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修长生,行医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清晨,河岸尽头,青山翠林之崖,一抹鱼肚白色自此升起,金色圣辉缕缕,从天际普洒开来。
大地沾染圣辉,万物复苏,自沉眠中醒来。
河岸芙蕖初阳升,青峡碧峰灵觉醒。
山村,炊烟渐升,烟尘袅袅。
昨日酒醉的村民迎着天地最初的旭日,起床劳作,一把锄头、一个竹笠、粗衣戴身,抬布远行。
喜迎朝霞作,劳至夕阳归。
活,一辈子也干不完。
修行,也是如此。
木屋,光霞从窗户的缝隙中照射而进,细细碎碎的光斑点缀整洁的房间。
木塌上,盘膝修行的古道子一动不动,许久不见动静,恍如泥塑木雕。
倏然间,他眼帘微动,一道白雾掺杂丝点黑尘从口中徐徐吐出,归于天地,消散一空。
双眸骤开,两道精芒如光柱般汹涌而出,直射天际,竟不输于天地光辉。
一夜之功,修为再度精进。
一缕自然清香弥漫至鼻端,同是还有更加浓郁的肉香味一齐涌至。
古道子循着肉香味望去,见木塌旁的木架上放着一碟肉片,半只烤兔。
“这孩子。”
古道子摇头一笑,自然知道这是昨晚小医去参加酒宴带回来的。
从木塌上起身,拈起一块肉片,放入口中,轻轻咀嚼。
口感滑而不腻,肉质松软,入口即化,肉和烹饪水准都很不错,只是放置一夜时间,口感上有所影响,触感冰凉。
吃了一块肉片,古道子便没有继续食用。
这片山村并不富裕,低处荒野,贫穷朴素,一点猎物对他们来说都是难得的奢侈品,辟谷多年的古道子自然不会贪图口腹之欲而贪夺他人物泽。
灵气汇聚到指尖,将那丝油渍蒸发掉,古道子拂手拉开草帘走了出去。
木屋右侧的里屋中,小医趴在木塌上,尚在睡眠中。
昨夜酒尽人兴,小医抵不住众位村中长辈的劝酒,仅仅是抿了一口,就迷迷糊糊的了。
勉强维持意识担心古道子会饿坏了,便拿些肉菜回到家中放在古道子木塌旁的木架上。
最后实在扛不住酒劲带来的昏睡感,回到自己房间里,倒头就睡,以至于耽误了每天早上最佳的采药时间。
小医幼嫩的小脸上红扑扑的,粉嫩的嘴巴含着头发,身体蜷缩成一团,即使是在睡眠中,他也挂着纯净的笑容,犹如一汪清泉。
古道子掀开草帘看了一眼,微微一笑,关上草帘走了出去。
将那碟肉片和烤兔放在锅中,用竹盖盖上,避免进蒸气和柴火味,然后盖上锅盖。
将柴火放在火坑中,附上一层灵气,随即燃烧而起,火势旺盛。
一般来说,先天境武者即使能够引灵气进体修行,也无法施展出修士的手段。
但,古道子不同,他原本就是凝道境修士,对天地灵气至理的领悟和运用非比寻常,远非其他先天境武者能够比拟,借此施展出某些小手段,自然不足为奇。
炊台中,火势燃烧,古道子坐在木轧上,宛如一个凡夫俗子一般盯着火,不让它灭掉。
不久之后,自小医家中,炊烟袅袅升起,直入天际。
“哒哒...”
一阵很慌乱的脚步声响起。
“簌...”
草帘掀开,小医神色迷糊、慌乱的冲了出来,头发乱乱糟糟,衣服皱褶歪曲,黑色布鞋脚尖往两边撇,不经意间已经穿反了。
小医嘴里还嘟囔着:“完了完了,起晚了,耽误了上山采药的时间。”
自言自语的埋怨中,小医就要与平时一般拿起木墩上的竹篓,去炊台挂壁上摘下竹笠。
“古先生?”
小医正要摘下竹笠,却发现古道子坐在木轧上,微笑看着他,顿时呆住了。
小医小脸红扑扑的,眨动了两下迷糊的眼睛,粉嫩的嘴巴微微张开,露出皎洁的皓齿,很不可思议的样子。
“怎么,很奇怪我会煮饭?”
古道子淡笑调侃之后,俯身将锅盖拿起,滚滚热气扑在脸上。
“古先生,还是我来吧!”
小医终于缓过神来,用力的摇了摇头,将脑中的昏沉睡意驱散,急忙走到古道子身边,小脸红扑扑的说道。
“没关系,马上就好了。”
古道子拈起那碟肉片和半只烤兔放在炊台边缘,侧身对小医笑道:“可以开饭了。”
“哦,谢谢古先生。”
小医迈前一步,随即赶忙退后,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小脸一苦,道:“不行,采药的时间已经错过了,再去晚了,就没有新鲜的药材了。”
说罢,小医就要拿起挂壁上的竹笠,神色急迫。
“不必着急。”
古道子淡然一笑,轻轻按住小医的肩膀,对着他疑惑的目光,笑道:“先吃饭,吃完饭后我有事与你想谈。”
“有事情?”
