的犀角、象牙!
以及——十数株高达三、四尺的珊瑚树!
宫苑?瞠乎其后!
何天想起石崇和王恺斗富的传说,确实,这里头的珊瑚树,随便搬出去一株,不但秒杀王恺,就是皇帝老儿见了,也得拱手说一句,“是在下见识少了!”
这纯属“炫耀性装饰”,根本无法作价,给人的感觉,这些世人眼中的无价之宝,在石崇,不过泥沙瓦砾!
问题是,这些装饰、摆设,石崇打哪儿弄来的?
石崇固然富甲天下,可是,有钱,不是这个花法吧?
真不加任何节制的花钱的话,也不可能把“企业”做到如此规模吧?
再者说了,都说了“根本无法作价”,这些物事,就有钱,去哪里买?
譬如皇宫大内,珍藏无算,但又有几件是买来的?
目眩神摇之余,膀胱颇有感觉,倒不是被吓的,打出门到现在就没上过厕所,期间还喝了些酒,也该有点儿感觉啦。
一进茅房,一抬头,十余丽服藻饰的婢女分立两侧,中间一张绛帐大床——
这是厕所?!
何天险些掉头就走,但他反应很快——不错,这特么就是石崇家的厕所!
幸好老子是穿过来的,不然,非叫这班小妞笑话不可!
话说,咋弄得跟……夜总会似的?
事实上,马桶在里头的房间,外头的房间算“更衣室”。
在这里如厕,“更衣”不是虚言,“更衣室”备有内衣外衣多款新衣,客人如厕之后,须除旧衣,著新衣,方可离开。
何天在一班女孩子面前“更衣”,已不止一回了——皇后御前,我都更过衣,这个场面,又算得了什么?
走了十几里路,本来也出了汗,换套新衣裳,浑身舒爽,挺好!
此处还备有甲煎粉、沉香汁。
香粉、香水齐备,何天做的,本是件“有味道”之事,做完了,倒弄得浑身香喷喷的。
离开之时,听得后头几个女孩子轻声娇笑,“这位客人,倒是大方!”
“之前那位,更‘大方’!一直扬着头,就好像没看见我们似的?”
“你还说他‘将来必能做贼’……哈哈!”
“今天两位新客,都‘大方’,可是少见!”
“那,方才这位客人,将来,能不能也‘做贼’?哈哈!”
……
何天心中一动:“两位新客”?
今天的“新客”,无非王氏兄弟和他本人三位,侍女口中“一直扬着头、就好像没看见我们似的”者,绝不可能是王导。
那就只能是王敦了。
将来必能做贼?
嗯,你们的眼光,不差呀!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