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风雨暂歇(月票+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瑭死了?!啥时候的事儿?!”
这一句彻底把婵夏惹炸毛了,差点没从马上落下来。
于瑾扶着她的腰,示意她坐稳。
于瑾赶着入宫,就是要让于瑭无翻身之地。
但还是晚了一步。
“太傅先我一步,我去时,他已经跪在外面负荆请罪了。”
说是御下不严,自认有罪,梅显察觉到形势不对,丢卒保车,把一切都推到了于瑭身上。
只说于瑭身为他的门客,背着他做出了掳走孕母这等恶行,知道于瑾带着婵夏查案后,又丧尽天良的做出追杀的举动。
梅显自称他发现于瑭调兵追杀婵夏后,第一时间控制了于瑭,于瑭自知死罪难逃,自尽而死。
梅显要求皇上革他的职,自请求去,说的是情真意切,恨不得一头撞死在殿前。
话是这么说,但只凭御下不严就革职查办一品大员那是不可能的,成帝纵然心里对梅显老贼有所防范,记恨他弄“胎煞”咒自己,却也知道这是太傅故意试探。
这时拿下太傅,只能打草惊蛇,成帝刚登基,皇权不集中,动太傅必将朝纲不稳,天下动荡。
成帝只能压着火,让梅显先闭门思过等候处理,再命于瑾过来查验。
“我怎么觉得哪儿不对呢,他就这么死了?”
婵夏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废了这么大劲查了一圈,总算是抓到于瑭的把柄了,只等着收网,这时候说人死了,怎么看都像是有阴谋。
“走个过场,而已。”于瑾连眉头都没有动一下。
这局棋,走到这一步,已经进入了僵局,不能继续走下去了。
太傅知道这点,成帝也知道。
婵夏站在废墟前,看着余烟渺渺。
周围人的哭声成了莫大的讽刺。
几个下人抬着个板子过来,婵夏掀开白布看了眼,气得头上都要冒烟了。
“抬出来的这是个嘛玩意?都烧成这样了,你们干嘛不直接捏碎了再抬出来?直接捏成灰多痛快!”
这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具人形骨灰。
骨头架子的形状还在,用手一碰就成灰了。
于瑾眼里精光闪过,早就猜到会是这样。
婵夏气疯了。
纵然她和于瑾身怀绝技,也无法从这一具灰中查出任何有用线索。
“就这么一具灰架子,你们凭什么让我相信这就是于瑭?”婵夏质问。
“这是二公子随身的玉佩,还有二公子不离手的烟袋,还有这个,于公公不陌生吧?”
人群中走出个女子,这是于瑭的贴身大丫鬟莺儿,她手里端着个托盘,上面放着几样物件,都已经被烧的黢黑了。
莺儿举起托盘,上面被烧黑的令牌清晰可见。
这令牌跟于瑾曾经给婵夏的那个一模一样,这是于家的令牌,凭这个可以调动全国各地于氏一族的铺面和暗卫,是身份的象征。
“老爷让我给于公公捎句话,这世间再无于瑭,也不会再有于家二公子,让公公好自为之。”
“我×××!”婵夏听得火冒三丈,干了坏事还这般嚣张,撂狠话给谁听呢?
她抬腿就要把托盘踹翻,肩头被于瑾按住。
风卷着烧糊的气味吹过来,婵夏眼底翻腾的怒火一点点熄灭。

于家的意思很明显,想以于瑭的死平息这场战事。
至于死的是不是真的于瑭,追究下来已经没有意义。
于家从此不再有呼风唤雨的二公子,于瑭活着或是死,对成帝已经不再有任何威胁。
令行禁止,三方休战。
这不仅是于家和太傅的意思,更是太后、成帝的意思。
若真是一查到底,朝廷将腥风血雨不得安宁。
案情的真相除了婵夏和于瑾已经不再有人在乎,成帝要于瑾过来,也不是为了查验,只是变相告诉于瑾四个字。
顾全大局。
上位者眼里的真相,便是大局。
大局,即是真相。
“回去告诉于渊。”于瑾淡淡开口,按着婵夏肩头的手却是微微用力。
“我与黑暗,势不两立。”
于府
莺儿把于瑾的话传给于渊。
昔日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于渊,此刻却像是丧家犬,颓废地坐在椅子上双目出神,好半天才道:
“他真的,这么说?”
“是,于公公从头到尾都表现的很冷静,似乎早就料到会是这般,倒是他身边跟着的陈婵夏,情绪似乎颇为激动。”
“是啊,他冷静,他从来都是那么冷静...”于渊闭上眼,双拳微微握紧。
他能想象于瑾说这话时的眼神。
冰冷,无情,嘴角甚至还挂着一抹通透的嘲讽之笑。
一如当初送他入宫时,那孩子看他的眼神。
彼时于渊本想做出一副慈父不舍的模样,说几句为父也是身不由己之类的,对上于瑾洞察一切近乎无情的冷静眼眸,这些虚伪全都憋在了舌尖,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心里必然是恨透了我,恨我送他入宫,恨我偏爱瑭儿...”
一夜间,他两鬓生出许多白发,看着更苍老了几分。
大管事过来,将一封宫内带出来的密信交到他的手上。
于渊稳了稳心神,摊开信纸,勉强看完,本欲站起身将信纸烧掉,刚起来就觉眼前一黑,摊在椅子上。
大管事忙扶着他。
于渊勉强提起一口气,示意管事的将信烧掉。
纸上只有八个大字:大势已去,趁早收手
那字体婀娜多姿收笔却显得力气不足,字如其人,曾经最尊贵的女子,此时已日薄西山,无力回天。
苍白的纸在火光中化为灰烬,风一吹便散去。
无论于渊承不承认,从于瑾成为厂卫提督的那一刻起,于家就已经走了下坡,正如这落入火炭中的纸,纵然出自太后之手,也无力挽回。
“收手...呵呵,现在就算是我想收,那孽种也不会放过我。”
于瑾这一查,硬是把于家架在了火上,更让于瑭成了废子。
他的“好儿子”,终究是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而太后的密信也传递了一个信息,他于渊,已经成了这盘棋里无用的废子。
于渊睁开眼,撑着一口气,摊开纸奋笔疾书。
于瑾要拖他于氏全族下地狱,他便要送于瑾个“大礼”,就算是死,也要拖上于瑾一起。
风雨暂歇。
但结局,还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