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彭先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呵呵,我的姓,勉强姓彭吧,曾为殷都守藏之吏,却早就不做了。”
中年男子的话,让姬考目光微动,此时之人,皆以姓氏为荣,便如眼前的两位姜姓之人,似乎每说起姓氏,就要让人知道他们是炎帝之后一般。
而中年男子,却似乎极不在乎。
不过姬考也明白,人各有想法,并不足为怪。
他正了一下衣冠,然后躬身对中年男子行礼道:“谢过彭先生相助。”
彭先生摆手一笑:“不用多谢,我正有事与你商量,借你楼船一用。”
“先生请讲。”
“在大河之北,离此不远,乃是我一位亡友衣冠冢所在。我与他相识于一艘木舟之上,这次想乘你这楼船去拜祭于他。”
彭先生极为客气,用一副商量的语气与姬考说道。
“自然可以,先生故友葬在何地,等到天亮之后,我那几个军士回来,便即刻出发。”
“与你们同路,大河之北,有一险地,深险如涵,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群岭,北塞大河,桃花开遍,便是此处了。”
姬考摆开地图,发现彭先生所说之处,似乎就是后世的函谷关所在之地。
当然,此时尚没有函谷关,更没有那位老者骑乘青牛路过。
“兰君,你是说你此去是殷都吗?”
另外一边,姜隐与姜兰谈起这一路的行程。
姜兰笑道:“不错,正是殷都,一来护送姬考拜见商帝,二来去往传说中的万方台见识一番。”
“去那也好,如今天下诸方,但凡天资卓绝的炼气士,都被送去了万方台之中。兰君此去,恰可以见识一下天下英才。”
罪予台,或者说万方台的名声,对诸夏炼气士来说,几乎无人不知。
谁也不知道,那座高台的宫殿之中,到底隐藏了多少高人。
“正想去见识一番。”
姜兰心中,也确实憧憬不已。
“先兄姜显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侄子望,正在殷都之中求学。要是兰君能够遇到,还请帮我带话给他。”
姜兰惊咦一声:“姜望竟然也在沬邑之中,还真是凑巧啊。”
听到姜望的名字,正在一边命伯达去缶氏营地,接回那四名军士的姬考,忽然抬头。
不会这么巧,这个姜望,就是那位姜望吧?
看来自己去了沬邑之后,也要找机会见识一下了。
“哎,这孩子,一直没有入境成功,却又不甘心,说到沬邑之中多见见世间百态,总有入境之机的。”
姜兰说道:“他这么说其实也不错,入境一步,半是天资,半是人运,天资可补人运,人运亦可以补天资。”
“话是这么说,要是他等个几十年都没入境,那我们这一脉,不是要断后了。先兄临终之前,便嘱咐我,无论如何,也要让这小子留下子嗣。”
“隐公想要我给姜望说什么?”
“请兰君告诉他,我已经命不久矣了,让他回来一趟。”
姜兰疑惑地看了一眼姜隐,最后点了点头:“好,我会说的。”
姜隐顿时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我可以开始准备给这小子提亲了。说起来。我已经在你们申氏之中,看好了一个女娃。”
“那我得提前贺喜了,等到成婚之时,请务必知会我一声。”
姜隐道:“那是自然,不过还得将我家那小子骗回来再说。”
“隐公放心,兰务必办到。”
他们说话之间,天已经开始亮了,姬考看到东方红日东升,便邀请彭先生与姜兰、姜隐,一起到楼船的上层安坐,等那几位换取粮食,被缶氏扣下的军士回来。
彭先生看着姜兰腰间的绳索,忽然笑问:“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然后,我人族之中,才祭炼出了十二条绳索,皆有妙用,你这一条,是哪一位前辈所留呢?”
姜兰摇头说道:“我亦不知,当初赠我此绳索的前辈,自称庸真人。还说我什么时候,能够炼气通神,自己可去巴蜀之地寻他。”
“庸真人,庸者容也,如今又在巴蜀之地,多半是容成公了。”
彭先生点头说道:“你倒是好运道,竟然能得容成公看中。”
然后他又转头看了一眼姬考:“你这运道却也能不差,武丁遗剑,岐伯之冠,还有一块我都看不出端倪的玉牌。”
姬考神色不变,轻声说道:“长者看中,姬考只能愧受。我修行天资不佳,更要努力修行,不使身上的宝物蒙尘。”

“倒是这个理。”
“先生可知,刚刚那位鬼神之辈,却是何人?”
