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铁打的周大老板(补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 铁打的周大老板(补更)
‘电子商务’、‘产业’、‘试点’,这一个连续语句被吴华他们自动分成了三个词。
每一个词都在他们的脑子里面转了好几圈。
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不同。
大多低垂着眼帘,面不改色的在心中琢磨又琢磨。
说起来慢,实际上很快就有分管经济工作的副县長开口:“周老板,可以简单说说电子商务跟我们通俗理解上的网购有什么不同吗?”
周宽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回答:“从广义上说,网购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包含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网上出售、网上商城等,可以理解为:所有传统商业活动的电子化。”
时代的飞速发展,总会不知不觉抛下很多人。
周宽并不意外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2007年才是被认为中国网络购物发展快速的一年,到现在2010年初,只有两年多时间。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跟淘宝挂钩。
稍作停顿,周宽又拆开来说:“所以我们公司想要投资的是一个卖方产业试点,将我们白华有特色的东西通过互联网推广、释放出应有的价值。”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计划专门针对性培育发展一些细分门类,比如现在愈发陷入发展瓶颈的服装业,在设计、生产、推广、销售、品牌等上全面入手。”
“……”
看似说了一堆,其实周宽完全是在泛泛而谈。
为的是留给吴华他们足够的思考、提问空间。
周宽并不是随便一拍脑袋就计划在白华投资,而是早在8月份成为周百万从羊城回来在县招待所跟苏小溪、刘念他们吃饭时就有了粗浅想法。
以周宽的思维模式和格局角度,他认为不走体制,想要在一个地方享有足够丰厚的资源,只能是做出一些‘贡献’。
而在商业上,‘贡献’就自然而然能被量化到相应的投资上。
也是因此,周宽才会农历十二月初就回家。
才会忙活完家里的事情后去二中找黄维鸣,然后一步步推动事情走到现在。
虽然周一亿,但仍然会脚踏实地。
所以,周宽并不是想就拿1000万出来买个‘贡献’,而是真的想让这个产业跟白华梦一样能深深扎根在白华。
除了依托时代顺势在电商这个大行业获取金钱利益外;
更深层的目的很显然:
通过试点→产业园→成为地方焦点名片的这一整套流程,从而一步步由白华而南丘完成老周家与地方的深度绑定。
最终要达成的是:流水的头头脑脑,铁打的周大老板。
至于为什么是白华开始,原因特简单:县官不如现管。
就跟周宽之前就设想过的那样,他希望,不论是自己,还是家人亲朋,都能在任何时候享受到老家最好的各类待遇。
好比周远初和陈文茵,他们根本就不乐意现在就去羊城养老,对他们来说在老家更轻松。
周宽不可能学都不上了待家里应对可能不会发生的某些意外。
但万一有某些可能发生的意外,那周宽大多数时候是鞭长莫及的,这时候‘铁打的周大老板’就会起作用,会有人特别主动的帮忙。
再说外婆她老人家,连去省城走一趟都觉得不适应,万一有个感冒头疼的……一个地级市竭尽全力的医疗措施也还是可观的。
毕竟一地父母官也不是什么毛病都要去北上广深啥的解决。
再有就是,人人都想要最妥善的叶落归根,这是哪怕现在的周宽也不例外的念头。
都算是刻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基因……
会议室里并未安静下去,周宽泛泛而谈之后,有副县長顺着话头往下说:“原来如此,周老板这个想法很不错……”
“我觉得是这样,白华的现状我们都清楚,第三产业也相对落后,在如今的时代理应从这方面打开一些突破口……”
“……”
泛泛而谈嘛,没人比这些久经考验的头头脑脑更厉害了。
当然,实质性的问题也还是要谈的。
很快吴华先看一眼周宽,顺嘴接过了话头:“我的意思呢,周老板这个投资想法是符合白华实际情况、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
“……”
在说了一堆废话后,吴华随口问了句:“不知道周老板拟计划投资多少?”
