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没用了,再说了,他们里面许多门道,也不大好放在台面上,你日后遇见事情了,一件一件地学起来就是。【】”
宝玉道:“那宝姐姐至少也与我说个大概,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宝钗挑眉道:“你父亲、林姑父没同你说么”
宝玉摇头。
宝钗看黛玉,黛玉道:“二舅舅自己都未必熟悉这些东西,怎么会和他说我父亲他还生着宝玉的气,所以也没教。”
宝钗只好同宝玉道:“此次苏州析出四县,你知道罢”
宝玉点点头道:“昭文、元和、震泽、新阳四县,元和是由长洲县析出来的。与长洲、吴县一道附郭。”
宝钗道:“外头有句俗话,叫做三生不幸,知县附郭,说的就是附郭的县令,处处要受府城牵制,举动不得自由,你如今还是国中唯一的三县附郭,比之别府,又要更受牵制,毕竟一城之内,不但有知府、同知、府城诸僚属,还有两个与你平级的县衙,且你的辖地,原本还是从其中一个大县里分出来的,治下吏民必然多受长洲县令影响,治理起来,就更要掣肘了。”
宝玉惊道:“我本以为附郭的县令会清闲许多,且又是苏州这样的好地方,原来竟不好么”
宝钗笑道:“你别急,附郭的县令既有不好处,也有好处你想你与上官同处一城,凡有政绩,自然都被人看在眼里,再则一般首县都是富庶地方,民风相对淳朴,一般不会有大事,安安稳稳地熬着,虽无大功,也无大过。”
宝玉这才稍稍心安,拱手道:“除了这个,还有别的么”
宝钗笑道:“细务上无非钱粮刑谷,这个有林姑父和姨父给你的幕友打点,你毋须忧虑。倒是上官同僚之间,必得好好相处,毋以大家子傲视他人,尤其是知府。”
宝玉点头受教。黛玉见他两个言谈相得,自己插不上话,便亲从小炉子上端了茶炉,替宝钗、宝玉两个泡茶,这回不同昨日,她料理得极其精致,用一盏小小紫砂,冲泡两遍,滤出极清澈的两杯绿茶,用白瓷小盏端上来,宝玉连忙接过,见里面细长的茶叶根根竖直,叶片上披着白毫,毛茸茸煞是可爱,低头一嗅,只觉清香扑鼻,再一尝,不似往日喝的茶那么浓郁,然而细品之后,又觉鲜醇甘厚,回味无穷,不由得问黛玉道:“这茶我倒没见过,是什么茶”
黛玉笑而不语,宝钗代她答道:“亏你还要去苏州府呢,这是太湖名茶吓煞人香,先帝赐名碧螺春。”
宝玉笑道:“我不大懂,光看着颦儿泡茶好看了这茶我听说春天里的最好,是林姑父给的么”
黛玉抿嘴一笑,看宝钗一眼,道:“是她叫人带的,巴巴儿地搜了这么些,也泡不了几次。”口内抱怨,语气却甚是甜蜜,宝玉也就一笑,略喝了一杯茶,出去继续听贾琏聊些生意买卖去了。
、第155章
宝玉既得了宝钗、黛玉吩咐,听贾琏时便留神揣摩,果然见他处处都是试探恳求之意,便也半遮半掩地应下,又故意问:“哥哥怎么和宝姐姐一处走来”
贾琏道:“因我要做生意,正好她也要去扬州投奔叔父,所以就托我顺路护送。”
宝玉道:“怎么以前没听说宝姐姐在那边还有个叔父”
贾琏笑道:“说是一个在外做生意的叔叔,膝下也有一儿一女,也是兄妹,薛大妹妹想要出来见识游玩,姨太太不放心,就叫她跟着叔叔。”
宝玉点头道:“既是在外做生意的,怕行踪未必一定,不如先派人去扬州问问,同他们知会一声,这里再过去方不显唐突。”
贾琏笑道:“我省得,已经派了她家人过去了。”
