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赠送扇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一月初, 严冬将至。朝廷与鞑靼达成协议, 朝廷向鞑靼提供米五千石, 牛羊一千头,棉花一千石,绸缎三千匹, 作为交换,鞑靼向朝廷进攻良马一千匹;同时在甘肃玉门关开放互市交易。
就这样,朝廷用粮食布帛换来了这个冬天暂时的和平;朝堂上种种争论不休,也暂且告一段落。
然而民间却有人开始痛斥皇帝软弱无能, 朝廷只会挥霍百姓血汗, 苟且偷安。
正是休沐之日, 赵衡这几日略有了些空闲, 忽然来了兴致,提起要出来走走。沈静便与小有、卫铮陪着出来了。
此时他们正与赵衡坐在一间茶馆的雅间里, 听到外头有人开始议论朝廷与鞑靼议和之事时, 沈静不由得去看赵衡, 却见他一边喝着茶,一边面不改色的听着身后种种议论, 目光从容看着半敞着的窗外。
十一月初, 天气已经很冷了, 路上行人都已穿上了棉衣,来回步履匆匆。
耳听着外头议论声越来越高, 赵衡眉头微蹙, 沈静放下茶碗站起身来, 向赵衡行礼:“殿下,请许我出去说两句话。”
赵衡点头。
沈静便开门走出雅间。
少倾,便听到他和煦含笑的声音,从外头传来:“……方才听到几位仁兄讨论议和之事,在下倒有些不同的见解,忍不住想请几位指点一二……”
“……朝廷与鞑靼开战,所费亦是不赀……秋上为平定汉王叛乱,已经用兵,如今若再动干戈……”
“平定汉王之乱,朝廷多方周密布局,才将汉王之乱锁在山东境内,避免殃及百姓……”
“……几位仁兄说的很是。不过皇上的心思,咱们未必猜的着,焉知朝廷不是想以区区货财,换取一年的休养生意,待到来年再一雪前耻?谋定而后动,说不定也是良策……”
沈静的声音断断续续从外头传来。赵衡手抚着茶碗,垂眼仔细听着。过了好一会儿,沈静才搓着手推门进来。
小有将一碗热茶递给他,笑道:“你好口才。这几个书生,一听就是所谓怀才不遇,满腹牢骚无处诉说的,你也能有条有理将他们说服。”
“不瞒你说,”沈静笑着捧过茶碗,“如果放在一年之前,只怕我也是同他们一样的想法。朝廷只要议和,便觉得是朝廷软弱,官员无能。可是一年来在殿下身边,耳濡目染,我才知道,打仗与不打仗,可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
说罢叹道:“稍动干戈,便是万千人命,万千白银。后头的伤病抚恤,城池重建,所费更是不计其数。哪里像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动动嘴说句话这么简单了?可是他们却未必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也未必去细想。”
赵衡听着,端着茶碗低头微笑道:“妙安如今已有为将为相之胸怀了。”
沈静听了尴尬笑道:“我班门弄斧了。人常说‘书生误国’,我从前还不觉得。这些年轻人,个个年轻气盛,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若放任他们空谈,只怕会成为一股潮流。然而毕竟是读过书的,鞭辟入里,稍加引导,他们便能听得进去,理解朝廷良苦用心。我只是觉得殿下……朝廷既然废了这么大力气与鞑靼周旋,为百姓谋福,便得让他们知道。如此才能为圣上赢得威望和人心。”
赵衡闻言点头:“不错。你说的很对。”
几人又就着朝廷局势略议论了几句,见外头风渐渐小了,赵衡放下手中茶碗:“风小了些,出去走走吧。”
几人各自披着大衣裳,出来茶馆。
冬日阳光疏离冷静,落在街道的青石板上,斑驳明亮。时序已入冬,街上行人不像天暖时候热闹,然而往来不息,却也别有一番趣味。
他们从茶馆出来,顺着街道,便又往隔壁书市而去。书市上聚集的多是年轻人和书生,赵衡站在书市一家铺子门口,又听了一番书生们对国事的议论。
连着转了几家铺子,沈静便领悟道,赵衡出来走走,也并非毫无章法的乱走,其实是一边溜达着,顺便就将街头巷尾民声民意,都听到了耳朵里。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又在心里感叹:这么一位端庄内敛、心系社稷的王爷,也不知道从前在外头听到的有关赵衡那些暴虐奢华、恣意妄为的传闻,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由此足以可见,人言可畏,积毁销骨。
在书市又转了会儿,几个人顺着长街直走过去,便见到了几家文玩珠宝铺子的招牌。本以为赵衡不会感兴趣,谁知走着走着,他偏偏在一家玉器行门前停了下来,抬头看看招牌,提着披风便走了进去。
这时临近晌午,里头没什么客人,掌柜正伏在柜前打瞌睡,听见脚步声懒洋洋抬头扫了一眼,最后目光定在赵衡身上,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一番,随即便跳起身迎到赵衡跟前,躬身奉承道:“贵客,里面请?”
