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王朝末路(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刘宏真心吐露,讲述了许多自己的无奈。
关羽听在耳中,却感觉心中越发寒冷,对于大汉更加失望。
他承认,大汉的确有许多弊端。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刘宏想的只是皇室以及争权夺利,却不在乎百姓死活。
如此行为,也难怪会天下大乱。
诸葛亮在《出师表》说过:“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何尝不感喟悔恨于桓、灵也。”
从诸葛亮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刘备对于桓、灵心中颇有怨念。
刘备以汉室宗亲自称,立场也都站在大汉角度,却会对两位先皇持那种怨念。
由此也可看出,刘备认为大汉混乱至此,和这两位宠信宦官的帝王脱不开关系。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然而大汉的土地,都被世家豪族所侵占,许多百姓沦为世家家奴。”
“朕倒想知道,这天下土地,是否还为大汉之地。”
“这天下百姓,是否还为大汉子民!”
刘宏情绪有些激动。
关羽闻言,精神也为之一振,暗道刘宏终于说到重点了。
土地兼并,这是历朝历代,都摆脱不了的顽疾。
至少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都非常严重。
特别是,当某个王朝蓬勃发展起来以后,勋贵就会逐渐侵吞大量土地。
如此。
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要么沦为勋贵家奴、佃户,要么成为流民。
更有甚者。
当这些百姓活不下去以后,就会啸聚山林,甚至举起造反。
中华几千年,未尝没有人看不出这个顽疾,却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究其原因。
土地兼并乃封建王朝制度,土地私有制以及小农经济下的必然结果。
这种状况,往往在朝代末期表现尤为突出。
为何会如此?
首先,古代生产力不高,粮食产量不足,小农经济太过脆弱。
若是风调雨顺,农民尚且可以凭借土地出产果腹、缴税。
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当农民土地产出无法满足生存必须时,就会陷入绝境。
这个时候,那些当地豪强、大族,就会趁机收购百姓田地。
有些人,或许是巧取豪夺,然而更多人,却也只是以钱买地。
当农民活不下去的时候,除了出售田地也没任何办法,其实也无需那些大族巧取豪夺。
相反。
大族得到土地以后,还需要佃户为其耕种,所以大多不会太过分。
就比如在汉代。
别看那些世家大族田地无数,由于爱惜羽毛,很少有人会真的巧取豪夺。
他们只需在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拿出足够财物即可购得土地。
如此,百姓们既能解一时之忧,也能继续租用大户土地,成为佃户或者家奴。
虽然日后生活会更加艰难,却也总好过沦为流民,无家可归,无地可种。
这样看来。
东汉末年,世家大族土地兼并虽然严重,若没有连年天灾,倒也不至流民遍野。
最多,也只是让世家势力壮大,中央权力遭到削减,国家赋税大幅度减少罢了。
坏就坏在,刘宏重用十常侍,搜刮民脂民膏。
《后汉书》记载: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也许有人会说,十常侍才有几个人,亲族怎会遍布大汉。
此言差矣。
汉代宗族观念极强,十常侍人数虽少,其族人也不会少。
不仅十常侍族人,他们族人婚亲以及宾客,也都会成为其羽翼。
宾客,也可以说是投奔十常侍之人。
以十常侍在朝中权利,虽然被不少世家唾弃,却也有更多人原为羽翼。
这些人能在各郡县掀起多大风浪,仅仅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不谈其他。
就说中常侍王甫弟弟王智,也就是陷害蔡邕的五原太守。
宦官弟弟居然能担任一郡太守,若此人品行不端,那么一郡之地百姓又将如何?
这些人可不像世家大族。
他们没有世家大族那种根基与名望,也不会有爱惜羽毛的心思。
这些人真想掠夺土地,那可就是不折手段。
所以说。
大汉虽然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兼并,却不能把罪责都推在世家身上。
因为土地兼并,本就是王朝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仅仅世家大族,那些豪强、富农乃至皇亲国戚,都是土地兼并的既得利益者。
封建制度下的土地私有制,以及脆弱的小农经济,造就了土地兼并的必然性。
若非天子任人不明,十常侍亲族横征暴敛,大汉也不至于混乱到如此程度。
“世家侵吞土地,以致民无田地可耕,百姓流离失所;国无赋税入库,以致无力平叛。”
“关羽你说,朕该怎么办!”
面对刘宏的询问,关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刘宏固然看到了土地兼并所带来的恶果,却没有更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他只去考虑世家过错,却没想到自己所为是否于国有利。
“末将以前也是乡野村夫,自然知道无田耕种生活有何等艰难。”
“然而,末将不过一介武夫,虽有陛下提点亦不知如何应对,只愿成为陛下手中利刃。”
“陛下心之所向,即末将战刀所指!”
其实,关羽真有很多话可以说。
不过他悲哀发现,自己考虑问题的方式,和刘宏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他自忖不能改变刘宏心意,索性不复多言,把自己包装成一介武夫。
更何况。
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本就无解。
纵然疑似穿越者的王莽得到天下,想要在那个时代搞土改,最终还是走向灭亡。
想要真正杜绝土地兼并。
只有改革社会制度,开启民智,提高生产力,抛开农为本的治国理念,让手工业蓬勃发展起来。
只有让百姓们不再依靠土地生存,让国内粮食多得吃不完,让农民种田之余有工作可以赚钱,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一切。
而这些,却是这个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罢了,你退下吧。”
刘宏激动过后,看到关羽好似什么都不懂,疲惫的叹息一声。
他摆了摆手,也不追究关羽前面失言之罪。
“臣,告退!”
看着年纪轻轻,却已经背负沉重枷锁的刘宏,关羽有心想要说些什么。
终究,千言万语只汇聚成‘告退’二字。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许正是因为无法避免的土地兼并。”
关羽在离开的刹那,仿佛有所明悟。
手机用户请浏览www.xiaoshuodaquan.com.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