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未来帝师(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子监博士?
会不会答应呢?
王琛目含期盼瞧过去。
不止是他,在场几乎每个人都瞧了过去,尤其是王继恩,他更是目光闪烁。
赵匡胤很直接拒绝道“国子监就算了吧。”
王琛有些失望,好吧,估计老赵也不会让自己和权贵们过多接触,毕竟电能这玩意若是真的能搞出来,未来功劳太大,能够造福无数黎民百姓,到时功高震主,再加上和权贵们联系太广,牵扯的利益太多,有可能会威胁到老赵家,所以赵匡胤这么行事,王琛非常理解。
皇帝都那么说了,其他人自然没什么看法。
倒是赵光义笑道“静海侯学究天人,陛下,我想邀请他当我几个儿子的算术先生,您看可行吗?”
赵匡胤笑眯眯道“我也正想说让他给德芳当算术先生,正巧你提起来,这样吧,就让静海侯有空的时候教德芳、德昌、元杰等人吧。”
赵匡胤有四个儿子,两个死了,只剩下赵德芳和赵德昭,赵德昭已经二十几岁,压根不可能跟着王琛学习什么,倒是赵德芳才十五六岁,还算在学习的年纪。
王琛算是看出来了,这是赵匡胤的帝王心术,不给自己接触权贵子弟,却又用皇子老师的身份弥补。
其实总的来说,不能成为国子监博士是很让人失望的。
只不过王琛却十分满意。
为何?
因为赵光义的儿子也要拜自己为师啊!
尤其是刚才赵匡胤嘴里的赵德昌,其实就是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哥们儿要成为“未来帝师”了?
“静海侯,你可愿意教德芳、德昌元杰他们算术?”赵光义问道。
王琛二话不说道“那是我的荣幸。”
赵匡胤哈哈大笑道“既如此,我赐你一把贵美石珠盘,权当束脩,用心教导好我和光义的几位儿子啊。”
贵美石?
貌似古人将钻石、宝石、彩石并称为贵美石,钻石如今还没开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材质制作的珠盘。
珠盘就是算盘,只不过算盘的名称要到元代学者刘因确定后才流传开来,如今叫珠盘或珠算。
赵光义则是认真道“我几位儿子的束脩就按照寻常来了,静海侯莫怪。”
“不敢不敢。”王琛忙谢道“谢谢陛下和晋王。”
赵光义趁热打铁道“今日正好黄道吉日,静海侯要拜王行首为义父,正巧我带了德昌、元杰过来,就来个双喜临门,让他俩待会拜静海侯为师。”
赵匡胤则是对着老太监道“把德芳给我叫过来。”
“是。”
王琛看得出来,赵匡胤和赵光义是故意拉拢自己呢,给一个皇家子弟老师的身份。
谈完拜师的事情。
赵匡胤看向高怀德等人,笑眯眯道“感谢诸卿给我送大礼,回头记得把钱送到宫里,切勿忘记了。”
高怀德、王仁瞻等人一脸无奈,欠别人钱或许还能赖,欠皇帝的还真赖不了。
半年俸禄啊。
就这么没了!
他们能不心痛么?
这时,赵匡胤道“还有第三局,下小象戏,嗯,石侍中胜一赔一,打和一赔三,静海侯赢二赔一。”
表面上有点倾向王琛。
因为下象棋厉害的人,一般都比较会“算”,刚刚王琛表现出来的算数那么牛逼,自然而然,赵匡胤觉得他下象棋应该有点水平。
不过他也没有小瞧石守信,因为象棋是集哲学、兵家谋略和战争艺术于一体的微型战争,石守信乃是将帅之才,自然象棋水平不低。
这下子众人有点捉摸不准该怎么下了。
高怀德倒是想鼎力支持自己的老兄弟,可是刚刚输了半年俸禄,他心疼钱啊,犹豫了下,对着石守信讪讪一笑,道“石侍中,这回我就不支持你了。”言罢,根本不给石守信使眼色的机会,直接对赵匡胤说了句,“陛下,我下静海侯一千……不,两千贯赢。”
赵匡胤笑呵呵道“你这是想赢我的钱啊。”
王明也紧随其后,道“能赢陛下的钱是咱们的荣幸。”随即,他也下注了,“臣也买静海侯一千五百贯赢。”
“打和。”
“静海侯算数惊人,我还是买他赢比较好。”
“嗯,不能跟钱过不去啊。”
“对对,关扑赢了再说,咱们不能当散财童子。”
从一开始死命买王琛输,到如今绝大多数人买他赢,变化不可谓不大。
倒是王琛眨眨眼,心说今天老赵要发横财了,不管自己象棋水平如何,待会必须得输给石守信啊。
等到众人下注结束。
王琛拿出了白玉棋盘,然后……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宋朝初期的象棋和现代象棋差别不小,又没有炮,王琛哪里是石守信的对手,被杀的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只用了几分钟就败下阵来。
看着最终结果,高怀德满头黑线道“静海侯,你莫不是故意输给石侍中?”
