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韩处长的骄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清晨,一辆悬挂普通牌照的客车停在植物园警务室门前。
即将赶赴美国交流的第一批干警,全部换上统一订做的西服,强按捺下心中激动,在战友们帮助下把行李往车上搬。
美国那边全安排好了,总领馆有部国际合作局派驻的警务联络官,有联系好的向导兼翻译。要去交流的美国执法部门有会说普通话的华裔警官,据说纽约警局三万多警察中有1700多么华裔警察,就算一点不懂英语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尽管如此,率第一批人员去交流的董副厅长,仍想让韩大处长在他们出发之前说几句。
10点半的航班,现在去机场也是等,韩均一口答应下来,等众人把行李全送上车,上二楼会议室谈起此次交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众所周知,国内现发命案破获率高达90%以上,且连年攀升,去年江城市局甚至达到史无前例的10%%。或许各位会忍不住想,全美现发命案破获率平均下来才51%左右,差我们不是一点两点,他们应该过来向我们学习,有去美国交流的必要吗?”
韩均回头看了一眼送行的陈副厅长和李主任,一脸严肃地说:“我认为有这个必要,相信交流回来后各位也会有同感,之所以这么认为大致有几一原因。一是凡事不能平均,就像某些部门或研究机构公布的收入水平一样。各位常常会感觉到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
那些数据确实不靠谱,众人不禁哄笑起来。
“列治文市命案破获率很低,只有30%左右。旧金山中间偏下。大概在44%左右。同时要看到破获率较高的城市,比如圣帕布洛市,过年几年来都在90%以上。
二是命案发生后人家是怎么侦办的,其它省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我们江省对命案极为重视。省市县三级责任捆绑,局长负责制刑侦总队长副总队长负责制,再加上我们‘801’这个守门员。设卡布控大范围摸排。可谓不惜一切代价。
而美国同行呢,他们的经费预算是死的。发生命案会按照标准程序处理,不仅无法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并且无法像我们一样在省厅授权乃至公安部协调下,跨县跨市乃至跨省办案。警局与警局之间。执法部门与执法部门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他们很配合很协助,但肯定做不到我们这个程度。
fbi名气很大,如果警长或治安官不给面子,他就是老百姓,在人家地盘上没执法权,如果瞎来,照抓照判;
在美国十几年,印象中规模比较大涉及执法部门比较多的警务行动。好像就法警署发起的‘猎鹰行动’,在全美范围内追捕逃犯,相当于我们的追逃。”
韩均顿了顿。接着说道:“同时情况比国内更复杂,就像大家知道的,美国是移民国家,人口多元,文化多元,犯罪形式多种多样。没有规律可循。并且没户籍制度,没有外来人员管理。流动性远大于中国。
再就是法律因素,命案发生后我们可以组织上千警力进行大范围排查,可以半夜三更敲门,可以入户了解情况甚至检查。在美国不可以,想进门必须先去找法官开一张搜查证。而这种无目的搜查,法官往往是不会支持的。
抓到嫌犯之后又要面临严谨的司法程序,国内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法庭对谋杀案证据要求更高。疑点利益归于被告的原则在避免冤假错案的同时,也会让很多凶手逍遥法外,造成了‘辛普森杀妻’这样的世纪悬案。”
陈副厅长重重点了下头,一脸严肃地附和道:“前年我随彭副省长去考察过,就像韩处长说得一样。同样是命案,美国同行破获难度是我们的几倍,这一点同志们要有清醒认识,该虚心学习的时候就要虚心学习,不能沾沾自喜,要看到我们与人家的差距。”
刚调到“801”没多久,就参与侦办过一起命案,居然有机会出国交流,张祥激动不已,同部下们异口同声地应道:“是!”
“韩处长,不好意思,你继续。”
陈副厅长歉意地笑了笑,韩大处长接着道:“最后就是活动安排,原计划没打算让你们这么早去,之所以提前一个多月,完全出于纽约警局接下来要对一批警探进行升职晋衔前的例行培训。
这样的培训国内有,警官学院经常搞,我研究过培训大纲,发现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有很大差距。政治学习多过于专业,专业教材严重滞后,根本算不上职业培训。
美国没有警察专业学历教育,只有职业培训,很多警局有自己的警校或培训机构,自己拟定培训教材,教官大多来自在一线从事警务工作的资深警官,连一些专职教官每年都有很长一段时间从事警务工作,这样可以把新知识带回学校,传授给刚入警的学员或参与培训的在职警察。
十二天的培训全是经验之谈,这个机会很难得,希望各位能够把握住。”
机会确实难得,众人又不约而同地起身保证,随着陈副厅长一声令下,第一批交流人员正式出发。
陈副厅长太忙,目送客车离开后直接返回厅里。李主任要代表厅里再送一程,跟车一起去了机场。
回到二楼,韩均发现一下子少了15个人,“801”显得比平时冷清,禁不住笑道:“各位,别羡慕了,这只是第一批,你们又不是没机会。”
“小魔女”詹升荣和邓南晴全走了。复查科就剩下谭雁冰孙大勇,二人挠了挠头,拉开玻璃门不好意思地笑道:“处长。我们不是羡慕,我们有些寂寞。”
“寂寞就去二科帮忙,观摩组过几天到,帮他们去做做准备。”
“是。”
等二人走进二科办公室,江慧如跟夏莫青对视了一眼,忧心忡忡地说:“处长,第二轮清查恐怕没上轮容易。”
“什么意思?”
“我们进去说。”
江慧如陪他走进主任办公室。苦笑着解释道:“可能第一轮清查被我们搞怕了,有三年内积案的市县局这段时间全在拼命查。刑侦局杨局昨天打电话说已破获四起。换句话说,我们接下来要去清查的,全是他们组织精兵强将,投入大量警力财力之后实在破不了的。”

韩均乐了。坐到窗边:“他们有压力?”
