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赵秀才生动的一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午,莲花村。
赵秀才家,东风阁。
“小雍,看来你在县城的这一个多月还是用功的!”
赵秀才四平八稳的端坐在椅子之上,看着一篇赵雍写的文章,评价的道:“你学习制艺时间不长,但是在破题方面的确有些天赋,这篇文章破题的很直接,如果我是考官,能给我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谢谢老师赞赏!”
赵雍昨夜才从县城返回莲花村,今天一大早就来拜会赵秀才了,还拿着自己最新写了八股文的文章聆听赵秀才的评价。
现在天上人间大酒楼已经算是站稳脚步了。
县城的局势也安稳了不少。
他自然也不需要长期坐镇县城了,这段时间他准备在莲花村安心读书。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
赵秀才冷着脸:“在破题方面你的确做的不错,但是破题只是一部分,承题你就已经衔接的不好,起讲这部分不够清楚,入题不够准确,后面的更加不用说,如果这一篇文章放在县试,直接淘汰!”
“对不起,老师,是我不够认真!”
赵雍闻言,乖顺了接受批评。
八股文的确很难掌握,他已经把直接写论文的水平都拿出来了,但是想要在八股文上有些造诣,还需要时间磨砺。
“我听说谭盛和胡家相斗的事情和你有关系?”
赵秀才抬头,目光仿佛刀刃,看着赵雍清秀的脸庞。
“老师不出门足知天下事!”
赵雍楞了一愣之后,才点点头,说道:“我只是给了县尊大人一个发难的机会,最主要的还是县尊大人的手段,此事我估计他筹备时间不断,动起来雷霆万钧,一下子扳倒胡洛,掌控县衙了权利了!”
“你别恭维我!”
赵秀才淡然的道:“老师不过是在县城之中有些好友,平日也有些书信来往,县城的事情,多多少少知道一点,这事情老师不能说你做错,但是你掺合在里面就是很危险,别以为谭东阁这么好利用,相反,他在利用你,不过做都做了,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你处在的环境,火中取栗也是迫不得已,只要自己留一个心眼就行了,可有一点,我得说你!”
“请老师赐教!”
赵雍目光一亮。
“你事情做的不够狠,凡事要么不做,要么直接就做狠了!”赵秀才声音冷厉如冰。
“做狠了?”赵雍皱眉。
“谭东阁终究是在正规科场出身,虽没有入翰林,可也留在了京城,京官做久了,性子圆滑,凡是学会留一线,而且他没有遭受太多的挫折,做事情虽然有城府,但是狠辣不足!”
赵秀才平静如水的眸子里面浮现一抹与他气质截然不一样的煞气:“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这胡家既然得罪了,那就乘胜追击,直接打掉他们,诛其大族,不留后患!”
“如何打掉?”
赵雍低声的道:“据说胡洛的兄长在湖广总督衙门当差,任参议之职,县尊大人恐怕也要忌惮三分。!”
“你既然懂得利用民意,为什么就不懂得利用舆论,读书之人,口舌可杀人千里之外,笔墨可诛人九族!”赵秀才冷然的道。
“舆论!”赵雍眼前一亮,眸子越发灿烂
“诛人九族,为谋逆是也!”
“诛人九族?”
赵雍吞咽的一口唾沫,看着赵秀才那轻描淡写的语气,有些不寒而栗。
他好像从来都没有深刻的去了解过自己的这一个老师。
平时看起来饱读诗书,仿佛一股书生迂腐之气的赵秀才居然有如此的一面,这让他大开眼界。

“胡家如果不倒,你就要死!”
赵秀才轻声的道:“你千万小看了胡家在湘潭的影响力了,我能知道你给谭盛出谋划策了,他胡洛知道也只早晚的事情,只要胡洛缓过这一口气了,那么你将会面对他狠辣的报复,胡家能为湘潭第一乡绅豪族,可不仅仅只是书香世家,他们明里暗里控制的武者匹夫,是你无法想象了,别说对付你,就算想要整个莲花村灭村,也能做到,你若是轻敌了,付出的代价将会是你想不到了!”
“老师之言,句句千金,学生受教了!”
赵雍浑身一颤,连忙躬身:“学生以后再也不敢轻敌了!”
他还是太天真了。
这种政治斗争可是你死我活,人家如果有人手,有狠心,不仅仅灭了他,就算灭了莲花村,也不是不可能的的事情。
“你还年轻,没有经历如此斗争,犯了错没关系,老师还能为你改过!”
赵秀才走出来,轻轻的拍了拍赵雍的肩膀,道:“但是老师还是要嘱咐你一句,现在的你别把太多精力放在这种事情上,你的未来应该在科场,在朝廷,在天下,男儿掌权方为雄,只要你未来能在朝堂上争得一席之位,江湖上就有无数的武者供你差遣,商贾之中,就有无数的钱银让你支配,明白吗?”
“学生明白!”
赵秀才的这一课很是生动,让赵雍很受教不宜。
男儿掌权方为雄!
江湖之中的武者代表的是武力。
商界之中的商贾代表的是财力。
而整个天下是大华朝的天下,朝廷才是掌控了天下的正统。
权力才是一切。
赵雍的心中忽然有些感触,生出了一丝权利的欲望。
……
从赵秀才家出来,赵雍直接返回了家中,一路上不断有村民和他打招呼,随着天上人间大酒楼的鼎盛,村里面最少有三十个青壮成为了伙计,他在莲花村村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赵氏大宅已经落成。
这一栋大宅占地十余亩,两层高,第一层已经巨石修筑,第二层以木材修筑,灰墙红瓦,古色古香。
“山伢子,你在城里面怎么不吃东西,你看你,又瘦了很多,上次安哥儿打了一头野猪,我腌城的腊肉,待会给你做,你多吃点!”
赵雍回来的时候,福婶正在厨房里面忙活,声音有些念念叨叨的。
福伯忙着和赵来通赶赴各地修建莲花池,赵平安为了练武,三天两头进山,要么就在县城驻扎,很少在家,所以福婶一般都在赵雍这里。
“谢谢福婶!”
赵雍笑着应声:“老师布置了功课,我先去读书了!”
他走上了二楼,走进了刚刚布置好的书房。
书房很大,但是很空旷,布置了也不错,就是没有什么藏书,比之赵秀才的东风阁的底蕴算是查了十万八千里。
他坐下来,翻来赵秀才家里面取回来的尚书,这是一本赵秀才亲自注解的尚书。
赵秀才说的没错。
男儿掌权方为雄。
想要掌权,唯有读书,走进科场,金榜题名。
从被动到主动,也许只是一个念头之间的事情。
但是这足以改变了赵雍的心态。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
一直到傍晚时分,书房里面的朗朗读书声才开始消停下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