王明输的脸都绿了啊,“你阴我们,先前咱们帮着石侍中辱骂,你怀恨在心,故意的,你一定是故意的。”
王仁瞻更是两眼泛黑地看着王琛,“你这厮不安好心。”

还有石守信的几个老兄弟,纷纷指责王琛“作弊”。
王琛叫屈道“冤枉啊,我真的技不如人,你们不能这样诋毁我,我像是那种损人不利己的人吗?”
像!
怎么不像?
崔彦进、刘光义等人谁都不相信王琛的话啊,毕竟算数都足以开宗立派的大家,怎么可能上去一个字都没吃就被石守信击溃?你这不是怀恨在心放水是什么?
只是人家确实输了啊。
他们几个哪怕觉得王琛放水,可是无话可说啊。
只能欲哭无泪地摸摸自己荷包,琢磨今晚输了多少钱。
薛居正、沈义伦等人也不相信,他们同样觉得王琛是在坑高怀德等人,顿时有点哭笑不得,宁愿连带着手表、座钟和花露水这样珍贵的东西输掉,也要坑人,你这报复心理多强啊?
倒是赵匡胤心情大好,“我算算……诶,今晚我赢了五六万贯钱,没想到你们都挺有钱啊,嗯,打北汉的军费出来了,呵呵,行了,三局两胜,最终石侍中取胜,静海侯,愿赌服输,东西都给石侍中吧?”
王琛假装一脸无奈,“好吧。”随即他看向石守信,表演道“石侍中,这些东西都珍贵无比,我能花钱买回来吗?”
石守信进入影帝状态,哼道“老夫卖给其他人也不卖给你!”
王琛着急道“同样是出钱,你为何不卖给我?”
石守信显得很傲然,“东西如今是我的,我想不卖给谁就不卖给谁,你管的着么?”他咂咂嘴,故意对着众人说道“诸位,择日我开个唱卖,到时你们有意者前来参加,我偏偏不让静海侯入内,你们唱卖到了宝贝,回头都给静海侯看看,这些都是他珍藏的宝贝,哈哈哈。”
表演的好。
表演的非常到位。
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太亮了。
王琛忍住偷笑,表面上显得很气愤,“石侍中,你欺人太甚!”
赵匡胤打和道“好了静海侯,愿赌服输,东西没了没事,你若是有钱,回头可以从参加石侍中唱卖的人手里买回来嘛,石侍中不卖,不代表他们也不肯卖啊。”
旁边几十个官员心里想,要是能够唱卖到这样的宝贝,谁还转手卖给王琛啊,手表、座钟、花露水哪个不是稀罕品?最关键,皇帝手腕上也戴着手表,刚才看了,总共只有十几只手表,物以稀为贵,又有皇帝这块金字招牌,他们肯定不可能唱卖到了再转手卖出去,甚至有人都想好了,一旦唱卖下来,当做传家宝传下去呢。
……
赌约过后。
举行了认父仪式。
王琛按照流程磕了三个头,嗯,没办法,古代人喜欢磕头。
王继恩象征性地给了一些礼物。
做完这些,众人都贺喜了起来。
“恭喜王行首。”
“贺喜王行首。”
“能收静海侯如此才思敏捷的年轻人当义子,实乃王行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是啊,光凭算术一道,静海侯就足以名垂青史。”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王琛也跟着王继恩后面和众人聊了几句。
这时,赵德芳也来了,赵匡胤顺势让三人拜王琛为算术老师。
堂内。
老太监把装着贵美石算盘的木盒子递了过去。
因为人太多了,王琛没好意思第一时间打开看到底什么材质,只是坐在左侧上座,看着站在自己身前的三位皇家子弟。
赵光义很郑重地让两位儿子送上六礼束脩。
何为六礼束脩?分别是
芹菜,寓意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鸿运高照。
红枣,寓意早早高中。
桂圆,寓意功德圆满。
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
说起来,虽然赵匡胤送贵美石算盘比较珍贵,但是实际上赵光义态度更认真。
王琛收完束脩,坐在那边没说话。
赵光义亲自主持道“德芳、德昌、元杰,还不快快拜见师父?”
王琛稳如泰山坐着,其实古代拜师第一步应该拜祖师爷,只不过他哪来什么祖师爷,索性从简跳过了这一步。
赵德芳、赵德昌和年幼的赵元杰都跪了下来,行了三叩之礼,虽然他们是皇家子弟,但是古人拜师礼实在太严格了,除非确定为储君,否则都逃不了这一套。
然后年纪最大的赵德芳上前献上红包和投师帖子,“见过夫子。”
王琛收下来,笑眯眯鼓励了句。
随即是赵德昌,他同样献上红包和投师帖子,一脸认真道“能跟随夫子学算数,乃是德昌三生之幸。”
这位可是未来的宋真宗啊,王琛同样鼓励了句。
随即是长相很可爱的赵元杰。
不一会儿功夫,三位弟子拜师完成。
王琛看着三位皇家子弟非常满意,心里却在想,没想到,没想到啊,哥们儿一不小心就真的成了未来帝师了啊,等到赵德昌登基后,哥们儿还不得横着走?
诶,怎么说的自己有点像螃蟹?
htt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网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