“肯定有,没压力能不惜一切代价去查,据说几个县局局长亲自挂帅,自己给自己限期,不打算再给我们机会。”
夏莫青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笑盈盈地说:“要是平时也就算了,关键第二轮清查部里会派观摩组,我们不能一点成绩没有。处长,您说我们是不是给他们来个声东击西?”
韩均反应过来。抱着胳膊问:“把清查范围扩大至5年内?”
“我们统计了一下,尸体没火化的一共14起,算上3年内的共18起。王科长和齐科长正在组织人员研究案卷。二科四科一起上,争取多破几起,让观摩组看看我们的战斗力。”
“行,你们既然商量好了,就这么办。”
江慧如接过话茬道:“另外东靖市局有一起现发命案,他们不打算拖到下半年再移交。想请我们提前介入,已打过好几次电话。我没答应也没拒绝,您看这事怎么办?”
“如果特别急,朱俊风肯定会给我打电话。”
“估计朱副市长知道您这段时间忙,另外他又不分管公安。”
“你们意思是去一趟?”
“我们听您的,您说去就去,您说不去就不去。”
东靖的小龙虾不错,应该带张琳去尝尝,韩大处长权衡了一番,拍了拍腿:“这两天没时间,周末吧。”
就知道他不会拒绝,江慧如嫣然一笑道:“行,我等会回复他们,让他们先派人把案卷送来。”
正事谈完,夏莫青忍不住问起私事,指着对面笑道:“处长,律所昨天一揭牌就日进斗金,按照这趋势,您的房贷估计用不了两年。”
韩大处长摇头笑道:“昨天那300万不是什么顾问费,当那么多人签协议是图个意头。”
“假的,签完之后要钱给人还回去?”
“钱当然不会还,白主任什么人,只进不出。那些钱是以顾问费名义给的,事实上是那几个老板及老板子女办投资移民和出国留学的服务费。前几天不是刚去厅里办了《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吗,相比外面那些什么都没有的黑中介,找白主任要靠谱得多。”
“办投资移民,办留学?”
“是啊。”
韩大处长不无得意地笑道:“思恩律师事务所现在也算官商勾结的律所了,反倾销反垄断和知识产权应诉跟省里勾结,投资移民和办赴美留学什么的跟美国驻sh总领馆勾结。至少在办理签证上,律所永远其它中介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
夏莫青明白过来,不禁叹道:“政治处领事是您和艾琳同学,签证官是艾琳男友。她们办签证确实很方便,难怪省外事办厅边防总队和出入境管理局这么重视呢。”
“投资移民可以搞,反正你不搞同样会有别人搞。留学咨询现在不能打广告,因为需要教育部的一个什么手续,王中阳昨天去了bj,也不知道能不能办下来。”
“您人脉这么广,请康副省长托托人,应该没什么问题。”
江慧如倍感意外的是,韩大处长竟摇头道:“我只打打涉美官司,这些业务是她们自己搞的,赚到钱她们自己分。所以不关我事,我不会帮她们去求什么人。”
“分这么清?”
“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分清点好。”
夏莫青不是江慧如,对他要了解得多,看着对面律所一脸羡慕地说:“白主任发了,靠着您这棵大树,迟早会成为千万富豪。”
“千万有点难度,干几年,赚几百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她在国内帮我跑那么多年,总得给她点回报是不是?”
“处长,等我儿子长大,我也要沾沾光,请您帮我儿子办个留学,让他去美国见见世面。”
她儿子才六岁,就想到这么远,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韩大处长不由想起自己那个“有想法有前途”的女儿,鬼使神差地掏出钱包,亮出瑶瑶照片献宝似地问:“江主任,夏主任,感觉这个孩子怎么样?”
瓷娃娃般的一个外国小女孩,好像是混血儿,江慧如一脸好奇地问:“处长,这是您朋友家的孩子?”
“我的孩子,没发现眉毛很像我?”
韩大处长一边示意她仔细看认真看,一边眉飞色舞地笑道:“英文名叫蜜雪儿,中文名叫韩瑶瑶,琼瑶的瑶,不是遥远的瑶,十四岁了,女孩子长得快,有我肩膀高,很懂事很听话很孝顺很有爱心,听说我前天肚子不舒服,紧张得一夜没睡好。”
十四岁的姑娘,连夏莫青都惊呆了,将信将疑地问:“处长,是您亲生的?”
“不是亲生的能这么像我?可以去做亲子鉴定,百分之一万是我女儿。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可是……可是……可是您今年才30岁。”
韩大处长很难得不好意思了一回,咧着大嘴嘿嘿笑道:“我……我要孩子比较早,韩国不是有一部电影吗,那个主持人很早就有了孩子,而且是超速三代。我跟他情况差不多,不过我女儿比他女儿懂事,才超速两代。”
那是电影,你是现实存在。
江慧如佩服得五体投地,再次看着照片问:“瑶瑶现在跟谁在一起,跟她妈妈吗?”
“她妈妈结婚了,有了两个孩子,她跟她外公外婆在一起。再等四年,等她18岁我就要去跟她团聚,所以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我这个处长有可能只会干四年。”
四年之后的事四年之后再说,江慧如不是傻子,不会傻乎乎的到处乱说,不会傻乎乎的去向领导汇报,而是小心翼翼地问:“处长,瑶瑶的事,张教授知道吗?”
韩大处长更得意了,抱着双臂确认道:“知道,她俩经常在网上视频,她很爱瑶瑶,瑶瑶也很喜欢她,相互之间经常送礼物。”(未完待续)R466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