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 章 艰辛的“北漂”一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艰辛的“北漂”一族
跟着萧婉玉、周湄湄和方玉莲她们这几个名演员,在当地演艺圈干了几个月,稍微有了点名声之后,程晓左右衡量,觉得要想闯进流行歌坛,争取较好的发展机会,在文化艺术相对落后、演出市场不太活跃的当地,希望不大,各方面条件都很不理想。最好的渠道,就是闯荡北京。
很多歌手、影视演员、职业模特,都是在北京发展起来、很快成就自己事业的。因为北京市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文艺团体高度集中,演出市场非常活跃,尤其中央电视台在那里,这才是个真正的、特大的演艺摇篮,其他城市根本无法相比。
程晓决定象老一辈学习,奔向北京,成为“北漂”一族。
其实,她也早就知道“北漂”一族在北京的日子过得很艰辛,很多人都是满脸辛酸泪。
有的女孩子更是血泪斑斑,在北京什么都没有得到,却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贞操、自己的美好愿望,都扔在了北京,最后的到的是满身的悔恨、满身的伤痕。
有的人甚至魂归他处,甚至把性命都扔在了北京,让许多挚爱子女、一心想让女儿成为明星的父母亲,悔恨万分,有悔之晚矣!
对于上面这些情况,性格顽强的程晓似乎根本就不担心、不害怕,她一直相信,自己能够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麻烦,自己有能力保护自己,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
所以,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江都市,离开了非常疼爱她、一心一意想为她安排理想后路的父母亲,带着行囊,独自来到了北京,开始了演艺圈的闯荡日子。
到北京几个月,程晓的日子过得很艰苦,到处寻找路子,千方百计找活儿干,甚至不计报酬的往里钻。但她也过得很快乐,交了一些朋友,渐渐熟悉了北京的情况和生活规律。
刚进京时,她首先找了从江都市及其周边几个城市出来的“小老乡”,提前建立了一点人际关系,千方百计请求大家,帮助她尽快打开局面。
那些日子,她几乎天天请人吃饭,到处找门路,疏通关系,一有空就往中央电视台方向跑,去给那些在央视有节目的策划公司、制作公司、演艺公司、经纪公司打杂帮忙,还到央视的两个节目组去当自愿者,免费为剧组提供伴舞、配音、走台等各种服务。
央视一个剧组,还有一家电视制作公司、一家演艺公司的人都很不错。看到小姑娘这么勤快,又有些才艺,也特别懂事,就几次给她提供了上台的机会,让她参加了一些露面不多的小型演艺活动。
程晓家里经济条件好,离开江都市时,虽然她百般拒绝,特别疼爱女儿的妈妈,还是私下往女儿的个人取款卡里打进去五万块钱,给女儿花用,尽可能不让女儿在北京过苦日子。母亲不想因为手头没钱,在北京遭罪,或者关键时刻两手空空,连请别人吃顿饭,或者喝杯咖啡的钱都没有,会让别人看不起。
程晓的母亲是服装设计师,由于工作特性,平时和演艺圈多少贴点边儿,和演艺圈的人多少也有点联系,知道北京这个地方是个深泥塘,不但水很深,也很污浊,“北漂”一族很难混,日子不太好过,许多孩子前期都得花不少钱,来为自己谱路子。

女儿既然自己选择了进演艺圈这条路子,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想尽可能帮助自己这个倔强的女儿,能够尽快得打开局面,至少能够在北京国的舒心一点、宽裕一点,不至于那么困苦和憋屈,反正家里也不缺钱。
可怜天下父母心。
倔强女儿程晓,虽然对母亲的溺爱不太赞同,但此时此刻,也乐得享受母亲的关爱,用母亲给她的五万块钱,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
这个时候,她才更加懂得了父母对子女那一份慈爱的心情。
程晓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进入乐队没两天,就和乐队的兄弟姐妹们厮混得很熟了,练唱间歇,她居然也和大家打打闹闹,笑成一团,成天高兴得不得了。
几个兄弟姐妹也是一样,他们看到程晓虽然是乐队主唱歌手,但没有一点大小姐脾气,更没有其他美女那么多的娇柔傲气,和大家处处亲近,亲如一家人,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乐意跟她交流,互相交朋友。
尤其是三个小伙子,看到程晓那么漂亮,歌又唱得好,不但手里有钱,还很大方,是个非常豪气、非常有主见的优秀女生,而且成天笑容满面,没有愁心的时候,总是快乐无限,大家也非常愿意往她跟前凑合,和她说话、唠嗑、聊天。
对程晓最为关注,也最为关心的,就是乐队二十六岁的大哥哥赵劲。
自从乐队组建起来后,赵劲就把程晓当作自己的小妹妹一样看待,她对这个非常漂亮又多才多艺的“外来妹”特别看好,内心甚至充满了对程晓的怜爱。
赵劲是北京人,老坐地户,祖宗十九代都在北京,属于地地道道的“京味”家庭!他和程晓家一样,父母亲也是做买卖的,但没有程晓家的买卖那么大。
他们家这几年来主要是从事饮食服务行业,开饭店赚钱。
在北京市内,他们家虽然没有一个有名的大酒店,但小饭店却开了九个,基本上都是选择繁华的闹市区开的,他父亲还把九个饭店做成了连锁,取名“飘香居”连锁饭店。
虽然每个饭店规模都不大,基本都是十几张桌子一个那种小门小户,但由于经营有道,服务周到,小吃独到,个个小店都很红火,效益也很可观,高峰期年纯利润近百万,最少的年份也在五十万以上,长年累月,家里也积长了两千多万元的家资,在北京也能算得上是个中产阶级家庭了。
赵劲十九岁高中毕业时,没有考上大学。
当兵出身的父亲,知道部队是一个很能锻炼人的大学校,为了让一贯自由散漫的儿子受到严格的训练,能够正规、严格起来,就通过老战友的关系,把儿子送进了部队,当了三年大头兵。
(喜欢纯情小说的读者,请顺便欣赏本人的另一部言情作品《初恋是女兵》,绝对纯真!http://www.xiaoshuodaquan.com/95075/index。html)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