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零章 忙碌的年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妹妹小时候她那么多愁善感,诗情画意,如今长大了竟然也变了。想到这里,宝玉突然有一种遗世孤独的感受,仿佛他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绝世孤寂。也不说话,恍惚着抬脚出去了。
黛玉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该说的她都说了,至于听不听得进去,就不是她能决定的了,若宝玉自己执意不肯长大,她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个时代有些书,写的也是不错的,尤其一些游记或者诗词,文笔都非常好,黛玉收敛起心神又自顾自看起书来。
话说宝玉在黛玉这里得了得了一肚子的烦闷迷惘,心中又惊又慌,回到怡红院便是看到娇俏贴心的丫头们也都提不起精神来,耳边总是回想着黛玉的话,如果没了富贵,她们还会跟在自己身旁吗?宝玉自己纠结不已,脾气也有些阴晴不定,怡红院里一片鸡飞狗跳,而这些黛玉根本就不知道,因为这时她已经搬回了知秋苑。
十一月初五开始,各处商铺都已经进入新年销售的高峰期,不时有紧急文件需要黛玉批复;另外各地的田庄已经开始报账,产出都已经开始启程,往最近的指定地点运送了。
黛玉早早就开始安排年礼单子了,除了给五位师傅和香凝公主的年礼,还有林家宗族、贾府、定远侯府和镇西亲王府的年礼。
这几年,镇西王府和定远侯府也算是低调的和黛玉保持着联系,经常有礼物人情往来,无影阁也早已将这两府的状况摆在黛玉的案头上了。
镇西王府现在的家主慕容雷,是当今圣上的同胞弟弟,嗜武,多年带兵驻扎西北,把守****西北大门,保一方太平,当今皇上登基后册封为镇西亲王,封地兰州府。镇西亲王只有嫡王妃戴氏一房妻室,亲王妃戴氏乃是当朝大学士戴成唯一的女儿,当年京城的第一才女,求者无数,当年两人的婚事极为波折,慕容雷为了戴逸馨几乎与皇室决裂,发誓一生只娶戴逸馨一人,震撼京华数年,直到镇西王迁居封底才渐渐平息下来。
二人婚后非常恩爱,共育二子一女,慕容长风为长子,已正式册封镇西亲王世子,十三岁起加入西北军从士卒做起,现已经十八岁,已经升迁至正三品参将。次子慕容长澜十六岁,不顾其父反对弃文从商,并加入西北商会,已经是西北三大名商之一。其女慕容安卿今年十五岁,三月中旬已经出嫁,其夫王诚,也是西北军将门之后,和慕容长风同为正三品参将。镇西王府可以说绝对的权贵之家却难得的家世简单、不在权利中心,倒是可以交好,这是黛玉的评估。
黛玉不知道的是,当年慕容长风在她离开后,和接应他的侍卫取得了联系,回到王府后向他父王和母妃禀明经过,也道明了黛玉的救命之恩,只悄悄藏起了一份异样情愫。镇西王夫妇听了心惊之余,也让人调查了黛玉的身世和处境,对黛玉既是感激也很怜惜。为不打扰黛玉在贾府低调平静的生活,他们从未在明面上联络过黛玉,但每年黛玉的生日、年节都不会落下一份礼物,一直都关注着贾府动向,希望会帮助到她。
而定远侯府,自上官虞兰离家后定远侯夫人伤心过度一病不起,缠绵病榻近十年,而定远侯伤心爱女忤逆,烦忧妻子病体,加上朝中事务繁多,各种情绪压力下性情变得极为暴躁,四十左右的年纪头发过半花白。
当上官虞兰带着一双子女回到定远侯府的那天,上官卓在书房闭门不见,上官虞兰带着孩子在他门前哭跪了一天一夜直至晕倒,上官卓才红着眼打开了大门,将女儿抱进房里,上官夫人更是哭晕了几次。
上官虞兰醒来后,奉茶跪向父母哭着请罪,说起九年来的生活、对父母的思念与悔恨,她担忧父母年事已高,隐瞒了大半的遭遇,只重点说了黛玉于她母子三人有救命之恩,请父母关照一二。
上官卓看着自己疼爱多年的女儿,怎么会不知道她有所隐瞒,自然让人立即调查上官虞兰这九年的生活。拿到暗卫传来的消息,上官卓自责不已,悔恨当年的冲动和绝情,让爱女没了娘家依仗受了这些苦,还险些丧命。
当听到他们身中数毒,流落破庙衣食不济的时候,上官卓老泪纵横,眼前尽是当年粉嫩娇嗔的小女娃和如见瘦弱憔悴的模样,上官卓又悔又恨,动用了一切关系和人脉,只用了不到十天,就将尚家打回了原状。要不是看在尚语衡两兄妹的份上,尚家绝对免不了家破人亡!

