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织锦仙子(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织锦仙子回头,看到那从湖水中刚上岸的男子穿戴好衣服后,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农夫。
虽然衣衫是灰色的粗布麻衣,有些破旧,但洗的很干净。
男子眼神温厚,不似织锦仙子想象中普通凡间农夫那般粗蛮。
年轻男子手中正拿着织锦仙子遗落的桃花,似捡到宝贝一样,看了又看,还放到鼻下闻了闻,“好香,不似一般桃花的香味儿。”
男子朝周围望了望,宽阔的湖面被风吹起阵阵涟漪,除了庄稼地就是几棵零星的老槐树,没有桃树,哪来的桃花?
男子皱眉,抬头望天,看到天边彩霞,眉头又舒展开来,“莫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听说月下仙人便住在天上,他手中一条红线可以使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桃花莫不是月下仙人送予我的?”
织锦仙子隐身站在男子身旁,听着男子的自言自语,脸上微笑,心想,这男子想象力倒是丰富,竟猜了个大概,只是红线不是牵给他的,而是本仙子遗落下来的。
织锦仙子正想把男子手中的桃花拿回来,那男子却突然将桃花放入怀中。
桃花被男子贴身放着,织锦仙子伸出手又缩了回来。
这可怎么取回?又不能在凡人面前使用法力。
男子将桃花贴身放入怀中之后,便走下岩石,赶着湖边两头还在啃草的牛往村庄方向走。
织锦仙子只能跟在后面。
男子牵着牛,哼起乡间小调。
声音悦耳,织锦仙子没想到凡人的歌声竟也这样好听。
从湖边到最近的一个村庄,村庄前有一块山石,上面粗糙的刻着三个字“董家庄”。
男子牵着牛进了村庄,一路上很多人跟他热络的打招呼,男子也同样热络的回应。
“阿永,这么晚才回来啊。”
“是啊,让牛在湖边多吃了会草。”
“阿永啊,晚饭还没做吧,大婶这儿有两个煮好的红薯给你带回家。”
“谢谢大婶,我这有今天在湖边摘的野果,送给你尝尝。”
叫“阿永”的青年男子,收下胖大婶塞过来的两个红薯,同时把自己手边的几个野果送了出去。
往前再走几步,又经过一户人家,其中一个大叔站在门口看到阿永牵着牛回来,笑着打招呼,“阿永,你三婶今天蒸的包子,给你带几个回去。”
“谢谢三叔,我今天晚饭已经有着落了,而且我就一个人住,吃不了那么多东西。”
阿永笑着婉拒,继续往前走。
董家庄靠东的边缘处,有三间农舍,那是阿永的家。
农舍是最简易的土坯房,房顶盖着茅草,院子里有一间牛棚。
阿永将牛拴进牛棚,又添了些草料和水,最后才进了屋。
织锦仙子也隐身跟着阿永进了屋内。
屋内摆设简单,正屋放着香案桌椅,桌上放着两个牌位,上面写着“先妣某某,显考某某”,排位前是供应着果品,焚着香。
阿永先是对着牌位俯身一拜,嘴上说道“爹娘,明天便是二老三周年忌日,三年过去,孝期虽过,但孩儿会一直将二老的牌位供奉于此,便如同孩儿能日日侍奉双亲一样,希望二老的在天之灵可以安息。”
说完,阿永对着牌位又是一拜。
织锦仙子隐身站在阿永身旁,看着他所做的一切,叹道“原来是个孝子,百善孝为先,想来这个人的品性不会差。”

阿永在屋内简单收拾了一下,吃了一个红薯当作晚饭,之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织锦仙子心想,天黑了,这人总该脱衣睡觉吧,到时他定会将桃花拿出来,到时候再带走也不迟。
没想到的是,阿永到了里屋之后竟然起油灯,在灯下看起了书。
织锦仙子,凑近一看,这阿永看的竟然是些关于定国安邦治国策略的书。
难道这阿永竟然想做官?
织锦仙子心里疑问着,但看他家徒四壁,估计想着做官发财吧。
这种念头刚在织锦仙子心里冒出,窗外突然一声惊雷,竟下起了雨。
水神在夜间来此布雨了。
风透过窗户将雨滴吹进屋内,阿永站起身,将窗户关起。
重回书桌前,那阿永看了两眼书,复又放下,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两句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放下笔,阿永又出声地叹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件事,我现在能做好的也只有修身了。”
这阿永看似普通,竟有这等抱负。
桌前的灯火渐渐暗下去,书中字迹很模糊,阿永合上书准备就寝。
织锦仙子等待机会,只要他将桃花从胸前取出,织锦仙子便能拿回自己的姻缘红线。
阿永脱了外衣,竟然没将桃花取出,穿着里面的衣服揭开被子,钻进被窝,很快沉入梦乡。
这下如何是好?总不能掀开被子亲自动手将他衣服脱掉,拿出桃花吧。
织锦仙子左思右想,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有亲自动手,只是守在床旁直到天亮。
——
第二天清晨,阿永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鸡鸣之后,阿永已经吃过早饭,并将屋内屋外收拾妥当,牵着牛,准备出门下地干活。
刚出门,迎面跑来一个身体壮实的男子,与阿永年龄相仿,但身体比他壮实多了,相比之下阿永的身材略显单薄。
“董永!”壮实男子远远的喊。
“大壮,这么早有什么急事?”
“村头三婶家的牛生小牛犊,难产,让你过去瞧瞧。”
董永将手里的牵牛绳塞给大壮,“帮我把牛拴在湖边的老槐树下,我去三婶家给小牛接生。”
“嗯,给牛接生,你最有经验,快快去吧。”
这董永不仅仅是个放牛倌,还是个会给牛接生的放牛倌。
织锦仙子跟着一路小跑的董永,来到董家庄村头的三婶家。
三婶家院子内的牛棚里,两位上了年纪的老夫妇正着急地走来走去。
“三叔三婶,母牛如何了?”
老夫妇忙给董永让出一条路,“难产,小牛崽先露了一条腿出来。”
母牛斜躺在牛棚的干草上,尾巴下有一条纤细的小牛腿,血淋淋、湿漉漉。
董永俯身检查一番,面色严肃地吩咐道“准备一盆热水,一把剪刀。”
“好,我这就去。”三婶应声离开。
织锦仙子隐身在一旁,这是她第一次见凡人给牛接生,看起来很惊险。
手机用户请浏览www.xiaoshuodaquan.com.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