宝玉听见,方不再多言,转而依照宝钗所授,谈论些玄而又玄的故事,又说起路边风景,只口不提生意的事情。
贾琏本以为宝玉年轻面嫩,诸事上又不通,见他允了照拂自己,立时就要商量细务,却见宝玉忽然转了口风,心内讶异,暗忖宝玉到底是出息了,连官架子都已经摆出来,面上却愈恭敬,真正将宝玉当做个大人来对待了。
黛玉与宝玉既等到宝钗,便转从水路而下,宝玉没出过远门,黛玉还恐他不习惯坐船,谁知他有贾琏并沿路的亲朋故旧、同年同僚并当地官府陪伴照料,闲暇时再向宝钗等人讨教些官面上的事务,心思全不在乘船上,竟是一点儿不适也没有。
黛玉见了,才将一颗心全放在宝钗身上,每日与她观景、对弈、吟诗、泡茶,又有那耳鬓厮磨、情好交接之事,不必细表,如是过了十数日,派去扬州的家人飞快来报道:“二老爷过身了二爷和二姑娘正扶灵往金陵去呢”
宝钗特地再问一遍:“你可确定”
那人磕头道:“小人还特地去四处打听过了,的确是咱们家二老爷,二爷的名讳年纪也对得上。”
贾琏就不大高兴,再送宝钗去金陵自然不费什么事,难的是那里正办着丧事,他这做亲戚的,去了少不得要帮衬一二,帮衬来帮衬去的,就把时间耽误了,再说他本来是听说薛家曾开过这样商路,心里未尝没有倚仗宝钗叔父的意思,如今人不在了,于他也没什么用处了,与其送宝钗回去,不如留在这里,靠着宝玉这个现成的堂弟来得要强得多。只是他心里虽是这样想,毕竟面上不好开口,就只问宝钗的意思,宝钗道:“他们回家料理事务,一定忙乱得很,我还是先不要去添乱,先在这里素服设祭,再派人去金陵致祭便是。”
贾琏听了才安下心来,殷勤道:“我替你去置办素服,未知是几服的族亲”
宝钗道:“緦麻即可。”
贾琏便记在心里,下去替她置办东西去了。
黛玉等他走了,才推宝钗一把道:“你既知道叔父的丧期,怎么前些时候不同我说咱们还那样了的。”
宝钗道:“我只知道他大约是这些日子,这时候应当是病着,谁知这两日就没了呢再说我说,缌麻,是按着在室女的服,其实出嫁的是不必服的。”最后一句说得格外轻,黛玉却一字一字听得极分明姐姐,猛然抬头看宝钗,宝钗也正看她,两人对视之中,不知不觉地就四手相握,黛玉只觉全身上下,都似沐浴在春风中一般欢喜,宝钗一说出口,则也觉得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彼此凝视久时,宝钗方又道:“前几日你抱我,我推却了,也是为的这事,毕竟是我同族叔父,小时候也和我极亲近的,如今唉”长叹一声,颇有物是人非之感。
黛玉抓着她手摩挲以示抚慰,口内还笑道:“守不守的,横竖我是无所谓的,我只怕你熬不住。”
宝钗白她一眼,道:“十八个月我都熬过来了,区区几日,有什么熬不得的咱们今晚就分床睡。”
黛玉一面笑,一面掐她脸道:“哟哟,分床睡这话居然还能从你嘴里说出来,真是太阳打水底下出来了。”又故意凑近她道:“若是分床,我们一路上可都分开,不然反复折腾被褥,叫人看见了说闲话。”
宝钗嗔道:“至多再十余日就到苏州了,谁怕谁呢果然唤来莺儿,将两人铺盖分开,莺儿笑道:“姑娘糊涂了,如今是夏天,你同宝二奶奶两个只得一床被子,还要怎么分”
宝钗倏然红了脸,大声道:“作死的丫头,你再另铺一床不就是了非要纠些字眼,一些儿事不会办。”
莺儿吐吐舌头,紫鹃扯着她,两个笑嘻嘻地去铺陈去了。