小有轻声在后头嘀咕一声:“……好一个势利眼。”
沈静看一眼赵衡,低笑一声:“也难怪他。”
赵衡出门衣着虽然简素,然而神态是不怒自威,举手投足自有一股清华贵气。玉器行掌柜阅人无数,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拿着钥匙,忙不迭就将收藏的真品一股脑的搬了出来:“公子请看。我不是吹牛,敝店的玉器成色,在京城里也算得上数一数二了。”
赵衡扫了一眼,微微皱眉。
小有跟着凑上去,看了一圈,顺手将腕上一串珠子退了下来,往掌柜眼前一晃:“这叫什么好货色?连我这个都比不上。”
掌柜的眼盯着小有的手转了一圈,细细打量一番,又抬头仔细看看小有,眼神闪烁着嘴里嘀咕道:“哟,您这个珠子……确实寻常难得一见啊。”
小有将珠子戴上,笑道:“所以掌柜别光顾着说大话。有比这个好的就拿出来。没有我们可就就走了。”
“有有有。”那掌柜又将几人看了看,转身从底下一个抽屉里又抱出一堆东西:“那您几位看看这些。大的至少都是山流水。小点这几件,件件都是籽料雕琢的,还带着皮呢。”
沈静也跟着搭眼看了看。
小的有笔管,镇纸,扇坠,玉珏等等,大的是镯子,玉簪,玉带扣,以及玉雕的桌屏风。这些东西成色确实就不错了,虽然未必好过小有手上那串珠子多少,至少也可平分秋色。

赵衡伸手从里头拿起一对扇坠来,搁在手心里看看,又捡出几样镇纸,朝小有点头示意,小有随即上前:“掌柜,这几样包起来吧。”
几人从玉器行出来,又去附近一家饭庄用了午饭,才悠悠然乘着马车回到府里。
下了马车,赵衡却将沈静叫住:“来书房一趟。”
沈静随赵衡到了书房,听他安排草拟了几件奏疏,都是有关汉王谋反所牵连官员将领的处置。听完了吩咐,他想起从前赵衡曾命他上书为张治家人求情的事,忍不住问了一句:“张治的事……圣上意下如何?”
赵衡默了默,道:“皇兄没有准。”
那就是诛九族了。
沈静也跟着沉默了片刻,道:“一则国有国法。二则,圣上也是为殿下好。”
见赵衡没有作声,他行了个礼:“我先告退了。”
赵衡却喊住他:“妙安。”
“在。”
赵衡把玩着桌上镇纸,看他一眼:“你的生辰,也是七月初七?”
沈静微微愕然:“殿下……怎么知道?”
“薛银给孤看过你的案卷。”赵衡轻咳一声,“当时在南京,孤还收了你的贺礼,却不知道你也是同一天生辰。说起来,这也算是难得的缘分了。”
他从桌上一堆玉器里捡了只扇坠出来,起身走到沈静跟前:“这个,就当是孤给你的贺礼吧。微薄了些,不要嫌弃。”
沈静看看赵衡,没有推辞接了过来:“谢殿下……不知殿下还记得否,那一日,殿下其实还陪着我吃了碗寿面的。”
赵衡微微笑了笑:“怎么不记得。”
他似乎还有话说,却被轻轻的敲门声打断。
沈静也跟着侧头,却见一位身材细挑的侍女推开门,半垂着脸端着茶走了进来。这侍女容貌柔美,姿态娴雅,将茶放到桌上,矮身行了个礼,便又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沈静略看了一眼,便忙收回目光,眼观鼻鼻观心,将一卷文书叠好塞进袖里,又向赵衡请退:“殿下,我告退了。”
赵衡站在书案旁,顿了顿才应声道:“去吧。”
出来赵衡书房,沈静顺着连廊往西院去,走了几步便见方才的侍女正走在他前面,为避嫌忙放慢了脚步。
眼看两人隔得原来越远,沈静便见眼前一条素色绣花的锦帕。这帕子一看便知是女子的东西,沈静迟疑了下,还是抬头喊了一声:“姑娘!”
