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书上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桌上叠放着十本厚重的古书,放置在旁的青灯已经燃尽了灯油。
轻风拂过,墨纸翻动页脚,似乎是想要起身乘着风跑开。
清冷的阳光洒落在侧畔,隔窗观远方,群山岳岭尽头有雾气弥漫,朝霞倾洒出缕缕光辉,迷了人的眼。
墨轻尘捧着两本书,从这个角度望去,有些呆住了。
如此旭日林景,加之书生,真美...
古道子依然坐在那里,捧着一本正在阅读的书籍,雷打不动。
他看书的速度很快,仿佛是没有过滤的阅读,只是扫了一眼。
但,看似如此,实则不然。
他已经将他觉得需要的,觉得有用处的记在了脑海里。
若是有值得深思的,便蘸墨记在纸上,以做积累,日后再沉思。
这就是看书。
墨轻尘抱着书籍走了过来,躬身辑礼,恭恭敬敬的说道:“书生,早上好。”
古道子买下书店,不仅解决了他们一家的困难,并且还让他们留下来继续生活。
这是大恩,需铭记于心,。
更需恭敬。
古道子将书合上,看了一眼墨轻尘,说道:“早上好!”
墨轻尘辑手作礼,看着桌上叠放着的书籍,微微张开小嘴,很惊讶的说道:“书生,您昨天一夜没睡,一直在看书?”
古道子笑着点了点头。
睡觉,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他的身上了。
墨轻尘看着古道子目中清晰而明亮的光芒,一点也不像是没睡的样子,想着有人不睡觉也会如此精神奕奕么?
书生,好生神奇!
古道子视线落在墨轻尘怀中的两本厚重的书籍,忽然觉得有几分眼熟。
《学生经》。
《文生》。
这是两本学生求学的基础书籍。
古道子看着他,说道:“你是要去上学?”
墨轻尘辑手行礼,低头说道:“是的,前日听从书生教诲,学生觉得应走出书店,接受学堂先生新的学习知识。”
前天,古道子曾说过“这里的书太少,你需要去学堂走走”这句话,令他铭记在心。
且,那天,古道子还说过一句话。
这里的书,太少。
书店藏书三千卷,如此还少。
那他束于书店之中每日看书,又岂不是井底之蛙。
这更令得他坚定了求学的想法。
外面世界那么大,书店也不过是偏僻的一隅之地。
他,需要出去走走。
古道子侧目望向天边的朝霞,安静了一会儿,说道:“书,在凡人眼里是死物。”
墨轻尘怔了一下,想着这话是什么意思。
古道子继续说道:“书,在修行者眼中就是道。”
墨轻尘抱紧了怀中的两本书,看着古道子的侧脸,忽然之间似乎有所明白了,又有所不明白。
古道子转头看着他,说道:“若为凡人,书店中的书籍足矣令你受用一生。若想成为修士,书店中的书籍便太少,你就需要出去走走。”
这里的书,太少。
这句话,古道子是认真的。
墨轻尘忽然明白了,满脸惊喜的辑手行礼,说道:“学生受教,今日便出去走走。”
原来,前日书生曾对他说过“书,不是死物”。
原来这并非是对他的否认,而是说,让他坚持修文道,出去走走。
古道子点了点头,拿起放下的那本书,忽然动作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叠放着的十本书,这才想起来,这些书,自己都已经看过了。
古道子蹙了蹙眉,轻轻的一声叹息。
书店里的书,真的太少...
墨轻尘看着他,忽然问道:“先生,您是修士么?”
书生如此优秀,且言行举止,都透着一丝仙气。
应该是文道修士了吧!
古道子环视过四周书阁上的书籍,想着一会儿应该再看看哪些书,说道:“你说的是文修?”
墨轻尘目光含着期待的点了点头,说道:“嗯!”
古道子摇了摇头,说道:“不是。”
话落,古道子起身来到书阁前,仰头观阅着书籍,想着自己应该看什么书。
书,各有其意,蕴藏着不一样的世界。
但,终究是殊途同归。
如此想罢,古道子便随手拿下一本书。
原地,墨轻尘听到古道子的话,不由得怔住了。
书生,不是......