黛玉就一面笑,一面在自己脸颊上一划,对着宝钗比了个鬼脸,且又道:“你自己说错了话,老羞成怒,还好意思责备人家,我为你的丫鬟一哭。”恨得宝钗一把上前,把她按在榻上,挠得连连求饶才罢。
一行人抵达苏州,已是七月末,县衙中诸差役早得了消息,打点起官轿,在城外迎接,宝钗因宝玉年轻,恐怕众人不服,特地留神看过仪仗,又叫林海所推荐的一个师爷来仔细询问无误,才对宝玉点点头,宝玉正要吩咐起行,忽然远处又来了两乘官轿,却是长洲、吴县两县县令。
宝钗见那两人都是四十许的年纪,一人面白微须,面上一片浩然之色,状甚严谨,便知是吴县县令陆世楠,另一人面目黧黑,高高瘦瘦,逢人便笑,却是长洲县令李华。
这两人都是科举出身,陆世楠乃是三甲同进士,李华是先帝时的举人,资历都比宝玉要老,宝玉慌忙前去见礼,那陆世楠一脸倨傲,一副官腔官调,颇以前辈自居,李华虽不如他那般傲气,却也未见十分重视宝玉。
见过之后,惯例是接风洗尘之筵,宝玉不大爱这些应酬,且又是面对两位老前辈,心内发虚,寻个借口走到车边问宝钗,黛玉跺脚道:“呆子连我也知道这顿饭必是要去的,你还这样蝎蝎螫螫的,越发叫人看轻你了”
宝钗轻咳一声,摇摇黛玉的手臂道:“你若怕应付不来,便把琏二哥带上,他是老于此道的人,有事也好提点着你。再说还有李贵呢,你家里那几个仆人见的世面不比外面的小官儿少,你带他们去,他们都明白怎么做的。”
宝玉才如得了圣旨一般,打发衙役并一众婆子小厮护送黛玉、宝钗回去,自己带着贾琏、李贵并几个幕友赴宴去了。

江南富庶,县衙建得也算是精致了,然而宝钗之心,只恨不能将黛玉供在那仙宫、瑶池才好,一入内衙,便蹙了眉头,转头对黛玉道:“门面这样简陋,漫说与你家比,我看只怕连寻常县衙都不如。”
黛玉失笑道:“你当我是什么人了哪有那么娇气”四下一扫,道:“我倒觉得打扫得不是很干净。”
宝钗立刻就命召来县衙里的杂役婆子,吩咐她们再打扫一遍,那婆子道:“打扫动静大,怕是惊动二位。”
宝钗冷笑道:“太太吩咐打扫,你们不说赶紧动手,反而推三阻四的,究竟是怕惊动了我们,还是根本就不想呢”
那婆子见她说得刻薄,赶紧去叫人去了。
黛玉等她一走,才问宝钗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何苦这样冷声冷气的”
宝钗道:“如今你也是县令夫人了,便要拿出县令夫人的派头来,不然他们这些人最是会欺软怕硬的,本来宝玉年轻面嫩,已是压服不住了,你再这样软,只怕里面人都要欺到你头上了。”
黛玉低头道:“我宁可不做这个县令夫人。”又道:“以后他们喊我太太就算了,你可不许。”
宝钗见她说了半天,关心的竟是这事,略怔了一怔,点头道:“好。”两手裹住黛玉的手,郑重道:“你即便是太太,也是我薛家的太太,和他贾家没关系。”
黛玉脸上飞红,轻声道:“无论怎样,你也只是我的夫人,和其他所有人无关。”
、第156章
宝钗还未看人将内衙打点完呢,就听前面人纷纷喊老爷,又听贾琏在那慌慌张张道:“我不是你们老爷,后面的才是。”知道众人见贾琏年长稳重,将他当成宝玉了,不免一笑,和黛玉道:“贾琏这厮学问不行,在外行走,却也有几分样子。”
黛玉道:“世事洞明皆学问,贾琏于这世路学问,比宝玉要通不知多少了。”