当然,对于救他女儿于生死边缘的恩人林黛玉的这份恩情他定不会忘,更何况早年和林家也是又旧交的,稍作了解黛玉的处境,便决定低调的护着她长大。每逢黛玉生辰和年节,上官夫人都会亲自命人备厚礼,低调的送过去。可每每收到以姑苏林家之名同样厚重的回礼,让定远侯夫妇对黛玉更是另眼相看,认定如海之女绝对不简单。
定远侯派出去调查黛玉近况的人,可是查到了黛玉在京城附近置办的三个庄子和两个旺市的铺子,苏州也留有产业和家仆,想她一个幼龄孤女,无依无靠的寄居贾家那样复杂的府里,还能守住一份身家性命,谈何容易,那是多少成年人也做不到的!
得到了这些消息的定远侯,一再嘱咐其夫人,定要对黛玉多加关注,维持好这一份关系!
话说黛玉安排好年礼之后,便给院里的众人安排了春节期间的分工,衣食住行,装饰、吉祥物品,都一一指派了下去。知秋苑和潇湘馆两处的赏银、衣物、被褥等等,也都确定了下来,年节期间的值班表也定好了。
趁这几日,黛玉安排了知秋苑里的一应琐事,便收到了各部提交的审批表,有关于赏银和分红发放的,有关于新年假期和值班安排的,有关于各处账本利银到京时间的,等等。
十一月二十日,所有林家的商铺都正式年终封帐,账房们都开始加班加点的整理全年账务,在十天内整理完毕,并制作出全年财务报表,经过审计部核查后,将账册和利银装箱封存,和报表一起,提交给上一级账房,再核查整理区域内的账务后,制作区域财务报表,继续往上提交。直到全部账本、利银和报表,全部在财务部汇总后,经过财务部、审计部双方核查,最终制定总表后,将全部报表按区域装订成册,所有利银和账册封存,一起提交给黛玉。
同时提交给她的还有经过财务部和审计部核算过的奖金和分红明细,以及审批表。黛玉这几日基本都在京郊的总部,和财务部审计部一起核查账册,并随时审批一些紧急文件,或者召开紧急会议等等。
好在快进腊月的时候,贾母便派人告诉黛玉,天冷暂时不用过去请安,晚上偶尔宝玉来了,也被简单几人推说已经睡下了,三春和宝玉也都在到处走亲戚,湘云也被史家接了回去,宝钗也帮着薛姨妈在置办年货,大家都各忙各的,省了黛玉不少麻烦。
可毕竟知秋苑这个角门处,来来回回的马车,仍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不少人探头探脑的。直到腊月初十,黛玉众人才将将完成年底的工作,并和高层管理人员,开了年终总结大会。
不算新店和田庄在内,全年产业总毛利约有一亿八万两,净利约有六千万两,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黛玉的预期。黛玉对表现突出的产业、区域和门店都做了表彰。在会议上发放了员工福利的签署文件,并把分红和赏银的发放时间定在腊月十八。
手头上的事物都结束,黛玉便回到了知秋苑,这几日三个京郊庄子的出息已经陆续送到了,东西都收进了仓库,几个庄头都说今年是个丰收年,所以,利银和出息都比往年多。送来的东西不少,大多是精贵些的出产,一些暖房种植的蔬菜倒是给贾府送了一些,只留了些易存储的米面山货煤炭和够三四天吃用的蔬菜肉类在厨房,其他的都收进了泽礼的空间戒指里存储。林家族人的年礼也是苏州附近一个庄子送去的出息,利银也给了林致逸上了族里的账。至于其他各处庄子的出息,都由各地后勤部统一采买结算,除去供给各个铁卫分部的日用,便是原价卖给附近的自营产业。只在年底的时候,田庄将结算的账册和利银上交即可。
黛玉的庄子租子收的少,这两年风调雨顺的,佃户们日子过的比一般中农还好,能吃饱穿暖的,手上也攒了几个余钱,对东家也是感激的很,打理起庄子附近的山头林子什么的,也都非常上心。加上庄头都是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家仆,也算懂得“可持续发展”,好东西都知道要留种,甚至保护起来。
所以,黛玉对于庄子上的事务也不用很担心,每年庄子的平均亩产跟别家比起来不算最高的,但也算平稳丰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