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传胪大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试结束,三日后发榜,在皇极殿举办传胪大典。
郑勋睿等人离开建极殿,礼部官员就告诉他们,三月十八日卯时赶到大明门,参加传胪大典,绝不能够迟到,因为传胪大典的仪式非常的威严,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是要参加的,皇上亲自主持,若是因故迟到,等同于欺君之罪。
回到酒楼之后,郑勋睿等人甚至不敢喝酒,三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若是真的喝醉了,伤及了身体,耽误了传胪大典,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了。杨廷枢的兴致很好,大概是此次殿试的文章写的很不错,他也恭喜郑勋睿,认为郑勋睿一定就是一甲了,毕竟皇上亲自要求赋诗,这在以往是不曾有过的情况。
郑勋睿表现的很是镇定,能够让他清闲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旦殿试之后,他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如何体面的离开翰林院,出去开创一番天地,这需要考证他的智慧,前面有不好的例子,崇祯元年的进士刘之纶,敕封翰林庶吉士,崇祯二年就被重用,擢升为兵部右侍郎,当年的十月底,后金鞑子分三路入关,侵袭北直隶诸地,刘之纶主动请战,短时间之内招募万人,分为八营,出蓟州抗击后金鞑子,结果也是在短时间之内惨败,八营军士仅仅剩下一营,刘之纶本人拒绝投降,于崇祯三年正月底在遵化阵亡。
这件事情据说对皇上的打击是颇大的,因为皇上异常信任刘之纶,从翰林院庶吉士的位置上面,直接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可谓是超规格的提拔重用了,可惜皇上最终得到的还是失望,刘之纶虽然死战不降,可一个读书人,对于军队真正了解多少,短短两个月时间,仅仅两次战斗,率领的一万多人就只剩下一千多人,其余全部被后金鞑子斩杀。

刘之纶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让皇上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想要得到离开京城的机会很难,郑勋睿需要耗费一番心思。
三月十八日,寅时。
郑勋睿和杨廷枢准备从酒楼出发,一切依旧是酒楼掌柜做好的安排。
来到大明门的时候,礼部官员已经提前在这里等候,看见稍微来得迟一些的郑勋睿和杨廷枢,礼部官员竟然没有说话,只是要求所有人都做好准备。
众人开始换衣服,也就是穿上进士的朝服。
依旧是老线路,不过这一次所不同的是,诸多身着进士朝服的贡士来到了承天门的时候,等候了足足一刻钟的时间,这也不奇怪,因为这个时间段,朝中的文武大臣正在进入紫禁城。
终于再次见到了皇极殿。
此时的皇极殿,显得特别的巍峨,皇极殿前方的御台上面,已经摆设好了黄案,黄案的上面,摆放的就是皇榜。
御台下方,诸多的文武大臣站在御道两边的丹墀内等候。
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引领者郑勋睿等人,来到了御道两边,在距离文武官员十来米的地方等候。
卯时,皇上来到了皇极殿。
皇上进入大殿之中,能够跟随进入大殿之中的,就是内阁大臣,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人,其余官员依旧是在大殿外面等候。
try{mad1('gad2');}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