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善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龙翻身的事,自然引发了民间百姓们的热议。
有人说是瑞王在燕北杀了太多人,杀气重,回了京才会冲撞了龙脉。
立刻便有人反驳,说瑞王回京这都多久了,龙脉要翻,早就翻了,还能等到现在?
也有人说是最近的推军令造势太大,百姓们都多有抱怨,地龙翻身是为了警告推军令的施行。推军令是瑞王提出来的,这针对的不还是瑞王吗?
还有人说,陛下登基这些年,一直就没发生过这样的事,这地动都动到京城来了,如今朝中隐隐都以瑞王为首,说不准是地龙在警告瑞王,让他不要滋生不该有的野心呢?
散布流言的人想尽办法把流言往瑞王身上引,百姓们议论纷纷,但一时也不敢妄动,都在猜测着地龙到底是因为什么事翻的身。
而元武帝,却是被这一次波及京城的地动给吓到了。
旁人或许还对地龙翻身的原因有所猜疑,但他却是立刻就想到了之前说,要再立慎郡王为太子的事。
地龙翻身,是因为他说了这个话吗?
太子事关国祚,地龙早不翻身,晚不翻身,偏偏等到他说了要再立慎郡王为太子的话后,就翻身了。
这不是对他的警示是什么?
难道上天都觉得,慎郡王不堪为太子吗?
元武帝惊疑不定,地龙翻身的隔天,他便病倒了。
瑞王正在调人对百姓做安抚工作,知道灾情最严重的是在距离京城一个州的地方,伤亡人数还在统计。值得庆幸的是,数量应该不会太大。
得知元武帝病倒,瑞王简略交代了善后事宜,便赶到元武帝跟前侍疾。
元武帝没精打采的,贵妃候在他身边,端着药碗哄他喝药。
元武帝不肯喝。
瑞王低声道:“父皇,龙体要紧。”
元武帝恹恹地闭上眼睛,贵妃又在一旁劝了会儿,元武帝方才示意他愿意喝药。
喝完,元武帝便看向瑞王。
瑞王知道他想了解什么,三言两语将事情给说了个囫囵,道:“地动程度不算太大,造成的损失应当不会太多。父皇不用忧心。”
元武帝着实松了口气,开口道:“祭天……”
“祭天之事也不急,先等受灾一带的百姓安顿好了,再商议不迟。”瑞王顿了顿,道:“这一次祭天,父皇打算去哪座山?”
祭天都是要在山上进行的,越是高的山,越接近天,也就越能表达下界臣民们对上苍的敬畏。
元武帝登基之后,也只在最初的时候去祭过天,等同于是向上天禀报自己登基为皇。
这些年来,还从来没有一件让他产生需要去祭天以平息天怒的事。
当真是晚节不保。
元武帝面色很是难看,半晌后才回瑞王道:“秦,天山。”
秦天山东临海洋,高度不出众,但香火旺盛,距离京城的路途也不远。
瑞王觉得这个地方倒也合适。
“父皇好好休息养病,过几日,此事应当就能平息了。”瑞王告退离开。
花费了数日,地龙翻身之事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民间中还有些议论,但比之前的热议要好不少。
瑞王在善后救援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民间没有因为此事而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何旦在元武帝跟前不动声色地说着瑞王的好话,元武帝虽不吭声,心里却还是认可瑞王的能力的。
换做旁人,怕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瑞王呢,恩威并施,在解决地动产生的影响的同时,在民间也树立了不小的威望。
实在不容小觑啊。
知道事情善后处理得不错,元武帝的病情也好转了过来。
这日早朝后,瑞王到了元武帝跟前询问祭天之事。
“按照父皇的指定,京城到秦天山的路上已经派人开始清场了,秦天山上的寺庙,也已经让人前去和寺庙主持协调。安全上不用担心。”瑞王道:“父皇看,什么时候出发为好?儿臣觉得,还是不要太晚了,趁着现在百姓们虽议论却无太多恶意的时候,出发祭天,百姓心里想必会对父皇更加敬重。”
元武帝眉头一皱:“朕,亲自,祭天?”
瑞王道:“儿臣已经安排好了,父皇出行,一路上都不用担心。不过,若是父皇不愿亲自前去,那便只能指定人代替父皇去。”
元武帝双眼一眯。
“你,觉得,谁去?”
瑞王道:“这得看父皇的意思。”
“你想,去吗?”
“父皇若下旨,儿臣莫敢不从。”
元武帝冷笑一声。
“燕北,你从了?”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瑞王从容答道。
元武帝无言以对,闭了眼道:“朕,想想。”
元武帝这一想,就想了三天。
三天后,他召集四大臣,只说了一句话。
“九皇子,刘桐,封,荣郡王,代朕,前往,秦天山,祭天。明日,出发。”
四大臣不敢耽搁,立刻派人去中官胡同通知刘桐。
短短一天时间里,要把刘桐及其亲眷从中官胡同里挪出来,还要赶着将郡王服做出来,时间太紧了。
刘桐在中官胡同里领了圣旨,还没来得及问一句,便被人带走了。
常润之等人也让人恭恭敬敬地迎了出来,坐上了回九皇子府的马车。
常润之掀起车帘往中官胡同望去。
灰扑扑的胡同院墙渐离渐远,在那里面待的日子,仿佛是一场一瞬则逝的梦。
可当她摸着已不复从前那般滑腻细嫩的双手,当她摸着手掌中隐隐有些硬度的茧子,当她看着身边坐着的两个孩子……
她知道这不是一场梦。
被关着的日子,结束了。
她心里本该是喜悦激动的,可恰恰相反,她的心情很平静。
只是少了刘桐陪在身边,略微有些茫然罢了。
陛下让阿桐去祭天,是希望借此挑拨瑞王和阿桐的关系吗?
常润之想,身为帝王,元武帝已到了这个时候,应当不会再置江山百姓于不顾,就只考虑他那点儿面子吧。
他让阿桐去祭天,或许是对瑞王的最后一道考验。
要成为一个帝王,智谋、胆色、心性,缺一不可。
智谋和胆色,瑞王称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
那剩下的心性,便是最难过的一关。
瑞王归京,没有对太子动手,没有对气数已尽的瑞王动手,但他会不会对站在己方、已然表现出对自己位置威胁的好兄弟动手呢?(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