侍女闻声回头,沈静往后退了两步,侧过身垂眼拱手道:“想是姑娘的帕子掉了。”
那侍女闻言忙碎步走了回来,弯腰捡起帕子,矮身向沈静行了一礼:“多谢先生。”
“你客气了。”
沈静只等那侍女离开,自己才好走,那侍女却没有离开,偷偷打量他几眼,细声问道:“听口音,先生是……苏州人吧?”
沈静有些意外的抬了抬眼,没等他答话,那侍女便垂眼又矮身行了一礼:“我也是苏州人呢。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同乡。多谢先生归还帕子。”
说完才匆匆离去。
然而即便惊鸿一瞥,沈静也能辨认出,这女子身份虽然只是个侍女,却秉有国色天姿,兼之声如莺燕婉转。
……大约只有这等女子,也才算不辱没赵衡的相貌身份了。
沈静边想着,边顺着连廊回到了西院。
为着谋反牵连官员的事还没有忙碌完,沈静便意外的接到了奚维的书信。
信中说孙平因平叛有功,被提拔到了京城兵部,任职兵部左侍郎。他受孙平邀请,也将一起进京来游玩几日,想着顺便来拜访沈静一下。
沈静自然喜出望外,当即便提笔回信表示欢迎。
奚维此人,为人机敏,却不失憨直忠厚,沈静十分愿意结交。只是他如今住在王府中,多有不便,到时候少不得便要同赵衡和小有告假,出去请奚维喝酒游玩了。
想到这里,当即便温了好酒,又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把小有请了来。
小有来了,却只匆匆吃了几口,便急着要走:“哎呀,哎呀!这么好的菜——酒就算了,可惜了这好酒了。我待会还得去殿下那里伺候,身上不能带着酒味。”
沈静奇道:“殿下那里不是有人了,怎么近来还要你天天去?”
“别提了,有什么事殿下还是习惯找我。那位姑娘自从到殿下身边,已被殿下嫌了几次了。”
沈静听了,有些想象不出来赵衡嫌弃人是个什么表情:“……殿下怎么嫌的?”
“我还真见过两回。殿下倒也不说什么,就是皱眉。”小有叹道,“殿下不爱说出口的性格,咱们几个倒是都了解。皱眉就是已经不高兴了。可是人家姑娘不知道啊,也不知道错到哪里,动不动就被殿下一句话轰出房里了。整日战战兢兢的。”
沈静:“……可能是胆子小吧。”
这个有什么技术含量吗,赵衡皱眉就代表着不高兴了,不说话就是在犹豫,眼神看过来就是在审视沉思。这个心思难道……很难猜到吗?
“大概是吧。”小有说着,依依不舍的端起酒杯闻了闻,就着酒的香气,又连连吃了几口菜,“倒都是些小事,可能还不习惯吧。对了,你这好酒好菜,要跟我说什么事来着?”
“想问问你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去处,好吃的馆子。”沈静给他端了碗茶,笑道,“前两天收到奚维书信,说要来京城呢。我想着给他办个接风宴。”
“原来是为这个。那你不用操心了。”小有闻言,举着筷子笑道,“奚维是不是随孙平一起来?殿下也收到信了,大约就这两天到,叫我安排在府里给他接风洗尘呢。跟殿下说一声,到时候叫奚维一起。反正也都认识,而且人多又热闹。”
说着又冲沈静眨眨眼笑道:“殿下特意嘱咐,到时候把曹丰也请来。你看着吧,这是要为上次的事,给你报仇雪恨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