他难以置信的看着古道子,想着您既然懂得如何修道,那为何不是修士。
古道子坐回窗边,轻拂了一下白色的窗纱,将书放在桌上。
朝霞穿过窗,落在书上,将书皮染着一层金辉。
白纱也染着金色,变得有些耀眼。
古道子将书翻开,看着金黄色的书页和墨色的字体,说道:“文修,只是修行路上一条路。”
墨轻尘看着他,嗫嚅了一下嘴唇。
古道子淡然自若,继续说道:“这个世界不只有武修与文修,还有很多条修行的路,有些即便是我,也不曾听说过。”
世界究竟有多大,都不得而知。
道路如何确定就只有两种,更多的路,在未知之中。
墨轻尘不懂,看着他说道:“那,书生您既然不是文修,为何懂得文修修行的方式。”
古道子看着天际那头的云雾,淡淡的说道:“道,即便是事理,也是修行。”
“不论修行什么道,终究都是殊途同归。”
“修则修,行则行,便是修行。”
墨轻尘更加不懂,他作为一个十岁的孩童,如何能够听得懂道的境界。
墨轻尘问道:“那,书生您修行的是什么道。”
墨轻尘期待的看着古道子。
古道子低头翻阅着书,笑了笑,说道:“我,只是一个凡人。”
凡人......
不破修行,终究是凡人。
墨轻尘挠了挠头,有些不信。
他相信,书生是见多识广的人。
墨轻尘想了想,说道:“书生,您觉得什么道最强?”
古道子微微皱眉,放下手中的书,看向墨轻尘,静静无言。
墨轻尘愣了一下,他看出来古道子似乎并不认同他这句话,是他哪里说错了么?
古道子说道:“道,终究是道,修行只是修行,争强好胜并非是修行。”
古道子修行至今,不曾与任何人有过切磋,也不曾争强好胜。
他,所做的只有两件事。
修,行。
若非必要,他轻易不会动手。

若有必要,他出手便不留情,直接抹杀。
修行而已,争强好胜有何用,若有人冒犯,一剑杀了便是。
修行,向来都是很简单的事。
墨轻尘听得不懂,想了很久依旧不得解,便俯身行礼告退,说道:“书生,学生现在便去学堂。”
古道子看着书,点了点头,说道:“不懂就来问我。”
墨轻尘拜谢,说道:“谢谢书生。”
“嗯。”
墨轻尘去学堂求学,墨林去菜市场买食材。
书店中,落下古道子一人。
书店很安静,时而响起簌簌的声音,就像是风拂过书页,声音很清脆,也很轻微。
渐渐地,声音没了。
古道子坐在窗边,眺望着远处尽头的群山岳岭,忽然伸手出窗外,拈起一层浅灰。
古道子看了一眼,淡淡地笑了笑。
昨天晚上,暗流涌动。
有个人,就站在这里看着他。
看了很久,直到天将破晓,才离去。
古道子沉默了很久,最终微微一叹,说道:“不是很喜欢被人打扰啊!”
无形中,一股比拟天地的恢宏气息升起,随即敛收而去。
修长指尖拈着的那层浅灰无声间化作齑粉,消失在天地之间。
油尽的青灯旁,古道子似乎变得普通了些,真如一个勤学苦读的书生。
风拂过,飘逸的长发似乎变得干枯黯淡了许多。
......
......
墨轻尘抱着两本书离开了书店,没有直接去学堂,而是选择按照古道子的话,老老实实地在青阳城中走了一会儿,然后向着学堂走去。
学堂,墨林在青阳城开了这么久的书店,自然认识几名学堂的先生,昨天便与之说好,墨轻尘将前去求学的消息。
青林学府。
是青阳城城主府扶持而立的一座学府,邀请的是一位老学究来担任学府教职,平日里多有贵族子弟与平民子弟聚集于此,学习文道。
墨林给墨轻尘报的学府就是这里。
墨轻尘仰头看着青林学府的匾额,小脸上满是严谨和认真的神色,双手拂袖袍,踏步迈过门槛,在门外扣指轻敲了敲门。
书堂中,诗文朗读的声音为之一停。
随之,一个吐字正腔的老人声音响起:“何人?”
