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谋己?谋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大小:


正文 第039章 谋己?谋国!



(求收藏,都没三百个,我想加更啊!)
郭汜刚一开口,贾诩就明白过来,知道二人在虞翻那里受了气。
贾诩毫不在意,神情淡漠的说道:“如今朝廷在二位将军手中,换言之朝廷就是二位将军的代表。若是朝廷寻回玉玺,威望必定大增,二位将军也会随之受益。”
“区区威望,不要也罢!”李傕大叫道。
贾诩面色不变,分析道:“昔日董公势力犹在二位将军之上,却被天下诸侯迫离洛阳,逼至长安,何也?非实力不强,而是威望不足。二位将军如今之处境与董公相似,实力虽强但威望不足,所以加强威望势在必行。”
“我们已经打败了马腾、韩遂,其他诸侯未必敢来犯境,何必如此麻烦?受那鸟气,增加劳什子威望。”李傕暴躁说道。
“若是二位将军威望足够,就可以彻底掌控朝廷,号令天下诸侯,其势犹胜昔日之董公。”贾诩懒得和二人多言,直接以结果诱惑,若二人不从,他也不会再劝。
听了贾诩之言,李、郭二人怦然心动,号令天下诸侯,这是何等威风?幻想一番二人已是心痒难耐。
虽然心动,可更心疼,李傕扭曲着脸说道:“可是袁术的胃口也太大了,竟然要三万匹战马,简直是欺人太甚!”
昔日董卓麾下有二十多万铁骑,马匹更是超过了二十多万,将近三十万,可经过数次大战,损伤甚多。
在李、郭二人掌权后,西凉大军已经只剩十多万马匹,若是再去三万,恐怕连十万铁骑也凑不齐,这让李、郭二人如何忍受得了!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瞬间便恢复如初,淡淡说道:“二位将军不必如此,袁术既然开了价,吾等当然也能还价。依诩之见,袁术的底线应该是一半,二位将军可以此为准,与那虞翻商谈。”
“一半啊!”李傕仍旧犹豫不定,倒是郭汜有些心动。
“文和能确定?”郭汜问道。
“应该不差!”贾诩悠然自得的说道。
“好!为了玉玺,一万五千匹战马,出了!”郭汜咬牙痛下决心说道。
李傕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默认了郭汜之言。
事情了解,贾诩告辞离开。
回去的路上,贾诩脑中一直被一个名字占据着,那就是‘袁术’。
“出身好、有谋略、实力强大,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主!”
贾诩何等样人,岂会看不出李、郭二人不堪辅佐?之所以依附,不过为了保全性命罢了,他从来也没想过效忠李傕、郭汜。
在董卓死后,贾诩无时无刻不在留意天下诸侯,寻找明主,只待确定目标,立刻前去投效。
袁术早在讨伐淮南之时已经进入了贾诩目光,越是观察,贾诩对袁术越是钦佩。
此次为李、郭二人出谋,贾诩特意将袁术底线多说了五千(其实袁术的底线是一万匹战马,这绝对瞒不过贾诩这个老狐狸),就是想向袁术示好。
“还是再看看吧!”有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投靠董卓),贾诩也谨慎了许多,虽然看好袁术,不过他还需观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贾诩刚刚回府,下人来报:“扬州使者虞翻等候多时。”
“哦?”贾诩眼中精光一闪,然后赶去前厅与虞翻相见。
“劳虞先生久候了!”贾诩姿态放的很低,不敢因虞翻年幼就小看他,毕竟前次董卓与袁术之交易就是眼前之人促成的。
“贾先生客气!”经过和袁术的谈话,虞翻深深的知道贾诩在袁术心中地位,自然不敢怠慢。
二人寒暄一阵,分宾主坐定。
“不知虞先生此来所为何事?”贾诩淡淡说道,眼睛却是时刻观察着虞翻神态。
“我家主公对先生甚是敬仰,特命在下前来拜见!”虞翻微笑说道。
“哦!”贾诩不置可否,轻轻应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
虞翻也不在意,继续说道:“贾先生也知道,对于玉玺各路诸侯皆是虎视眈眈,我家主公之所以选择与李、郭二位将军交换,除了彰显忠义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家主公对贾先生十分看重。”