语气听起来很随意。
却是这一堆废话中的唯一重点。
闻言,周宽面色不变,轻描淡写的说:“初步规划是投入1000万来进行试点,根据发展情况再继续追加投入……”
然后周宽从随身公文包中掏出来几份装订好的文件:“这是我司的整体投资意向计划书,请各位领导先过目。”
语气里面酝满了十足的信心与底气。
这是周宽安排下去的一部分准备工作。
是让章幸牵头在鸿鹄内挑人加班加点完成的。
要不是白华天冷、风大,现在估摸着还有油墨味儿。
自有手脚勤快的人将同样的文件内容分发到吴华他们手上。
吴华边翻开文件,边说:“周老板不愧是能在短时间内打下偌大身家的少年才俊,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就很到位,很值得我们学习。”
说着抬眼望向周宽:“还好我们都是自己家乡人,不然传出去要闹笑话的。”
“吴县过奖了。”周宽笑着客套。
吴华哈哈笑了起来:“周老板总是这么谦虚,我们白华是很欢迎你这样面面俱到的企业家来投资的。”
“比起来,你们这些年轻人也更能跟上时代发展脉络,先人一步。”
周宽目光基本停留在吴华他们几个人身上,神态上友好、放松,一点挑不出毛病。
听吴华说完,周宽也顺着话头,谈笑自若:“正因为年轻,经验方面总归是有些不够丰富,还得请吴县多多指教。”
吴华附和着说:“我看周老板提的这个试点就很不错,稳扎稳打。”
“……”
周宽当然清楚,吴华是一直在表明自己的支持态度。
对于投资,他们是相当欢迎的。
而且他们还知道周宽背后站了一些人,就更会表现出友善的态度。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双方聊的东西都很表面。
真正的重点是周宽拿出来的这份文件,以及白华到底能给出多大的利好来支持这个试点落地。
这些东西,吴华也好、其他几个县長也罢,都还只字未提。
在吴华跟周宽你来我往的互相吹捧、表态中,几个县長也很快看完了文件的重点内容。
袁县率先开口:“周老板这份投资意向计划书规划很是全面,就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意思。”
“正如吴县所说,做生意嘛,还是得稳扎稳打。”周宽面色平和。
袁县又提了一个点:“周老板期待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可否简单解释一下。”
周宽早有预料,一五一十的回答:“这方面还请各位领导见谅,作为投资主体的鸿鹄公司远在羊城,距离白华有六百多公里,首先就鞭长莫及;
所以,几经商量,我们希望是鸿鹄出资,仅进驻一个发展引导、财务管理团队,去更侧重培育本地化、本土化的元素,这也更有利于试点出现成果的推广。”
袁县表示了认同:“当然,当然这个模式更适应白华的环境,也有助于引导白华依托互联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还没等周宽接话,又有一个副县長说:“周老板,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贵司希望在白华培育出一个类似于义乌小商品城的实体,再依托于互联网的便捷性进行价值释放。”

迎着这个副县長的目光,周宽轻轻摇头,仔细道:“不能完全划等号,义乌小商品城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我们是希望培育建设出一些较大的、有特色的细分品类品牌。”
“可以理解为对这种小商品城模式进行一个品牌化、精品化的补充。”
“当然,具体方向得看我们本地更适合做什么,不会一厢情愿的蛮干,就好比说我认为服装业好,万一水土不服,就不会盲目坚持。”
“……”
整个过程中,吴华一直在翻看文件,偶尔抬眼,但是没有插话。
这份文件上没有要把这个电商产业试点做多大注明。
重点在于将电子商务产业试点的范畴、发展方向、市场环境、期待政策、配套、投资模式、合作方式等等上面。
简单来概括就是:
鸿鹄出资、出团队引导培育一个能有更多白华本地人员参与、更本土化的、可持续性的电商产业园。
当然,重点在可持续性上。
鸿鹄不会下沉到具体去做一个实体网店的地步,而是以投资占股、引导发展建设的形式存在。
相当于半个平台的属性。
这对鸿鹄来说,是必然选择,因为现在的鸿鹄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做下沉的东西。
现在这个阶段的鸿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走的是快速套现模式,尽可能尽快攫取更多的资金。
然后同样是经过一轮轮筛选,最终找到鸿鹄调性最匹配的细分产品,加以重点发展并转型……
当然,尽管如此,周宽还是根据自己对后世发展的了解,在这份计划书中并入了具体细分领域的发展评估看法。
电商真正大爆发的年份是在2012年智能手机开始以平民价格被普及,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大时代开始的。
而在这之前,是很多后来的大产品类目大力打好基础的时间段。
