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出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天下午两半,美资公司科宁电子的人准时来到海天大厦,双方的合作谈判正式开始。W
对方一共来了五个人,为首的名叫多布森,年纪五十上下,是科宁电子派驻钱州的总负责人;二号人物名叫克雷布斯,大约四十多岁,是这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负责人。这二人都是地道的美国人,但应该在华夏国工作生活过很长时间,汉语日常会话基本都能听懂,就是起来比较费劲。
其余三人皆是华人面孔。年纪最轻的一个名叫利奥,二十七八的样子,是克雷布斯的助手兼翻译。另外两人都是三十四五岁的年纪,一个叫彼得姚,一个叫高宏飞,均为这个项目的建筑师。
这五个人当中,其实只有多布森是科宁电子的人,他是业主的代表。克雷布斯则是受雇于业主的cm经理(consulting_manager)。这个项目的施工管理采用的是cm模式(construent,指快速路径施工管理方法),所有工作都由cm经理协调组织,所以莫凡的谈判对象实际上是克雷布斯,不过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多布森手中。
在双方之前达成的意向中,关键性问题都已经解决,因而不存在大的分歧。加上莫凡能够与布雷克斯顺畅的沟通,这对谈判的进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所谓谈判,无非是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两人直接对话,不仅比通过翻译传话省事。最重要的是能够更为准确的表达及理解各自的意思。
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用了不到两个时的时间。所有条款都谈妥了。
临走时,多布森和克雷布斯又与莫凡聊了几句闲话。问他是不是在美国工作过。这算是一种美国式的夸奖,明二人觉得谈判的过程很愉快。

莫凡便,曾与美资公司合作过几次,未曾到美国工作过。这就是华夏式的回应了,也算是礼尚往来。
送走客户之后,莫凡让钟敏涛将双方签过字的备忘录传真给林若熙。这份备忘录便是合同的蓝本,正式合同的签署还是要由公司那边去做。既然钟敏涛是来当助手的,莫凡就把他当助手用,整理文件跑腿之类的事情都交给他做。一都不含糊。
随后莫凡又把李彬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向他交待了一些后续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为办事处的最高领导,海天航运钱州公司的人为莫凡提供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地方颇为宽敞,比他在浦海的那间办公室要强多了。
cm模式起源于美国,是西方工程管理的典型模式,现在国内许多工期比较长的大项目也采用这种模式,但与美式管理还是有些区别的。相较而言,与美资公司的合作。其实比做国内的项目更易于操作,因为很多事情的处理对方都会提供范本或是框架,而这些范本和框架都是从大量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但最为重要的一是,任何施工方案的实施。都必须先得到对方的确认,如果自作主张,即使你是正确的。也有可能因此惹上官司。
李彬边听边记,等莫凡交待完。他有些担心地:“莫总,我英文不行。就怕和对方沟通有问题。”
try{content1();}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