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诸侯解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杨,曹操,孙坚,抛下诸侯,分兵三路,向洛阳进发!
曹操引军一路西进。行至荥阳汴水(今荥阳西南)时,与董卓麾下大将徐荣迎头相遇,并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由于双方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曹操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舍命相救,才幸免于难。
曹洪一生贪婪无度,却对曹操忠心耿耿。
曹操失马,而董军追得甚急,曹洪见状连忙跳下马来,将坐骑让给了曹操,曹操推辞不受,曹洪力劝道:“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您啊!”
曹操大为感动,遂翻身上马,曹洪步行跟随曹操行至汴水边,见水深流急,无法涉水过河,于是,曹洪沿着河道搜寻,终于寻到一只渡船,并亲自划桨渡曹操过河。
孙坚引兵直入洛阳,望着洛阳内外的熊熊大火,他长叹一声,破口大骂董卓祖宗十八代,孙坚命大军在城南驻扎,而他则亲率少量兵马向皇宫行去!
入宫之后,孙坚命人四处查探,搜救生还之人,并索拿可疑之人!
一名小校快马来报:“主公,井里发现一人!”
“去看看!”孙坚说道!
孙坚与众将一同行至建章殿外,来到甄官井边,探头望去,却见井内似有五彩运气浮动,孙坚大惊,连忙命人将井内之人给拉了上来!
数名士兵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井内之人给拉了上来,孙坚定睛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名早已没了呼吸的宫女,她的怀中抱着一只用黄绸紧紧包裹着的方盒!
程普将包裹取出,交于孙坚之手!
孙坚打开包裹,定睛望去,不免倒吸一口凉气,惊叹道:“这..这是...”
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以黄金补之,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程普大喜过望,大拜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这是传国玉玺呀!”
孙坚故作惊恐状,道:“传国玉玺?”
程普难掩兴奋之情,侃侃而谈道:“主公,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便以此石进献楚文王,楚文王命人解之,果然得玉,世称和氏璧。
其后,秦始皇令能工巧匠将其琢成玉玺,李斯又纂此八字于其上,秦始皇巡守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船欲覆,急投此玉玺于湖中,风浪乃止。
到了八年后,始皇巡守至华阴,有人于路旁献上此玺,于是此玉玺又复归于秦。第二年,秦始皇驾崩,其孙子婴后来将玉玺献与汉高祖,遂成为传国玉玺。”
孙坚默默颔首,对其爱不释手!
程普见众将士对玉玺垂涎三尺,担心有诸侯细作混在其中,于是力劝孙坚道:“主公,此处不可久留,应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德谋之言正合我意!”孙坚重重点头,道:“明日便向诸侯告病,辞归!”
第二日!
孙坚率众回返盟军大营,向袁绍辞行,道:“坚,偶然风寒,欲归长沙!特来告辞!”
袁绍冷哼一声,冷笑道:“你得的是传国玉玺之病吧?”

孙坚微微一怔,道:“盟主何出此言呢?”
袁绍大义凛然道:“我等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得之,就应当众留于盟主处,待诛灭董卓之后,复归朝廷,今日你欲匿之而去,意欲何为?”
孙坚佯装不知,一脸委屈的道:“这...这玉玺怎会在我手中啊....”
袁绍冷哼一声,怒声道:“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
孙坚被问了一个大红脸,硬着头皮说道:“我本无此物,何必如此相逼?”
袁绍丝毫不让,咄咄逼人道:“速速交出,以免生祸!”
“皇天在上,我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翌日,不得善终!死于万箭之下!”孙坚昧着良心对天发起了毒誓!
厚道人孔融挺身而出,道:“文台如此发誓,想必无有玉玺啊!”
袁绍一脸不屑的冷哼一声,冲身后挥了挥手!
一名士兵走了出来,与孙坚对视一眼,遂低头不再说话!
袁绍指了指士兵,当众与孙坚对峙,道:“打捞之时,可有此人?”
孙坚大怒,拔剑在手,欲行杀人灭口之事!
袁绍大怒,拔剑阻拦,道:“你欺我太甚。”
公孙瓒等一众诸侯,见状连忙上前劝阻,将二人拉开!
孙坚冷哼一声,将诸侯晾在一旁,大步离去!
正当此时!
斥候来报:“启禀盟主,曹操率部追击董卓,中了埋伏,大败而归!”
袁绍叹息一声,故作深沉,道:“不听我言,果有此败!”
听闻战报,诸侯士气大挫,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这可如何是好啊?”
“此役过后,董卓老贼傲气更盛啊!”
“看来这一仗...凶多吉少啊!”
上述之言,尽皆出自十八路诸侯之口!
“后帐摆宴,给孟德压惊!”袁绍说道!
席间!
袁绍频频劝酒,安慰曹操,道:“孟德,不必烦躁,胜败乃兵家常事!”
曹操情绪不佳,以致微醺,他侃侃而谈道:“我始兴大义,为国除贼,十八路兵马仗义而来,操,内心是感激之至!我之初衷,是想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睾,据廒仓,塞轘辕,大谷,制其险要...”
曹操来至袁术面前,道:“公路,你率汝南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众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曹操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怒声道:“今诸侯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所望,我深感耻辱......深感耻辱!”
曹操口中重复着“深感耻辱”这句话,蹒跚而去!
不得不说,此时的曹操,还是心怀汉室的!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自此以后!
除辽东之外的十八路诸侯,已是名存实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