姜兰忽然想到一事,问起了刚刚那神灵的身份。
“怎么?你还想再找他麻烦吗?”
姜兰摇头说道:“以兰的实力,自然没有找这神灵麻烦的资格。只不过这位神灵,行事猖獗,似乎有与这大河息息相关。兰担心未来恐会生变,想通知族中一声。”
“对极,此事确实要通知族中先辈。”
姜隐也在旁边说道。
彭先生摇头说道:“你们不用知道了,这位神灵,说给你们族中先辈听,也没什么用,他们无法应对。真能对付此神的几位,你们通知不到,也无需通知,一旦生变,他们自能知晓。”
姜氏的根底,彭先生大抵上都是清楚的。真正能够对付神灵的,已经脱离姓氏之限,早就不呆在姜氏之中了。
还整日谋划着,要将自己氏族发扬光大的修行者,即便有成,所成其实也有限。
见到彭先生不愿说破,姜兰与姜隐也没有法子,只能相视叹笑。
姬考心中,对于这位神灵,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猜测,却也不敢说出。
彭先生都不说,他为何要将自己的胡乱猜测说出。猜对了还好,一旦猜错,让可是几头不讨好。
接着,他们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姜兰与姜隐在聊,姬考与彭先生在听。
彭先生观风赏景,正兴致勃勃看着河上日出,姬考则靠坐一旁,仔细听他们闲聊。
作为一位刚刚踏入修行的人,这种聊天听着,还是挺有收获的。
比如刚才,姜兰与姜隐,就提到了炼器的事情。
一般炼气士,都会炼制修行护持之器,器与气同,炼器即是炼气,对于修行来说,极有裨益。
他们说话之间,便提到了一种以气养器之法,即从养气之时开始,每次吐纳呼吸,便经法器一次,长此以往,法器与自身,便会建立一种神而明之的联系。
等到洞真之时,运用此法器,便会如臂指使,极为方便。
姜兰自身,便养有一柄剑器,姬考曾经在骊山之时,见她用过一处。
听到这种法门,姬考心中一动,自己丹田气海之中,那方五色祭台,同样是法器,应该也能如此。
想到便做,姬考决定,以后呼吸吐纳之时,便再花一点时间,行气过一遍这法器。
当然,姜氏之中,还有感玄之时的种种祭炼法器的法门,可惜两人都只是一提而过,并没有多讲。
姬考倒是也不懊恼,能够听到这一丝妙用,就已经值了,哪里还能贪求人家的家族秘法呢?
······
等到日头高上,伯达便带着那四位军士回来了。
姜隐见到他们回来,也很知趣,马上便向彭先生、姜兰与姬考告辞,方便他们上路。
楼船重新起航,沿着大河顺流而下,姬考便又回到了曾经的作息。
静坐在楼船的上层,炼气修行。
但是与之前有点不同,上层多了一位彭先生。修行之中的疑难,姬考可以向这位先生请教。
彭先生几乎不吃不睡,总是倚靠在船上观看两岸风景,时不时的,还要对所见所闻,品评一番。也就是姬考,用了上古之时的炼气法门,可以分心两用,一边炼气,还一边附和彭先生。
倒是姜兰,与彭先生谈古说今,好不畅快。
这位彭先生,姬考甚至都没发现,竟然是一位极会聊天的人。不管什么东西,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这要放到他前世之时,妥妥是一个话痨啊。
“姬小友啊,你这样很没意思啊。”
终于,彭先生略带笑意,对着姬考说道。
“彭先生,这话怎么说?”
“你好歹也是主人,与我这客人聊天的时候,还分心修行,这真是待客之道吗?”
姬考闻言,对着彭先生歉声说道:“确实是考的不是,这便尽心陪先生聊天。”
“这才对啊,不仅炼气是修行,聊天同样是修行,都容不得一心二意的。你看兰丫头,就明白这道理。”
姜兰听了,抿嘴一笑。这么久相处,她发现这位彭先生,其实是一位特别好讲话的前辈。而且,说话极有意思。
“好好陪我聊天,等我拜祭我那老友之后,送你一种如今的炼气法门。夏后氏都没了,你还在以轩辕之前的炼气法门炼气,真不知道让我怎么说好。”
姬考听到这位话痨彭先生的话,顿时嘴角一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难道不想吗?
手机用户请浏览www.xiaoshuodaquan.com.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