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翻脸不认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哐当
一声巨响,右首的卢水胡豪帅掀翻案桌,勃然起身,怒道:“竖子,你这是要逼迫我们与你作对吗”
诸豪帅尽皆效仿,掀翻案桌,起身齐齐怒目而视。【】
“哈哈哈哈”李铮长笑一声,按剑而起,喝道:“在本将军这里,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话音一落,便有一队精兵从门外而入,各执着兵刃弓弩,迅速将卢水胡诸首脑包围了起来
“你”
诸卢水胡豪帅不由大惊失色。
刚才怒从心头起,竟然忘了,这里是李铮的地盘
右首的豪帅一脸铁青,强自按捺心中惊怒,对李铮道:“这就是李将军的待客之道”
李铮嘴角一翘,面色冷然:“尔等部族尽处于本将军治下,那就得乖乖听本将军安排,否则哼”
“李将军,别忘了我等部族,还有大军十万”
“若是伤了我等,部族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李将军,这大好的灵州,可别毁于李将军一念之间”
“威胁我”
李铮不屑道:“尔等卢水胡有多少兵马,我自然清楚。不过那又如何你们死了,卢水胡就是一盘散沙,还不是任我拿捏”
说着,李铮按着剑柄,壮硕的身躯微微前倾,盯着一干卢水胡豪帅,一字一顿道:“若是识得本将军利剑,就乖乖听本将军安排现在还为时不晚,臣服于我,让尔等做归化籍汉人,否则,卢水胡一干人等,不分老幼尽皆打为奴籍”
“你”
惧怕、忧虑、仇恨,充斥着诸豪帅的心间,个个眼角崩裂,咬牙切齿,恨不得将李铮生吞活剥。
“哼,看来诸位还需要好生考虑将他们押下去,好生看管起来。如有反抗者,一概杀无赦”李铮冷笑一声,转身入了后堂,只留下一干豪帅满脸颓然。
后堂,荀攸和贾诩默然端坐,见李铮进来,连忙起身作揖。
李铮摆了摆手,道:“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文和先生去办不论用任何办法,一定要从这些豪帅手中拿到信物或者亲笔书信。时间紧迫,必须要尽快解决卢水胡这个不安定因素”
“臣下领命”
贾诩得了命令,转身便走了出去。
待贾诩走了,荀攸面露忧色,道:“主公,这样做恐怕不太妥当。这凉州蛮夷众多,此番作为一旦传扬出去,会对主公一统凉州的计划,造成很大的麻烦。”
李铮坐下之后,微微颔首,道:“这是必然的。不过,我仍然坚持这么做。公达,你应该知道我的心思这世上,除了汉人,我容不下任何一个胡人但我又不能将之赶尽杀绝,眼下的办法,却是最佳选择。”
荀攸沉默片刻,道:“或许可以用怀柔的手段,慢慢解决。”
李铮摇头否定:“决不能如此这事儿拖不得,一者要为以后做榜样,二者事情一拖,等到以后越来越多的胡人被我统治,就会呈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候才真正难以解决。”
“快刀斩乱麻,才是王道”
李铮目光坚定。
荀攸见此,微微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公达何必忧虑”李铮面色舒缓下来,笑道:“越往后,我实力就越强,也不怕那些胡人警惕防备。任凭他们连成一体,也不过土鸡瓦狗而已。”
三月下旬,李铮的势力,就如同上了发条一样,迅速运转起来。
在贾诩的威逼利诱之下,终于说降了其中数人,又从其余卢水胡豪帅手中,得到了各部族的信物,或者诸豪帅的亲笔书信。
然后以投降的几人为突破口,携信物、书信,以诸豪帅的名义,将卢水胡各部兵马,分批次调到灵州,然后突然发难,解其兵甲,将其尽数俘虏
虽然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做起来也不容易。幸而有荀攸、贾诩两大智者携手操作,又具备相当的条件。毕竟,才不久,李铮才刚刚征召过卢水义从,并且出手豪爽,名声传扬了开去。二者有臣服者从旁协助,虽然有些波折,但凭着贾诩和荀攸二人的指挥和手段,很快得以解决。
半月之后,安定卢水胡、河西临松卢水胡,三十余个部落,共计五万余人的武装力量,尽数被李铮解除。
然后,从这五万余卢水胡军队之中,挑选出强壮者一万余人,遣往白水川,交给王老虎等人操练。
余者三万余人,被分为数十批,发配到李铮治下各地修筑各项基础设施。
随之将两地卢水胡老弱妇孺十余万,尽皆打散迁往各地,命其组建村落,与汉人杂居。
