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我们挣钱自己买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 我们挣钱自己买车
“再见哦,周总的第一家公司。”
在离开港艺209前,林若漪挥着手嬉笑着对空气说。
“以后就不来啦……”
周宽:“……”
他是看得一愣一愣的。
这人吧,只要长得足够漂亮,那是真可以为所欲为。
就林若漪刚才这么中二、沙雕的操作,配上她精致的面容,周宽顶多是能违心的捏一下鼻子,也还是得说人家小姑娘可爱。
不过周宽还是像个渣男一样说:“下次只要有机会就把你拎过来!”
说话间周总就咬牙切齿了:“让你再见,让你不来!”
见状,林若漪只是眨巴着眼睛,也不说话,就不跟周宽一般见识。
来的时候双手空空,走的时候,周宽和林若漪双手都没空着,各人捧着个纸箱。
文件资料基本都是A4纸,毕竟零零散散。
好在从港艺大厦到鸿运花园的距离也就两个路口三两百米。
走在太阳底下,林若漪好奇问道:“我还以为你会把两台电脑也打包带走。”
又一脸骄傲的补充:“当时我就说电脑买了会有点浪费吧。”
瞥了眼林若漪,周宽顺嘴说:“电脑当时有需要,现在有需要,将来也会有需要;
从买入走账以后,电脑就是公司固定资产,处置也要走财务流程。”
“这就好比草台是我的公司,但我不能把公司的钱拿去私用,正常流程都得走个人分红报税。”
周宽这一说,林若漪眉头就轻轻皱了起来,迟疑着说:“我记得你好像说过开办草台进行域名买卖是为了避免税务、法务风险;可是听你这说法,最后钱到你手上税好像多不少。”
周宽整理了下,才回答这个问题:“单算域名买卖,确实可以这么理解,不过……”
说着,周宽看了眼林若漪:“我当时也有相同疑惑,请教过财务陈嘉,大概意义上是在公司层面可操作度高;
也不能光看表面,钱在公司账户上一样可以进行各种操作,比如……”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一栋的803,周宽边开门边说:“这套房子的房租,我原本是用个人银行卡支付;
这两天让陈嘉走流程报账,可以直接计入公司经营成本;
另一方面,个人交易是按照全部收益直接扣20%税务,不存在减成本算税,本来就是小本买卖,还是不要明知存在风险,有方法避免也不做了。”
进门后,周宽将箱子放在茶几上拍了拍手,做了个手势让林若漪先坐下。
然后才说:“最后就是我现在从草台拿一份万元月薪,往后还会从鸿鹄拿一份更高的月薪,在白华梦也会象征性拿一份月薪,完全足够我日常消费;
至于大额分红的较高税费,本来也理所当然,没有国家创造出来的大好时代哪来个人的巨大成功。”
听周宽说完,林若漪先是轻笑道:“草台这公司名还真是登对,让你能了解商业,也有个可以粗糙展现自己的平台,我想小蔓姐给你投资很大一笔钱也跟草台的经营有关。”
略顿,林若漪望着周宽,仔细地说:“我终于理解了你为什么会有白华梦。”
“怎么?”周宽抬起眼皮瞥向林若漪。
林若漪认真说道:“你对有国家创造时代才有个人巨大成功毫不犹豫的坚信。”
“我书读得还不够多,见到的世面也不够多,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心里的想法,但我知道,你是对的。”
看着憨憨认真的样子,周宽略有莞尔,说了句:“纵有千般不是,心里牵挂如初。”
“恰当。”林若漪抿嘴赞叹。
“……”
其实周宽也说不太明白。
反正就那么个意思。
就好比草台能发展到现在这一步,也跟大环境发展好了有关。
要不是大环境发展好了,有空闲上网的民众变多了,中国微博网哪来的市场。
周宽好歹活到过2021年,互联网性质的产品其实核心逻辑是产品需要用户,而不是民众生活中不能缺少哪个产品。
人类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也不是非得有互联网。
每每有一些做大做强的互联网公司和个人不懂这个道理,就会大栽跟头。
“……”
林若漪拒绝了周宽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水。
叨咕了几句,周宽计划先跟林若漪去吃午饭,然后一块去走一走逛一逛看一看,顺便买个家用保险箱。
林若漪觉得还行。
主要她也是女生,偶尔逛一逛走一走也喜欢的。
只是不会什么都要逛到。
跟着周宽下了楼,见周宽招呼着走近一辆车。
上车后林若漪还有些奇怪:“买车了?”
