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配合与协调(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七份市场调研报告,莫凡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了一遍。七份报告加起来还不到三百页,以他的极限阅读速度,其实用不了五分钟就可以看完。当初在陈伟杰那里看的那份标书有七百多页,其中还有两百多页的图纸,他全部看完也不过才花了一刻钟的时间。
不过这一次他看得比较慢,因为在看的同时,他还需要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从中得出自己的判断,然后将重要信息和关键性数据写在纸上,这样就会比较耗费时间。林若熙看的,便是他记录下来的这些内容,辅以他的口头明,报告正文一个字都没有看。
在这个过程中,莫凡就像是一台高效信息处理器,经过复杂的推理运算之后,直接将结果反馈给林若熙,省去了她阅读分析的过程。
两人在一起共事了这么长时间,工作中的默契度越来越高,对很多事情的观判断相当一致,只是在涉及具体的执行方案时偶尔会出现分歧,但也只是轻重缓急之分,不会出现原则性的对立。
正因为如此,林若熙才能够毫无保留地直接采信莫凡的分析结论,这和她自己去阅读分析一遍并无多大差别,她想要看到的东西,莫凡都不会落下。
同时林若熙也知道,莫凡需要看到哪些东西。在听安以勤介绍新产品的评测结果时,她所做的记录就是用来给莫凡看的,内容不光是文字,还绘了表格和草图。将所有关键数据都记了下来。有了这个东西,莫凡虽然漏掉了安以勤的讲述。但仍然能够对海天电子的新产品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两人完成信息交换之后,事情并没有结束。实际上这才刚把准备工作做好。
以何惠铭等人的能力,解读这七份市场调研报告,并对市场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估,绝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花的时间比他们多一些。
问题在于就算对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也不能保证据此做出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因为市场上的需求量与企业的销售量是两回事,哪怕就是完全垄断市场,也还有一个消费周期问题。简单地。对海天电子的生产计划产生直接影响的不是市场上的需求量,而是海天科贸的销售量。
所以林若熙和莫凡需要对新产品的销售形势做出准确的预判,拿出能够实现的销售计划,这样才能为海天电子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协助何惠铭做出最适合于公司发展的决策。
对于海天科贸来,这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由于新产品是针对比较极端的工作环境设计的,面对的自然也是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客户,这就意味着海天科贸现有的客户群体不会成为新产品的消费者,公司需要为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建立新的销售渠道。
try{content1();}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