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电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找bt合作的新闻机构还真不少,泰晤士来了,每日新闻也来了,然后,路透社的创始人保尔?路透也来了,这时路透社才刚刚成立不久,2年,最惨的是路透社是使用有线电报的急先锋,前边不是说过吗?路透社电报公司!无线电报横空出世一举粉碎了路透社电报公司的优势,相当于电报线路的巨额费用全砸了。【】无线电报好说,带打字机的!还能复印的!你说有线电报那帮家伙们还能有什么盼头呢?保尔?路透是怀着上吊心来找唐宁的。求解救,求合体,干啥都行,救救咱们路透社吧。
保尔本是德国犹太人,1845年到伦敦之后立即从犹太教皈依了基督教,名字也改成了现在这个,可见他本人是拿节操当干粮的家伙。没节操的人往往有商业头脑,这个商人还特别的胆大,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浪潮中,他是柏林一家书商的合伙人,出版了激进的小册子,遭到柏林当局的监视。于是,他离开了柏林到巴黎发展,工作的地方是查尔斯?路易斯?哈瓦新闻社,法新社的前身。在巴黎的时候,他发挥聪明才智,使用信鸽通信以弥补柏林到巴黎间电报线路缺失的一环。速度稍微快一点点,在新闻界的意义就不一样,金融信息更是如此,因为巴黎当时是欧洲的中心,股市会影响柏林,早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收获是很大的。同理,英吉利海峡通电报后,意义更大,因为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那里的股市信息会影响全世界。
唐宁不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从他随手打赏国会150万英镑就能看出端倪来。他对自己的发展路线有一个清晰的规划,150万巨款到手之后,就要着手重工业了,这个太费时间,而他在争取时间,争取在英法联军入侵故国之时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不是去拯救腐朽的大清朝,而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人来扶持,改变中国。在这种情形下,他仍然想对获得路透社在日后那样一张巨大的情报网。所以,要么路透社卖给他,要么他自己来建情报网,这个事情太重要了。

鉴于路透先生在言谈中透露出来的商业才华,唐宁决定让他成为重要伙伴,他要买下路透社的50%加1股。充当中央银行角色的英格兰银行才仅仅拥有200万英镑的准备金,有了一个超级大款做靠山,路透先生决定再一次出卖灵魂,好,我卖!
东印度公司实际负责着英国电报公司的全球网络建设,特别应唐宁的要求,在广州、上海、日本建立电报网络。日本现在正在进行着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允许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在长崎的出岛进行贸易,这个岛国在未来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国家,所以唐宁会重视它的情报。
入主路透社之后,唐宁则让路透社来负责全球情报网络的建设。保尔原来的野心很小,只不过是想在英国贩卖一点金融信息,没想到一下子成为电报业巨人的合作伙伴,唐宁对国际的政治、军事、民生、经济都感兴趣,路透社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大发展。令保尔不明的是新老板太低调了,居然连公司名字都不改。让外界一听,还以为是路透先生在主导公司。
try{mad1('gad2');}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