小医疑惑的偏了偏头,不舍的看了眼窗外的青山,心中想着,既然已经起晚了,今儿就耽搁一天,且看古先生究竟有何事与自己相谈。
如此想着,小医很快放弃了以往坚持而产生的执念,拈过一双木筷,奉到古道子面前,道:“古先生,你也吃。”
“不了,你吃吧!”
古道子淡笑间,伸手推却。
小医心中疑惑不解,人可以不吃饭的么?
人不吃饭岂不是会饿死。
小医夹着一块肉片,飘到古道子眼前,鼻子嗅了嗅,道:“古先生,你真的不吃?”
“真的不吃。”古道子微笑应声,目不斜视,视眼前美味如无物,静自修身。
“奇怪的古先生。”
见古道子不为所动,小医心中自语一声,便是将肉片放在自己口中,轻轻咀嚼一二,顿时眼睛一亮,咀嚼的速度加快,却不舍得咽下。
身在偏僻的小山村中,四面环山,景色雅致,但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平时多是食用农作物为主。
山上野兽凶猛,平常人家即使上山见到野兽踪迹也只是躲藏为主,鲜有杀伤野兽之举,平时吃上肉食,也是倚仗张猎户家的狩猎丰收,才能得以食肉美味的机会。
兽肉难寻,口味更香淳,小医没次吃肉都要好好品尝,舍不得咽下,珍惜享用肉食这段时间。
小医吃掉了五块肉片,一根兔腿,随后揉了揉小肚子,口馋却又强制克制自己,将其当做珍贵之物放了起来。
古道子从始至终都淡笑着看着,也不干扰,一言不发。
“好啦。”
小医舔了舔嘴唇,回味着唇齿中的香味,然后调换木轧的位置,正对着古道子,秀气清澈的眼睛笑成了小月牙,很满足的说道:“古先生,我吃好了,有什么事情你请讲,小医一定认真倾听。”
“这件事情关乎你的未来,所以,你要认真决定。”古道子轻雅拂袖,面色严肃,用以道音刺激小医的大脑,令他头脑不再昏沉,清明通畅。
见古道子面色严肃,小医也是心中忐忑起来,小手握紧了衣袍的边角,指甲扣着缝补上去的布丁,绷着幼嫩小脸,用力的点了点头,道:“古先生您说,小医听着。”
“其实你表情也不必太过严肃。”
古道子轻轻一笑,将遽然间激起的压力释然开来,旋即深邃的眸子盯着小医清澈见底、犹然忐忑的眼睛,声如道音,道:“你可愿踏上修行之路。”
此想法,昨日初见小医时,古道子就曾想过。
小医从青山上救他下山在先,资质不凡,赤子之心,善良之性令古道子欣赏有加在后。
古道子身无分文,不能以金财之物报答救命之恩。
所幸,恰好小医资质不凡,古道子对其又极为欣赏,便想引小医进入修行之路,以做报答。
以小医的资质来看,待他进入修行之日,必将一日千里,潜龙出海,翱翔九天。

但这还要看小医本人的意愿。
修行有修行的优点,凡人有凡人的好。
修士修行以枯燥度日,若有所成,非大毅力者能及。
凡人百年之寿,充分体会人间百乐,生活不枯燥乏味,多姿多彩,亦非修士所能及。
两者比较,优劣之分还且看人来选。
“修行?”
小医眼中光芒大盛,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随即克制自己坐了下去,脸色激动的升起红色,忙不迭的点头,道:“我愿意,我要修行。”
蛮荒大陆,以实力为尊。
所谓实力,恰喻的便是修士的强大。
实力强者,创造秩序,分割富裕土地,广袤无垠,开辟超级宗门。
实力弱者,遵守秩序,屈于人下。
两者相比,相差甚远,天差地别。
而凡人无疑是弱者中的弱者,他们能做的,只能是面对来自修士的显赫传说,抬头仰望踏剑飞行的“仙”。
少年心中有仙,欲求证于仙途。
“孺子可教。”古道子对此非常满意,淡儒卿雅,微笑点头。
“先生可是修士?”小医神色非常激动,早在昨日见古道子手捏奇印时,他便有此猜测。
“也不过是凡人罢了。”古道子淡笑摇头,平淡无奇,既无骄傲,也无失落。
“修行,大道三千,行道望远,纳于足下,修于行路......”