这也是为什么周宽一直在强调试点的原因。
现在整体环境下电商的繁荣度是有限的,随着移动互联网被大量普及才捅破天花板。
大家侃侃而谈,聊得比较细致后,吴华忽然插了句话:“周老板,从这份试点计划上来看,贵司的实际投资量应该不小吧。”
闻言,周宽故作无奈一笑:“还是瞒不过吴县。”
“的确,如果能顺利发展成真正的产业园,我们的投资量会迅速膨胀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说到这里,周宽特地停顿了下,才接着说:“当然,这个可观的数字是现在的鸿鹄无法匹配的,吴县就当我是夸夸其谈吧。”
见状,吴华笑呵呵的说:“周老板还是那么踏实。”
“……”
再次深聊了几句后,吴华代表白华进行了实质性的表态:“从这份规划上,我们看到了周老板实实在在对家乡的回馈,也看到了周老板对未来的部分远景规划,尤其是看到了周老板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我们白华没理由拒绝周老板这样一个踏实、有远见的年轻企业家。”
“……”
“不过……”
说了一通好话后,吴华特地做了个转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具体事务落实,我们内部需要进行一些更细致的沟通、讨论。”
“当然,我现在就可以代表县府承诺,白华上上下下各个部门将全力配合鸿鹄公司在白华的电子商业产业试点投资落地,我们将按部就班的投入人力、物力、配套设施;
也会在发展到合适基础后,专门商议单独建设一个配套的、足够大的产业园。”
话音一落,掌声就响了起来。
然后周宽起身和吴华握手,笑着道:“承蒙吴县关照,鸿鹄一定尽力而为。”
“周老板太客气了。”吴华特地用另一只手拍了拍周宽的手背。
然后又说:“还请周老板赏脸一起吃个便饭,刘书記已经在等了。”
“……”
很快,周宽就跟吴华一众人再次走进了县府大院的食堂。
刘青特地迎了几步。
“周老板请入座。”
“刘书記你请。”
“……”
在几番推辞下,周宽还是被让进了主位陪座,相当于坐在了原本应该是吴华坐的位置。
偏偏吴华还一点不高兴的表情都没有,很是热切。
周宽也只好是从善如流。
纷纷落座后,服务员立马送上了满桌的菜。
连一般家庭在这个临近过年的时间点都会特别丰盛,这张桌上可不只是丰盛,还有讲究。
刘青笑着开口:“听吴县说你们谈得很融洽,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开端。”
“这样,我们先走一杯,周老板要开车,就以茶代酒吧。”
周宽自然不会不给面,连忙道:“哎呀呀,刘书記太客气了,开车是小事。”
说着就端起了白酒杯。
“这……”刘青顿了下,也是从善如流,“来来来,干杯。”
“……”
周宽不讨厌酒文化,只讨厌纯粹的酒桌文化。
而这个场合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光景。
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得很。
不时将众人神态尽收眼底,周宽心里完全就明镜一样了。
他知道,成了。
一切都会按照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严格来说,这与他投资一千万关系不大,甚至都与他那些明里暗里的背景没多大关系,而是那份计划书的原因。
白华是一个贫困县,穷到去年全年GDP不到90亿。
哪怕是2020年,GDP也才266亿。
虽然鸿鹄第一批计划投资只有1000万,但如果试点成功,扩大成产业园模式,光是前期投资就将数亿十数亿,更别提将来的产出等等。
这对白华来说,可以称之为‘天降馅饼’式的跨越发展计划。
而且计划书很踏实,试点方面有多稳扎稳打,吴华他们也是心知肚明。
这些也就罢了,计划书中还充分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属性。
不仅如此,从周宽半年时间打下过亿身家,他们从根本上就更愿意相信周宽能成。
凡此种种,刘青、吴华等人清楚知道,只要确保鸿鹄的投资顺利、试点成功,他们将落下一份多大的政绩。
所以,在周宽拿出计划书后,袁县他们会问得那么仔细。
因为那可以说是关系到了每个人的利益。
那是比所谓‘烟酒人情’要诱人无数倍的实际利益!
这才算是周宽嘴上说着的回馈家乡。
也是周宽认为自己可以一揽子达成各项目标的根本。
只要来白华任职的人脑子里面没进水,就绝对不会来影响周宽的利益,只会巴不得把老周家给供起来。
最最重要的是,周宽不走体制,完全是两条平行互不影响利益的发展线。
“……”
饭后,周宽又跟刘青、吴华喝了会茶。
聊得依然是风土人情,只不过这次是仅将白华与南丘联系在一块。
意思嘛,就在这几个字上了。
言笑晏晏的架势远超此前在饭桌上。
差不多两点半,周宽在刘青、吴华的礼送下,走出了办公大楼。
刘青更是招呼了自己的司机去送周宽:“小王,小王,你去开周老板的车把周老板送回去。”
“……”
-
破碗求订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