墨轻尘在门外高声喊道:“书店墨轻尘前来青林学府求学。”
沉默片刻。
“咯吱...”
学堂的门缓缓打开。
一个白袍的老人站在学堂里面,低头看着墨轻尘,静静地看了很久。
墨轻尘不见惧怕之色,仰头看着白袍老人,辑礼而拜,说道:“学生墨轻尘见过陈先生。”
白袍老人笑了笑,说道:“果然有你爷爷的几分风范。”
话落,白袍老人转身回到堂中,轻声说道:“进来吧,给在座同僚一个自我介绍。”
“诺。”
墨轻尘辑了一礼,随即踏入堂中。
堂中有三十三名学生,皆是穿戴白袍,静谧无声,一眼望去,像是天边垂下的云朵。
墨轻尘站在白袍老人的身侧,看着堂中三十三名学生,脸上没有一丝拘谨和惧怕,俯身辑手行礼,简洁说道:“书店,墨轻尘。”
书店,墨轻尘。
他认为如此介绍,便已经够了。
书店中,书生的话也很少。
他觉得,如此也很好。
学堂中,三十三名学生看着止口不言的墨轻尘,不由得怔了一下。
这就...完了?
白袍老人也颇显惊异的看向墨轻尘,这与墨老头说的明显有所不同啊!
白袍老人说道:“还有什么要说的,不必拘谨。”
墨轻尘不由得一怔,想着自己也没有拘谨啊,于是摇了摇头,说道:“没了!”
白袍老人看了他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道:“听你爷爷说,你们书店有书藏三千卷,为何还来到我这里求学。”
藏书三千卷......
学堂中的学生一片哗然。
三千卷是多少书,一座书山么?
墨轻尘蹙了蹙眉毛,想了想,很认真的说道:“三千卷,太少。”
太少,是书生说的。
书生说过,三千卷太少,想必三千卷是真的少。
少年清脆而无比认真的声音回荡在学堂中,令学堂陷入一片安静。
学生为之瞠目结舌。
白袍老人也为之无语。
学堂为之无声了片刻。
白袍老人对他提出自己比较重视的问题:“你来求学,是为何而求学。”
这个问题直指本心。
有人求学是为功名,有人求学是为做生意,有人求学是为了丰富自己,有人求学...
这个问题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目地和本心。
墨轻尘并未察觉到这个问题中中的深意,想了想,眼睛微亮,说道:“我求学,是为了...出来走走!”
出来走走。
书生教的。
他相信书生是个大好人,他说的话一定不会是错的。
白袍老人扶住讲桌,听着墨轻尘的话,长眉微挑,这个回答是他接触过的学生中,第一次听到的,很新颖,很莫名...
甚至,有点荒唐!
出来走走。
求学是为了出来走走?
学术岂是用来走步的?
白袍老人对他有些失望,想着墨林说过的话,微微叹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就当帮老友培养这个孩子,尽快将他的想法改变回来。
这时,墨轻尘想了想,又是说道:“修则修,行则行,便是修行,我为学习而出来走走,想必便是修行其中的行了吧!”
墨轻尘忽然对古道子的话有所明悟,心中想着书生的话居然如此深奥。
白袍老人失望的神色微顿,沉默了一会儿,若有所悟,转头看着墨轻尘,有震惊又有认真的说道:“这句话是谁与你说的!”
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内藏至理,即便是他也有所感触,不可能是一个孩子说出的。
定然,是有什么人和墨轻尘说过。
说这话的人,定然是大才。
远远非常人能及。
墨轻尘被他问的一怔,随即沉默了一会儿,想到书生平时喜爱看书,常坐在窗边看书,也不见与谁说过话,想必是特别喜欢安静,不喜欢被打扰的一个人。
墨轻尘这般想到,便辑手作学生礼,说道:“回陈先生,这是书上说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