这其中,自然有区别对待。
那几个被说降的豪帅所属的部族,被归于归化籍,享受一定的福利。而其余死硬分子所属部民,尽皆被打为奴籍。

所属归化籍者,从军、服劳役,尚且有些许薪水,不会太过苛责。但奴籍者,从军、服劳役期间,除了拥有生存的权利,将没有半点福利和薪俸。
其实可以说,他们还不算真正的归化籍和奴籍。只能是准归化籍、准奴籍。五年兵役、劳役结束,才能算是真正属于李铮治下的子民,才有资格享受真正的社会福利。
这是惩戒,作为一个标杆,为后来者所鉴。
有压迫,就有反抗。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流血事件,不在少数。不过李铮并不在意,让他们成为汉人,成为治下的子民,是对他们好,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当然,这也使得近段时间以来,李铮治下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一直到四月初,半个月过去了,才渐渐回复平静。
虽然说对于原卢水胡的人处罚十分严重,很多人都觉得,会死在这一过程中。但到后来,他们才发现,虽然服劳役、兵役,但并没有虐待。除了没有各种福利和薪水,却能吃得饱穿得暖。
于是渐渐反抗就越来越少。
说实话,他们现在的生活,虽然每天累得不行,但却能吃饱喝足,比之曾在那些豪帅麾下,大多数人其实过得还更好。
随着归化籍、奴籍汉人的逐渐安稳,一系列措施也跟着实施了下去穿汉人的服饰,说汉人的语言,信仰汉人的神,等等等等。
李铮的口号,是没有胡人
神秘商队在四月又刷出一套盔甲,五月则刷出了一件令李铮万分垂涎的商品空间背包。可惜垂涎归垂涎,那高高在上的天价,让李铮不得不望而兴叹。
虽然远不及当初那个战骑家园,价格以百亿、万亿计,这空间背包,也仍然值一百万功勋。
李铮经过数次战争,所积累的功勋,才不到四万,距离买下这个空间背包,还差得远呢。
时间一晃而过,眼看着就到了端午。
前两年李铮根本就没心思过节,现在势力稳定了,物质丰富,自然就到了考虑这方面的时候。
李铮甚至专门下令,要让治下所有的百姓休假三日。这三日中,所有一切相关建设都要停止,所有人一起过这个节日。
当然,还包括归化籍和奴籍。
他们现在都是汉人了,自然必须要过汉人该过的节日。当然,这并不强迫。在这方面,李铮觉得,越是强迫,越是起到反效果。反正归化籍和奴籍也要休假三日,没事可干,自然会参与到这个节日中来,以后潜移默化,就能完成信仰的转变。
端午乃是恶日,人们或是喝菖蒲酒,以桃木铸五色印,挂在门上,以祛恶气,或是佩戴五色缯、臂系五彩丝,以避刀兵鬼怪,或是互赠丝织手镯条达,作为节日礼品。
当然,以丝织品过节的只是少数。李铮治下的民生,才刚刚恢复不久,虽然满足了温饱,但其他方面,却还没做到尽善尽美。至少,桑蚕行业,还未曾崛起。所以能拿得出五彩蚕丝的,多数为豪强大户。
端午这天,李铮将麾下的主要人物,县令级数以上的官员,尽数召集了起来,一起过端午节。
荀攸告知李铮,在端午这天,本就有一个官方礼仪。天子会下诏诸郡国,召集百官,赏赐枭羹以食之。
这其中代表了一种政治意味。枭,就是猫头鹰。猫头鹰食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恶鸟,在端午节这个恶日吃恶鸟,其中却是告诫大臣官员,心中不要有恶念,不要有恶行。
虽然凉州远离朝廷掌控,但一者李铮觉得,这个礼仪自有他的功效所在,再则,李铮也想看看,自己治下的官员,到底是何种人物,与他们见见面,熟悉一番。
这天,包括武威、安定以及灵州周边十个县的县令、县尉,陆陆续续都到了灵州将军府。
十个县的县令,俱都互相熟识,同出李伯然老先生门下。见面之后,自然少不了叙旧一番。
而十个县尉,也同样互相熟识。因为他们同出于李铮军中,乃是军中因为一些原因,或是受伤,或是年龄过了四十五,又不想继续再呆在军中的一些中基层军官。
他们见面之后,自然也少不得一些唠嗑。
大厅之中,气氛十分热烈,但又泾渭分明。县令和县尉各在一边,虽然也有相互打招呼,但也就点点头,作个揖而已。
不片刻,灵州令李伯然和灵州县尉也到了,其余十个县令立马起身作揖,问候李伯然,李伯然满脸红光,呵呵笑着一番勉励。
灵州县尉也混到一边的县尉群中,豪迈大笑着,与往昔的战友打成一片。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