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忆段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到这里,在座的双方基本上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已经算是告一段落。【】
将李伯然等人送出县衙,李铮回到屋里,跪坐了下来。
对于他们承诺粮饷资财,李铮并不在意,有或者没有,多或者少,都不打紧。李铮在意的是,李伯然那句‘将军要如何做,我等不过问’。
有这句话在,李铮才好放手施为,以便**速掌握灵州。若是没有这个承诺,灵州本地的豪强暗中动手脚,到时候免不了刀兵相向。虽然李铮不怕,但现在起事之初,能避免则避免。再则,这灵州城说到底,还是这些人支撑着,没有这些人,灵州基本上就是一片废墟,要来也无用了。
第二天,陆陆续续就有不少读书人前来县衙应聘属吏。李铮非常高兴,论才能予以分配职务,至于其他的旁枝末节,就由周林负责。
这些前来应聘属吏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寒门子弟。寒门子弟这个称谓,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的出身,其实还包含了文化程度。
这个时代,华夏文明的精华基本被世家大族把持垄断,如郭嘉、戏志才这般寒门高人,那是凤毛麟角。真正出人才的,还真要数世家大族。
更何况这区区边塞之地的灵州小县?这些寒门子弟,经过一番考核问询,大约也就只能充当县衙属吏,真正的人才,一个都没有。
不过除了这些寒门子弟,其中也有两三个有那么点意思,仔细一问,却都是李伯然的弟子。
在李铮原本的打算中,其实就没想从灵州的豪强大户中淘选人才。
势力崛起之初,李铮觉得,还是保持纯粹来的好。
寒门子弟没有根基,上了李铮这条船,就只有跟着李铮一条路走到黑。而豪强大户则不然,他们身后有家族,首先考虑的,是壮大家族势力。一切有利于家族的,他们都会做,而不利的,立刻弃之如敝履。

在李铮看来,这些就是墙头草,是定时炸弹。
若是在势力起步之初,被这些人渗透,到最后,李铮自己恐怕都不好处理。
所以在看到都是寒门子弟前来应聘,虽然能耐不怎么样,但李铮还是高兴的。但他没有想到,李伯然竟然会遣来几个弟子。
灵州的豪强大户都冷眼旁观,除了承诺的粮饷资财,没有做出任何实际性的支持。而在这种情况下,李伯然却反其道而行之,这让李铮不得不暗暗思索。
不过不论怎样,李铮都不可能把这些人拒之门外。
才能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给李伯然一些面子。再者,这几人其实也都出自平民百姓之家,虽然与李伯然关系密切,但总比豪强大户里出来的要好的多。
人员就位,一天之中,县衙的管理机构就搭建起来了。
随着管理机构有条不紊的运转,李铮逐步解除禁令,不过三天的功夫,灵州又完全平静了下来。
在这三天里,李铮除了构建管理层,安定灵州之外,还让张山在灵州城里大肆募兵。
要完全掌控一县的权利,不止需有效的管理,还要有绝对的力量。这次带过来的兵马,大多数要带走去营救傅燮,那么到时候灵州的防卫力量就显得不足,必须要招募更多的士兵。
现在他手里握着城中大户支持的大批粮食,县衙库房里又有现成的兵器装备,完全可以迅速拉起一支千人规模的队伍。
try{content1();} catch(ex){}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