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热火朝天搞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霍海这家南安省康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地在省城向京,黄县长便向曾伟华提了一个要求,要求公司变更注册地为天士县,理由是便于今后各种相关税费征管。
曾伟华请示霍海,霍海拒绝,理由是今后公司要走向全国的,天士县一个县城作为注册地,有点不妥。至于税费征管,跨地区经营的地方独资企业向来便是属地原则,纳税人经营管理所在地就地缴纳税费。
黄县长见这条要求被拒绝了又提出在天士县成立一家分公司。霍海看出黄县长的心意,是想在招引外资入驻方面多个政绩,便同意了,还提出到了明年将在天士县注册成立多家港资技术型企业,就落户在白沙开发区。
按照《华夏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即所谓“两免三减半”政策。
霍海的房地产公司属于生产性企业中的建筑行业,符合两免三减半政策的规定,再加之天士县属于国家中西部地区,5年的减免税期满后,理论上还可延长3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黄县长向霍海展示出了不同于一般庸碌官员的胸襟与气魄,在县里常委扩大会议上全力担当,力排众议,不仅通过了霍海提出的那些条款,还主动将那些土地的出让价降低百分之十,承诺尽快将三通一平推进到位,还做主将木材加工厂等四家企业资产转让给房地产公司,并同意就出资入股县水泥厂一事展开谈判,还指派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珊为联络人,专职负责为曾伟华他们联络政府部门协调处理一应事情。
黄县长如此做派表示出善意诚意,投桃报李,霍海也不含糊,在对白沙开发区那些一级价值地块的购买协议正式签署的那一天,马上向开发区财政账号上支付了两千万,同时在公司门面上方悬挂两副巨幅广告招牌。
一幅上面写着:我方出资两百万,诚意接纳合作伙伴,共同创办总投资三百八十万的大型现代化砖厂!
另一幅上写着:高薪诚聘五百名男性员工,要求:年龄18——30岁,身高170厘米,体重60公斤以上,身体健康无残疾,吃苦耐劳,同等条件下城镇待业青年和城镇户口退伍士兵优先,每月休息四天,底薪350加奖金补助!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又在办公室门口的马路上立了一块一米五高的牌子,写着“请有意者相互转告,我方愿意溢价百分之六十回购白沙开发区内部分零散土地,回购期限三天,限期从9月21日上午9时起至9月23日下午5时止办理相关转让手续,逾时不候。”
曾伟华抓全盘,把公司任务分派下去,公司如同开足马力的马达,飞速地运转起来。
招标采购中心经理罗建国和成本控制中心经历王朝晖走遍宜沙市大大小小建材生产厂家和供应商,选购材料谈判价格;
封玉品带着几个设计人员没日没夜地做规划搞设计;
李斛在参与规划设计的同时还得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经理段大江面试应聘人员,筹建建筑公司;
张永红在政府联络员李珊的陪同下来回奔波在县里各部门间,还得跟那些先前买了开发区土地的人协商谈判转让事宜;
霍海让康伟海和张志高担任安保部一队和二队的队长,交给他们一套安保训练手册和公司安保守则后放权给他们,让他们严格操练新加入的保安;

那栋临街的木房子也终于被买下来了,在补偿了一些钱后,所有租户都搬走了,这一整排房子二十个门面全部改造成办公室,楼上套房全部改造成职工宿舍,员工队伍迅速膨胀,等到九月底时,经过严格考核筛选,五百员工已经招聘到位,有一百多名是城镇待业青年和城镇户口退伍兵。
张志高找来了十名舟桥部队的战友,都有一点驾驶基础,这帮家伙在部队没有捞到学汽车的指标,自己偷偷地拿着连队的汽车开。霍海挑出七个让他们来学习驾驶操作工程车。
一个老司机带两个家伙来到霍家,手把手教他们操作,为老爷子的庄园挖掘地基,按图纸要求改造那座乱石山,三四天功夫就已经基本完成,随后他们来到修路工地,有了挖土机和铲车,工程进度突飞猛进。另一个老司机则带着其他人来到公司规划建设的工地开始工作。
这些舟桥部队的退伍兵上手非常快,个把星期后就操作得有模有样。霍海指示公司给这七人签订十年工作合同后,又买来五辆翻斗卡车,花钱给他们办了驾驶执照,还把他们的薪水提高到八百块一个月,而其他安保部的退伍兵保安却只有三四百块。这下可把他们乐坏了。
天士县人口近百万,全县干部职工和教职员工共有两万人,按平均月工资两百元计算,每个月就得支付四百万,一年就得四千八百万,而天士县每年财政总收入才四千五百万,这点钱连发工资都不够,每年还得靠上级拨款数千万才能维持政府运转。是在中央挂号的特困县。
县里这些年来,从来没有哪一天不缺钱喊穷,没有哪一年不拖欠工资,每次都要逼到年关时才能把拖欠的工资发给大家,而占全县工资支出大头的教职员工们的工资最多能发百分之七十八十。剩下的还得挂在账上欠着,慢慢还。政府日子紧巴巴,挖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已经成为常态。
可这回不同了,当霍海将两千万土地款打进了开发区财政帐上,天士县政府马上提取一千八百万进入县财政户头,原本苦巴巴地县财政经济一下子就宽裕了,随即将拖欠的干部职工和教师们的工资全部补发到位,大家伙的腰包总算踏实地鼓胀了一回。
于是乎,一种传言在县城里流传开来:这新来的黄县长真是个有本事有担当的好官,办事能力非常强,比以前那些县长厉害多了,你看,他刚来两个月,就把以前拖欠我们的工资都补发了!而且,就是他一力担当排除阻力,坚决不准那种害人的电镀厂开业,全力支持那个香港老板来开发区搞开发,香港老板正是信任他,所以才决定加大投资,听说有一亿五千万呢!
有这些补发的工资作证,有那个正热火朝天搞建设的香港房地产公司的建筑工地作证,这种传言越传越广,很快被市里省里的一些媒体得知,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数家媒体来天士县进行采访,并作出报道。
国庆前的一个深夜,黄县长认真看了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珊写的有关霍海这家公司的工作报告,沉吟良久,一笔一划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企业,经济,财政,政绩,民生,官声,帮手干将,仕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