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奇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到式乾殿:
裴頠接管左军,闭万春门、东掖门。
楚王屯云龙门。
淮南王屯司马门。
原部皆奉命如仪,只有司马门司马略略支吾了几句,被淮南王干净利落的杀掉了。
皇后兴高采烈,“还以为开杀戒的会是阿玮,没想到是阿允——之前只觉得他温和有礼,没想到,关键时刻,一点也不含糊!”
待“百官奔散、天使宣诏、山呼万岁”的消息传来,皇后不由仰天大笑!
不过,只笑得两声,便自己收住了——晓得还远未到弹冠相庆的时候。
“咋样?该‘关防’弘训宫了吧?”
“是。”何天说道,“李肈已过去布置了。”
“好!”皇后不胜向往似的,“我是真想亲眼看看杨芷啥神情嘴脸?你们又不许我到处走动——唉!可惜了!”
直接呼皇太后以姓名。
何天刚想说话,董猛匆匆而进,“殿下,段广求见!”
莫说皇后,就连何天也没反应过来——
段广?!
董猛微微压低了声音,“下值的时辰到了,他却没有回家——一直呆在门下!”
好嘛!
举大事之夜,杨太傅一个大心腹一直呆在宫中,我们却懵然不知,真叫——
百密一疏了!
皇后冷笑,“他来做什么?出首吗?晚了点吧?”
看何天,“如何?见吗?”
何天略一沉吟,“回殿下——见。”
看董猛,“董监——”
“侍郎放心,已仔细搜过身了。”
嘿,死太监。
段广进来,后头跟着两个殿中人——
虽“已仔细搜过身”,但还是要做万一之备。
不过,殿中人不持械。
不是刺客犯驾等最危急的情形,近卫也不可以露刃进内堂。
段广一进门,立即噗通一声跪下,一面急速膝行而前,一面大喊:
“陛下!陛下!杨骏……奇冤!奇冤!”
两个殿中人赶上两步,在他肩头一按,段广就动弹不得了。
董猛喝道,“段常侍,仔细君前失仪!”
何天微微颔首示意。
殿中人松开段广。
段广抬起头来,满面通红,“陛下!臣听说,已遣使以‘谋反’废杨骏——此邪臣污蔑之辞也!”
提高声音,“杨骏孤公无子,谋反何为?!愿陛下审之!审之!”
杨骏只有女儿,没有儿子。
皇帝一声不出。
皇后也不说话,笑吟吟的,以一种“怪好玩”的眼光看着段广。
段广连连稽首,“陛下!说杨骏‘跋扈’,容或有之;说他‘谋反’,真正是奇冤!奇冤啊!”
何天惊异了——
这个段广,倒是一条汉子呢!
段广继续,“陛下!臣以满门性命担保,杨骏绝无反心!”
皇后一声冷笑,“你的满门!……”
没再说下去。
何天开口了,“段常侍,今天下值,咋不回府啊?”
段广恶狠狠看着他,眼中如欲喷火,“你管得着吗?”
都这种时候了,还一句软话不肯说——
确是条汉子!
不过,段广不回家,理由不但不能同何天说,谁也不能说。
这些天,他几乎天天同夫人吵大架。
段夫人不晓得听谁说的,一口咬定,杨太傅就要倒大霉,逼着郎君同阿舅“裂席断义”,最起码,也要辞去这个散骑常侍。
段广如何能答允?
于是,天天吵架。
他实在是吵怕了,一赌气,今天晚上就亲自“值守宫中”了。

何天缓缓说道,“段常侍,杨骏之‘谋反’,是否‘邪臣污蔑之辞’,很快就见分晓——”
略一顿,“若他奉诏就第,或可表明心迹;可是,若他不肯奉诏呢?”
段广瞪着眼,答不上来。
何天心里轻叹一声,看向皇后。
皇后嘴一撇,做了个鄙夷的表情。
何天:“好了,段常侍,你该说的都说了,陛下也都听到了,这就请回罢!”
“陛下!……”
段广还想有所分说,两个殿中人上前,捉小鸡一般将他提起,几乎脚不沾地的拖出去了。
靠!这个样子,老子弘训宫载清馆那一次,也差不多吧……
弘训宫?
何天心中一动,转向皇后,“殿下,臣请旨,走一趟弘训宫。”
“怎么?”
“举大事夜,肘腋之下,杨骏一个大心腹,安然不动,咱们却懵然不知——这可是给臣提了个醒!”
“段广不足虑——就是他有心‘里应外合’,也掀不起啥浪头来;不过,弘训宫就不同了!那边,断不容再出现如段广这样‘百密一疏’的情形!”
“你是说——”
“回殿下,弘训宫位处宫城东路,同殿垣也只隔一条窄巷,若有人趁着夜色,翻越殿垣,再上宫垣,用绳索坠了下去——”
皇后悚然动容,“啊!”
“所以,弘训宫之‘关防’,仅仅严守门户是不够的!臣不亲自过去转一圈,总有些不放心。”
“好!你去罢!快去快回!”
“是!”
何天躬身为揖,退后两步,刚刚转身,皇后又喊,“哎!”
何天赶紧转过身来。
皇后脸上,似笑非笑,“小郎,可别太神魂颠倒啊!”
何天哭笑不得,亦无法回话,只深深一揖。
“去罢!”
虽说“快去快回”,但何天没乘追锋车。
昭阳殿、弘训宫,东西向大致平行,中间只隔一条东一长巷,出昭阳殿东侧门,过东一长巷,即入弘训宫西侧门;式乾殿在昭阳殿南,由式乾殿东侧门至弘训宫,也不算太远,走快几步就是了。
进了弘训宫,先找到李肈。
“卫士都已经换过了,”李肈说道,“侍郎说的,我也想到了,弘训宫同殿垣之间的长巷,流动哨来回巡视,分段南北对行,整条巷子,始终在监视之下。”
略一顿,“另外,殿垣之外亦然——已经通报了裴逸民,贴着墙根,也是流动哨来回巡视,也是分段南北对行!”
“好!”何天十分欣慰,“李中郎大将之才!真国家爪牙也!”
这是很高的赞誉,李肈含笑欠身,“侍郎过誉!”
“我略作补充,”何天说道,“弘训宫所有的侍女、宦者——除了太后贴身的几个外,还有给使,都要集中起来——每隔半个时辰,按名册点一次卯。”
“好计较!”李肈眼中一亮,“只要少了一个,其余人等,不及时报告,统统夷三族!”
何天并无“统统夷三族”的意思,但不能驳李肈的面子,只好点点头,“是了!”
顿一顿,“这边布置明白了,中郎就要尽快赶回式乾殿——留在这里指挥的,一定要是个靠谱的!”
“侍郎放心!”
“皇太后目下在哪里?”
“载清馆。”
载清馆?
起于彼、迄于彼,还真是“圆满”啊!
何天颔首,缓缓说道:
“好——我要请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