宝钗道:“各有各的好罢了。”说话间贾琏已经和前面澄清,一路入内,黛玉、宝钗便一掀帘子进去,隔着帘子问他筵席的情形。
贾琏皱眉道:“府城共去了一名同知,一名通判,其他两县的人倒是都到了,就是同知和陆县令坐不一会就走了,连他属下也陆陆续续走了。我看坐着没意思,就叫宝玉推说不适,先回来了。”筵席之间,自然以那同知为首,贾琏这等白丁只能忝居末座,想起自己从前也捐了个同知在身上,却活活叫自己给折腾掉了,难免感慨。
宝钗便问:“宝玉呢怎么不见他人”
贾琏努努嘴道:“路上接了个状子,把人叫进来在前头问呢。”
宝钗讶然道:“这都没开衙,怎么就接案子了”
贾琏道:“是个老太婆,拦住轿子鸣冤的,约莫是说她儿子不见了,多半是被人谋了性命,问她可有证据,又拿不出,只顾着哭,我想这城里三个县衙,一个府衙,若真有天大的冤屈,为什么不去府衙鸣冤,偏要到咱们这里别是人家下的套子,专等着宝玉去钻呢。可惜我的话宝玉又不肯听,我就来后头找你们,你们劝劝或许有用都是自家人,你们也不必特地避嫌,直接跟我到前头去就是了。”
宝钗道:“我去看看罢。”挑帘子出来,黛玉也道:“我还没见过问案是什么样呢,我跟你去。”
宝钗笑道:“又不是堂审,有什么好看的”虽如此说,却一手挽住她,贾琏在前带路,一路转到偏厅,果然听见里面不住传来妇人哭声,入内一看,只见宝玉一身便服坐在椅子上,一个年老的婆子跪在地上,一行哭,一行说,一个人在旁站着,将她的话转成官话,见黛玉与宝钗进来,慌忙背过身去,头垂得低低的,不敢抬起半分。
宝玉见她们两来,满面欢喜道:“宝姐姐,你们来的正好,我头一天上任,断案之类的,也不大懂,你们同我参详参详。”
黛玉听他当着贾琏与下属的面说这话,免不了白他一眼,宝玉得了她的眼色,立刻便知内里,反而却笑对那旁边的人道:“这位薛姑娘是我的好友,是个有决断的,日后你们待她就要如待我一样。”又对宝钗道:“这是本县典史王成。”
宝钗见宝玉竟不避讳,索性也大方起来,直接问道:“你是哪里人,从前是做什么的”
那王成不敢抬头,只低着脑袋道:“下官是本地人,从前是长洲的县尉,主掌缉盗事,如今在这里做典史,老爷没来之前,衙内诸事,都是下官暂理。”
宝钗笑道:“原来是典史老爷,妾身是金陵人士,姓薛,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王成连连道:“岂敢岂敢。”因见有女眷在,倒不好停留,便作势要和宝玉告辞他是故意要叫宝玉留他,盖因揣度宝玉不通方言,审案还要倚仗他,谁知宝玉客客气气与他作别,等他走远了,便凑到黛玉身边道:“林妹妹,这个人刚才在哄我他欺我听不懂吴语,其实我跟你这些时候,已听得懂三四成了,好几处他都没同我说。”
宝钗咳嗽一声,站在他与黛玉身前,又看一眼贾琏,贾琏笑道:“我也没见过审案,留我听听可好说不定我还能出些主意呢。”
宝玉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不好的”唤人重新沏茶,那老婆子不通官话,见典史走了,越发不敢说话,黛玉便亲去扶她起来,用吴语问了几句,那老太婆见有人懂吴语,反而有些畏缩似的,战战兢兢回了几句,黛玉打发她出去等着,转头对三人道:“她说她儿子一个月前拿了一百两银子出去做买卖,本是同表弟约好在前头一个镇子见面的,谁知表弟在那等了三天也不见人,报给里正,派人沿路搜寻几日,并无踪迹,问附近乡镇也没人听说,于是报了官,官府因没见尸首,也不大理会,一拖二拖的,拖到而今,这婆子听说有新县令上任,就来鸣冤了。”