“得袁公看重,贾某深感荣幸!”贾诩仍旧不曾表态,话语虽好,可神情却是淡漠无比,显然没有深信虞翻之言。
虞翻见此,心中对贾诩如此沉得住气暗暗佩服。
想了一下,虞翻取出一封书信,说道:“此乃我家主公与贾先生之书信。”说完将书信递给贾诩。
贾诩接过书信,拆开阅览。
突然,只见贾诩那半开半合的眼睛猛地睁大,仿佛遇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虞翻见此,心中对那封书信中的内容好奇不已,可惜袁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亲手将书信交给贾诩,虞翻见袁术如此郑重,自然不敢拆阅。
其实,书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十个字:君自谋己,不若与吾谋国。
贾诩看过书信,心中震惊的无以复加,仅凭这十个字,就可以看出袁术对他有多么的了解,说是熟知也不为过。
回想虞翻方才之言,贾诩心中一动,想道:“看来虞翻方才之言未必不可信。”
深深吸了一口气,贾诩压下心中惊骇,向虞翻问道:“袁公此举究竟何意?”
虞翻郑重说道:“我家主公说了,他无时不刻都在期盼先生到来。”
此时,贾诩已经完全恢复过来,沉吟一下,点头道:“袁公诚意贾诩已经知晓,还请虞先生转告,贾诩自有主张,日后再见分晓。”
虞翻点了点头,说道:“主公吩咐过,以贾先生之智,定能想得完全之策,他只在寿春静候佳音。”
贾诩眉毛一挑,拱手向东道:“多谢袁公信任!”
虞翻见此,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最大的目的完成了,随后几日虞翻专心与李、郭二人扯皮。
出乎预料,李、郭二人的底线竟然是一万五千匹战马,这已经超出袁术的预期,虞翻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在看到一旁的贾诩时,虞翻心中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既然李、郭二人如此‘大方’,虞翻也不客气,双方议定以一万五千匹战马换取玉玺,可惜的是此次没有一匹是母马。
虞翻倒也不在意,袁术在淮北的马场已经坚城,去年产马上千匹,已经渐渐开始自给自足,对母马的需求不是特别大。
反倒是即战马匹有些短缺,有了这一万五千匹优质战马,正好解此燃眉之急。
约定好交易日期,众人各自散去。
出了大厅,虞翻故意落在后面,与贾诩并肩而行。
“此番多谢贾先生了!”虞翻低声试探道。
“区区小礼,虞先生不必放在心上。”贾诩说了一句,快步离开,显然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他与虞翻的关系。
听了贾诩之言,虞翻心中甚是感叹,想道:“此人之才,真是深不见底啊!”
在和李、郭二人达成协议后,虞翻此行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不等回归,即刻写了一封书信命人快马加鞭送回寿春。
在长安待了几日后,虞翻向天子言明,准备启程回寿春。
献帝也不知发什么疯,竟然下旨封袁术为平南大将军、扬州牧,节制荆、扬、豫三州,拥有开府之权。
同时,为了安抚李傕、郭汜,在二人的将军之前也加了一个大字。
一时间,朝廷大将军泛滥成灾。
献帝此举却是想拉拢袁术,他一直想要脱离西凉众将的控制,这样自然需要其他诸侯相助,和众大臣商议后,献帝将目光对准袁术。
在献帝看来,袁术对汉室还是比较忠心的,毕竟他是第一个前来进贡的诸侯。
献帝还不知道,袁术进贡完全就是一个骗局,真正的目的是和董卓交易,如果知道了献帝肯定对袁术咬牙切齿,毕竟他对董卓的恨意远远超过现在的西凉众将。
虞翻模模糊糊又得了一大收获,心中惊喜异常,辞别献帝,望寿春而归。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