周宽回答道:“不是,这车差不多得35万,现在哪哪都要花钱,怎么可能把这么多钱浪费在买车上。”
“是富婆上大学时用过的车,借给我用,说别坠了鸿鹄的形象分。”
林若漪哦了声,眉头整个蹙了起来:“你不是说开车麻烦,也不想买太差的车,你买块手表都是十几万了,三四十万的车不是你的追求吧。”
周宽点火启车,也没留意到憨憨的神态,只是嗯了声:“是啊,所以就偶尔用一下,都没开去学校那边。”
坐在副驾驶上的林若漪忽然大手一挥:“那我们把白华梦做好一点,挣了钱自己去买一辆好的车。”
“行,你加油。”周宽莞尔。
他也没看懂林若漪忽然从哪里冒出来的志气。
好像有那个势在必得的意思一样。
只是觉得小姑娘长得漂亮就是好啊,做什么都能看出可可爱爱的味道。
看看,现在说这种话时,连憨气都没有了!
“……”
跟林若漪逛街一向轻松。
午后的太阳往往十分热烈,林若漪跟周宽想法一致,都喜欢待在满满冷气的商场中。
林若漪不喜欢咖啡,喜欢不带珍珠的奶茶。
周宽也不喜欢咖啡,还不喜欢奶茶,他喜欢喝茶,不过这玩意在羊城虽然常见,其实也不是随意能将就上,就一般是退而求其次,跟林若漪一起喝奶茶。
偏偏周宽每次都要跟林若漪点不同的。
比如加珍珠。
眼下两人坐在一家小饮品店靠外的吧台旁,周宽抽出一张纸巾,吸两口就吐出几颗珍珠。
看得林若漪啼笑皆非:“你现在就像你偶尔说过的那样,有那个大病。”
“不想吃珍珠,就不要点加了珍珠的。”
周宽兀自认真解释,声音压低了些:“这家店选择太少,不加珍珠那就跟你那个一样,多浪费啊。”
听得林若漪满脸疑惑:“嗯?”
“你想啊,两个人都吃同样的东西,味道也一样,那多浪费。”
周宽说得一本正经。

“举个例子,万一下次再来这里,也还是只有这家店,我们就可以根据这次品尝结果来进行下一次的选择,多来两次就知道什么最好喝,不用总踩雷。”
林若漪都被周宽给绕懵了,但还是说道:“如果这次不好喝,下次不来就行啊。”
周宽又说:“一片区域的选择是有限的,光是过去的暑假我们就走了多少地方了,去相同地方是很难避免的。”
林若漪想了想,忽然提了个问题:“那各人口味不同怎么处理?”
周宽:“……淦。”
末了,周宽叹着气说:“我说半天就是想要忘记这次付出的代价罢了。”
林若漪:“……”
她忍不住掩口乐了起来。
“……”
…………
阳光不那么热烈之后,周宽才跟林若漪一起去买了个家用保险箱。
看看地点,又看看时间,周宽左右一寻思,讲说距离老林家不远,去吃顿晚饭。
林若漪想了下,颔首同意。
其实……只要周宽和林若漪乐意,在天河、越秀这两个区域,哪怕是在学校,都距离东山口不远。
这三个区本来就挨在一起,就算没有车,也已经通了地铁,左右也就那三五个站的事情。
五点多,周宽七拐八绕的将车开到了老林家住的小区。
按林若漪说的,随便停在了楼下。
从门洞进去上到3楼,拉开门就听到了炒菜的声音。
张萍从厨房探了下头,笑眯眯的说:“小周来啦,桌上有刚榨的西瓜汁,你们先喝着。”
周宽应了声。
张萍又说:“还是你才能把我家这姑娘给拉回来,就这么几步路,偏要跟别人一样赶着去学校,又不是跟高中一样有晚自习。”
林若漪:“我……”
她也不生气,反正自打周宽进过老林家的门以后,她的家庭地位急剧下降,她已经接受了现实。
只要自己父亲别真的脑抽跟周宽拜把子就行。
还好也就一开始有那个趋势,现在没了。
星期天,林国福不用上班,就在家里,见到周宽也很是热切:“诶~小周来啦。”
周宽笑着招呼:“林叔。”
“……”
不大会功夫就开始了晚餐。
张萍有是有点感慨的说:“小周啊,以后你常带若漪回来吃吃饭,这就在江对面上学,三两步路的功夫,学校有没有说不让学生出校门,回家吃吃饭怎么了!”