宝玉道:“奇怪,这道与王成说的一样了方才我分明听见他们两个说在外辛苦以及新老爷生得秀气等话,拉拉杂杂一大堆,不大像是案子的事。”
贾琏道:“都是一地乡亲,又是先去告过状的,王成早知道内情,和她聊聊家常,再转述案情,也不为怪。”
黛玉冷笑道:“她一个民人家的婆子,怎么知道你几时上任,又那么凑巧在回衙的路上截住你再说你带着那二三十个衙役,一个两个都是白拿钱不干事的么就放任这婆子靠近你,若是刺客怎么办”
宝玉失笑道:“我这小小县令,怎么会有刺客来杀我你多心了。”
宝钗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些总是没错的。”又责备道:“你也是,人家遇见路上来鸣冤的,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怎么你倒一下就接了,这人一定是告状无门、走投无路,才来寻你,说明此案一定有棘手之处,令其他几个衙门都推脱搪塞,你新官上任,就办这样的案,办得好了,显得府衙和其他两县无能,白惹人忌恨,办得不好,人家正是要看你笑话的时候,怕不落井下石呢”
宝玉笑道:“宝姐姐说的在理,只是我也有我的想头,一则她当时正好冲到我的轿子前,避无可避,二则街上那么多人,又多半都是认识她的,我是刚到任的新官,正是要安民的时候,遇见状子,却不肯接,难免寒了吏民的心,第三嘛,我相信以宝姐姐和林妹妹的才能,无论此案破与不破,一定都能妥为处置的。”
宝钗抿嘴一笑,并不接口,倒是黛玉飞他一眼,笑道:“什么是破与不破事还没办,你就先已经觉得我们办不成了”
宝玉连忙作揖道:“我那不过是嘴上留个余地罢了,我心里是极信你二人,不,你二人中任何一个,都能将案子办得漂漂亮亮,不留一丝把柄。”
黛玉哼道:“算你有几分识人之明不过这案子官面上的处置我们虽知道,具体在外经办,还要找个贴心的人,这些衙役是靠不住的,你看李贵或是茗烟之流,谁素日比较勤快,耐得脏乱的,叫他们先沿路打听打听案情经过,是否与那老婆子说的相符,连她儿子当日走得何路,附近有几户人家,都一一报来。”
宝玉就一拱手,笑道:“遵命。”正要叫人,贾琏道:“我横竖也要去寻铺子、找织户,不如顺便就替你们去跑了这一趟。”
宝玉道:“若是哥哥肯去,那是最好不过的,一应开销,哥哥都从库里出罢。”
贾琏摆手道:“那能值得几个钱呢只当是我贺你新上任罢。不过有一样,我要使唤你的人手,我家里带来的除了旺儿,都是夏家的人,用起来不方便。”
宝玉才知他醉翁之意,原在人手,笑道:“我的仆从同哥哥的仆从都是一样的,不单这件,以后有什么事,哥哥也只管吩咐他们去做就是。”
贾琏大喜,作揖道:“那便多谢弟弟了。”脚步轻快,一刻也等不得地就出去了。
、第157章
宝钗见贾琏出去,对宝玉道:“状子既是告到你这里来,少不得要派几个衙役去外头看看,咱们兵分两路,明面上慢悠悠查访,暗地里再叫琏二哥细细打探。”
宝玉道:“那我叫王成去”
宝钗摇头道:“若是平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