平平淡淡的将修行初经讲述完毕,让小医懂得修行为何物。
古道子淡然问道:“你修行欲求何道。”
小医受于知教浅薄,尚未全然理解古道子话中之意,话由心生,目露坚韧,道:“长生。”
“修长生,行医责。”
小医小小的年纪,就筹划出对未来求道之路,未曾动摇,目光坚定不移。
古道子闻言神色微异,显然小医的回答令他没有预料到。
修行终极所求,均为成仙。
古道子百年长寿,行于地球各大道门、宗派,设坛论道,不限修为,畅所欲言。
自至尾论,道论之音,终齐归一,便是成仙之道。
长生,古道子首次听闻此修行之道所求。
长生何及永生。
“为何?”古道子直出此言。
青山流转圣辉,条条降下,瑞彩缕缕,透过缝隙照射进来,洒落在小医的身上,在他背后仿若汇聚成神辉,通体晶莹。
小医低下头,指甲扣着布丁,看不清他的神色,低声道:“爹爹、娘亲、爷爷、奶奶,他们在世的时候都想让我活的久些,所以我想活的久些。”
原来如此。
古道子恍然大悟,小医天性淳朴,赤子之心,奉孝道,于礼法,遵从已故长辈的遗愿,所以才求长生。
至于行医责,如是小医所修之道。
大道至简,修行于心。
古道子不幸此道,因此道与他心中之道有驳逆之处,但不代表不赞同小医修此道。
因为每个人修行的道都是来源于自己,其他人无法干涉,不然易出大乱。
“那,既然修长生,何不求永生为好。”古道子多此一问。
小医偏了偏头,啃着手指,目光纯净清澈,道:“因为活的太久了,就只剩下自己了。”
古道子愣了一下,随即开怀大笑,道:“好,好一个少年,心性淳朴,赤子之心,希望你的道心永远不会被红尘沾染,永保纯真。”
敞怀笑声渐歇,古道子面色归于平和,将白净手掌贴在小医的眉心上,声音中多了严肃,道:“闭眼,仔细感悟我所传授于你的道经和医经。”
道经名为《圣元道经》,乃是地球上古一门道教传承道经,后该道教泯灭在时光之中,传承断达千年之久,为古道子出门游历时,在该道教遗址废墟中得于经筒,安置在天符宗道经阁之中。
《圣元道经》乃是古道子所知修行功法中的顶级道经,修此经可道基巩固,灵气络络不绝,生机旺盛,延年益寿,同时,也会赋予修行者强大的攻伐之力及持久的战斗力。
《圣元道经》分为十卷。
第一卷为后天、先天武者的淬炼方法。
第二卷至第十卷则对应修行者从凝气境至天魂境九大境界的修行经卷。
通过小医的资质和所修之道,《圣元道经》再适合不过了。
古道子所传授的医经则是地球古代圣医,被凡人称之为药王的“孙思邈”所著作的《千金方》。
古年时期,孙思邈曾赴天符宗一行,起坛论道,医圣符法,皆有涉及,论道月载,得益广茂,与天符宗当任掌门结下善缘,在晚年时期将完整著作《千金方》赠予天符宗,留在天符宗书阁之中。
只可惜,历代天符宗修士不涉此医道,随着天符宗的逐渐荒落,门下弟子唯几人耳,这本《千金方》放在书阁当中,书面上已经附上一层灰尘。
若不是百年中,古道子不忍此经失传,背诵于心,铭记脑海的话,这本医经可能还要沉寂许多岁月。
如今,恰逢小医,将医经传授于他。
说不定,孙思邈药王的传承能在异世重新发扬光大。
柱香之后,古道子收手垂立,看着紧闭眼帘沉浸在《圣元道经》《千金方》经文当中的小医,露出满意之色,暗暗点头。
果然资质不凡。
......
夕日已经降落青山俊峰之下,似被赤血染过的天际渐渐暗淡了下来,青山山脚下的山村仿佛被披上了一层灰蒙蒙的厚衣,夜幕即将落下。
夕阳最后一丝余晖自天上坠下,形成赤红色的光辉,晶莹璀璨。
光辉映照大地,照在山村当中的一个木屋之中,从窗户缝隙中溜进,仿佛似要偷偷聆听其中的大道之音。
山村木屋,清声朗朗,平淡似水,古井无波,讲述大道总纲,大道之音。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是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余音绕梁,回音袅袅。
古道子抬起瓷碗,轻抿于口,湿润唇喉。
小医小小的身子坐于木轧之上,映衬天地间最后一道赤霞,通体仿若缭绕着神辉,闭目静止,若沉浸在悟道之境。
“懂或不懂,莫要强求。懂,便是懂了,不懂,便是不懂,可懂?”
小医睁开双目,流露出不一样的神采,生疏辑手行礼,道:“学生懂了。”
说罢,小医便要跪下,行拜师礼。
古道子见状,双手托起小医双臂,对着他纯净的眼睛,摇了摇头,笑道:“你救我在先,我传于法为恩报,且这片地域我不会久留,拜师不可轻拜。”
说罢,古道子拂手而立,淡然如水,并无波澜。
见古道子态度坚决,小医眼眸微黯,低头拜礼,心想,即使您不收我为徒,我也会把您当成师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吱呀!”
屋外围栏小门被推开的声音响起。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入耳中,古道子和小医止下交谈,循声望去。
天已黑,夜幕繁星。
何人会在这时来此。
“小医,张猎户他家儿子今天打猎受了重伤,你快去看看。”
门被大力推开,一个瘦高的中年男人冲了进来。
长发杂乱,面容蜡黄,额间汗液流淌,眼中全是急迫之色,口中还大口喘息着。
他,一路没有停歇。
事态紧急,不容马虎松懈。
手机用户请浏览www.xiaoshuodaquan.com.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