接着又说:“你们不回来吃饭,我连菜都随便买,你林叔这几天都开始嘟囔要不要配个做饭阿姨了。”
“你看看,这么点大的地方,怎么好意思配个做饭阿姨!”
林国福深以为然,赶紧说:“对对对,以后小周你可得常来,再这样下去,我可快沦落到吃水煮萝卜了。”
“好歹我都四十多了,这生活待遇可不能再降低了啊。”
听到后面,周宽感觉额头都开始冒汗了。
这老两口,嗯……这两口子明显是想女儿了。
上个月还行,大家都能绷着,这个月就不太对味了,尤其是林若漪同学在8号下午连晚饭都不吃就去学校,可让两口子心里不太是滋味了。
沿着大道走也就四公里路,有人晨跑还跑五公里呢!
就这怎么还不咋太回家了?!
偏偏明显是主角的林若漪就是一声不吭。
还吃完饭就想走。
“……”
见周宽又跟自己父亲摆棋,林若漪这次没回房间,而是在旁观看。
一小会后,林若漪特地开口说起了事情:“爸,周宽他打算搞个专注于开发教学辅助类软件的小公司,有没有什么政策扶持啊优惠的,你给说说呗。”
听得林国福下棋的手都是一顿,瞥了眼自家已经有明显外拐架势的女儿,然后才望向周宽:“小周要开新公司了?”
闻言,周宽也没瞒着:“已经在筹备中了,跟人合伙开一个稍微大一点公司,自己开个小公司。”
也简单描述了要做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子,林叔你也知道,白华那个地方的教育基础不是很好,黄校长也有这个心思,我就也想试试。”
一开始林国福还只是随意听着,后来干脆放下了棋盘,面色也认真起来。
最后才斟酌着说:“你这次选的切入口不好挣钱吧。”
“所以才有跟人合伙开其它公司。”周宽微笑道,“能更好的保证我个人在资金层面有余力将这事情做下去,直到做出可见的成果。”
林国福赞叹了声:“少年强则国强这种口号大家都知道,怎么强也知道,就那一条路:优质的教育;
可真通过科技手段去尝试从基础教育层面让少年们一代代变强,在大城市或许不罕见,在农村怕是想都没人想过。”
最后,林国福望向周宽,诚恳的说:“小周啊,同为白华人,我很惭愧,受教了。”
周宽连连摆手:“林叔过誉了,我可没这么高的觉悟。”
“就是自己体验过效果,黄校长也提了一句,市场上没有好用的,或者就算有好用的也是专门定制型,不是白华二中能搞到手的,就自己想办法做出来。”
“不是个能一朝一夕有效果的事情,慢慢来吧。”
林国福却笑着说:“我觉得能让二中出个清北生就算是一定的成功了。”
稍作斟酌,林国福又说:“文化厅这边的主要工作跟教育关系不是很大,毕竟本来就有新合署的教育厅,当然政策扶持这些省里肯定是有一些的;
一共可以得到三方的支持:学校、市里、省里;
有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扶持,也有一些你这个项目相关的扶持,这样……”
“你先等等,明后天我让我的秘书整理些资料你拿着看看,也好做到心里有数;
不过你得有心理准备,实质支持力度不会很可观,主要是一些软支持,我建议你争取把公司办公室放在你们学校;
流程你自己先去走一走,可能是需要一些时间,但应该不太会被卡住,实在不行你跟我说,我针对性指点一二。”
周宽连忙道谢:“实在是太谢谢林叔了,我还真是没想过相关方面扶持这些。”
“至于流程,有林叔你给的资料帮助,正常能走下来的,我相信我也能走下来。”
闻言,林国福也是一笑:“这个我也相信,只是告诉你不要着急,有时候不一定你走错了,也不一定是相关人员不支持,而是有一定的程序限制,它需要时间。”
周宽连连点头。
林国福的意思他懂,有相关政策文件做参考,很难走错路,时间也不是什么问题,没那么急迫,至于别的……
周宽还是擅长跟中年人打成一片的。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